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8.7画垂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8.7画垂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9 08: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垂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垂线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励引入
  1.复习旧知,揭示本质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和垂直这两种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
点明课题,提出挑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画垂线。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尝试解决
  师: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保证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1)初步尝试,感知画法
  ①画一画:学生独立尝试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有三种画法:
  a.用两把三角板来画
  b.用量角器来画
c.用一把三角板来画
d.在方格纸上画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③想一想:先让学生来谈一谈:你画出的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对比观察,揭示本质
师:为什么使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都可以很快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引导学生发现: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实质上就是让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一把三角尺来画比较简单一些。
   2.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1)学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师:你能用三角板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课件呈现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图。
  ②学生汇报交流,师:你能说出过直线上一点,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吗?多让几个学生来说一说画垂线的步骤,逐步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
  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直线移动,让三角板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画上直角符号。
  ③课件演示用三角尺画垂线的过程,结合课件演示教师总结提升:线线重合、点点重合。线(直线)-线(直角边)重合,点(顶点)-点(直线上点)重合。牢记这两个重合就可以正确画出垂线。
  ④练习: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学习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
  师: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用三角板应该怎样画呢?
  课件出示:
  ①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并归纳总结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②学生汇报,总结方法:
  先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把三角板沿着直线平行移动,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点,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
  ③教师课件演示,总结提升:一重合、二移动、三靠点、四标直角。
  重合:直角边对齐直线,三角板一直角边和直尺重合。靠点:平移三角板使另一边与直线外的点靠近重合;三画线:画出一条直线,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四标记:标上直角符号
  ④练习: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比较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认为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线重合的基础上平移找点,然后沿另一条直角边画。
    (三)应用促学,形成能力
  1.先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再填空。
  我发现:过直线上(或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 )条。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1.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要注意些什么?
  2.小结: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线重合的基础上平移找点,然后沿另一条直角边画。虽然点的位置不同,但是都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规范作图,画直角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