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30 09:57:38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竺可桢
1.积累字词,了解物候学的知识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培养学习讲究实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竺可桢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竺可桢
萌发
融化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呈现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谚语
连翘
酝酿
纬度
结束
草长莺飞
shù
wěi
1、正音。
zhú
zhēn
mén
ɡ
rón
ɡ
piān
yùn


chénɡ
zài
yàn
zhǎnɡ
yīnɡ
yùn
niàng
qiáo
shuāi
衰草连天
  
 鬓毛衰
连翘    翘首
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
观测    道观
播种    耕种
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区别读音
shuāi
cuī
qiào
qiáo
chā
chāi
chà

guān
guàn
zhǒng
zhòng
luò

lào

第:

育:

簌: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然:

谚:
一个挨一个地。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动作轻快的样子。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二、记一记
再读课文,分别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一、初读课文,了解物候知识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有利于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描述物候现象
阐述研究意义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4-5)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二、把握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空间
时间
逻辑
顺序
三、细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作引用……
同学们:你能从文中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吗?
(方法点拨:掌握几种常用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规范)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权威性、科学性。
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将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还有:增强了趣味性和权威性;如果
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公式为:
说明方法+本身作用+文本(事物特征)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衰草连天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描写
拟人
生动
大自然的语言




1.赏读1

2两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典雅的特点。
四、研读段句,品味说明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
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北京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2.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某词能不能删去答题规范
1、不能。
2、解释(或定
性)在哪些方面进行限制(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等)
3、如果删掉……(与实际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不能,“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对数量和范围的限制,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就与事实不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不能。凡是总括了范围内的一切,指出了说明的范围。如果去掉,会让人觉得个别近海的地方不是这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本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语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如“许多”。
生动形象: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作业:
1、搜集一些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
2、用你们的慧眼、心灵去发现、倾听大自然,抛开年、月、日的因素,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来判断一下,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古代农谚选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唐河县少拜寺一初中  翟华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汇,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掌握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1.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2.出示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竺可桢及写作背景(请学生介绍,教师可补充)多媒体显示:
竺可桢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背景资料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2.由背景中原题目顺势提问:“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和《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这个题目比较哪个更好呢?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阅读兴趣。
  3.检查字词(请学生读出课件展示的字词的读音,记住词义)             一、初读课文,了解物候知识。
1.
学生读课文,然后根据阅读要求,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二.把握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1.根据以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快速再读课文,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由自然现象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读课文6~10段,提问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三、细读课文,辨别说明方法。
1.同学们回顾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明确: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作引用……
  2.方法点拨:掌握几种常用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规范)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权威性、科学性。
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将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还有:增强了趣味性和权威性;如果
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公式为:
说明方法+本身作用+文本(事物特征)
  3.提问:同学们:你能从文中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吗?
  让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并再举例子。
四、研读段句,品析说明语言。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1)教师范读课文前两段。
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教师可以举一例,课件展示: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某词能不能删去答题规范:
1、不能。2、解释(或定
性)在哪些方面进行限制(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等)3、如果删掉……(与实际不符。)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课件展示:1.不能,“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对数量和范围的限制,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就与事实不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不能。凡是总括了范围内的一切,指出了说明的范围。如果去掉,会让人觉得个别近海的地方不是这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五、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2.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七、布置作业
  1.搜集一些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
2.用你们的慧眼、心灵去发现、倾听大自然,抛开年、月、日的因素,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来判断一下,现在是什么时候?
3.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候现象,写出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