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知识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
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目标: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难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设计者: )
巩固复习: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PPT2)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以发生了大饥荒为由向吴国借一万石粮食,吴国以苛刻的条件答应了,第二年,越国的粮食大获丰收,在向吴国归还粮食时,挑出颗粒饱满的稻谷,全部煮熟晒干后如期还给吴国,吴王夫差看到越国的粮食颗粒饱满,下令把越国归还的稻谷发放全国各地播种,结果这一年吴国颗粒无收。(PPT3)
为什么越国归还的粮食会导致吴国颗粒无收呢?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PPT4)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88~91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91~93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完成教材P89页,“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
问题(1)
①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②你所在的小组想探究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
③实验完后探究的结论是什么?
完成教材P92页,“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
问题(2)
①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
②测发芽率时,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③种子萌发后,子叶为什么变得干瘪?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学会设置对照实验。(3)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
3.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PPT5~8)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主要是胚是活的且完整,此外种子最好储存时间短、度过休眠期。揭秘课前历史故事的谜底。(PPT9~10)
引申:对照试验中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分。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PPT11~12)
引申:抽样检测中要注意:①样本的大小要合适。②要做到随机性。③检测方法要科学。
学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绿豆发芽记。(PPT13)
教师点拨、讲解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PPT14~19)
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学生回答:(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有哪些? (2) 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20~21)
1.巩固训练一。(PPT22~25)
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3.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
自我评价
过程与方法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 中再优化
优化问题 优化方法
1
2
教学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