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1.通过“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10个生字。
2.通过“字词句运用”能自主根据同音异形词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学习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一边……一边”造句,通过“写话”培养学生的初步习作能力。
3.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并背诵《小儿垂钓》。
第一课时
1.认识“识字加油站”的10个生字。
2.区别同音异形字,学会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一边…一边”造句。
一、激趣导入
(一)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喜欢哪些课余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教材相关图片,让学生看,图片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出示教材中词组)
1.带拼音读。
(1)学生自己带拼音读,教师出示带拼音词组。
(2)学生教读,抽2~3个学生当小老师教读,教师及时纠正有问题的读音。
(3)开火车读。
(4)抽学生读。
2.教师去掉拼音:(1)全班齐读;(2)抽读。
(二)出示比一比,填一填,学生完成。
请学生起来说说每组字的用法及写法,教师总结:
“园”和“圆”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圆”用于表示与形状有关的词语。
“只”和“支”都是量词,“只”用于计量飞禽,以及某些兽类和昆虫。
“进”和“近”都是半包围结构,“近”多用于表示距离。
“带”带有“依附”之义,就是携带、附带等等,而“戴”多用于往身上穿东西。
(三)学习“一边……一边”
1.出示教材中“一边…一边”范句,指名学生起来朗读,看看谁读得好。
2.学生观察句子,总结用法:一边…一边多用于同时在做某事。
3.我会说,出示“一边……一边”指导学生造句。
第二课时
通过“写话”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习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触发交际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想和玩具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玩具商店去逛逛吧!请大家闭上眼睛(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到了,商店的玩具可真多呀!你们认识他们吗?
二、练习说话,进行交流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你玩过什么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1.指名说,出示句式:我玩过(),最喜欢的玩具是()。
2.和同桌练说。要求大家不但说出玩具的名称,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同桌先说一说。
3.指名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准确生动,谁能到前面来说一说?
三、领悟说法,介绍玩具
1.介绍形状,师(出示小熊玩具):请你仔细观察该怎样介绍给大家呢?自己先练习一会,一会说给大家听。
(1)指名说,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介绍了哪些部分,顺序是什么?
(2)师小结介绍方法并板书:名称外形顺序
(3)谁能把小熊介绍得更可爱,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4)我说你猜。请一位同学上台介绍玩具,其他同学边听边猜,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5)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玩具。
2.介绍玩法,有的玩具不仅形状可爱,还十分好玩。
(1)指名介绍玩法,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他哪些地方说得好?
(2)讨论并板书:玩法
(3)师小结:现在大家明白了,可以从玩具的样子和玩法两方面按一定顺序来写玩具。
四、小练笔
你能介绍你最喜欢的玩具了吗?提出习作要求:1.从玩具的样子和玩法两方面按一定顺序来写玩具。2.要求字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要单独占格。
第三课时
1.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一、展示台
“学语文,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相互交流进步大”
师:小朋友们,又来到了展示台,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可积累了不少的好词好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展示台”内容),指名朗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积累到好的词句,把你们积累的词句也做成积累卡,我们来交流吧!1.小组交流并制作积累卡。2.老师展示积累卡。
二、日积月累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诗中描写的情景,师小结:短短四句话把一位垂钓的孩子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读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鱼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通过语文园地三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