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千秋五壮士 万载英明传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
RJ
6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资料推送
背景介绍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晋察冀军区某部七连奉命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交给六班的五位战士……
生字导学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写字
笔画
结构
kòu
11画
上下
日寇
敌寇
草寇
成王败寇
组词
笔画
结构
fù
11画
左右
副业
副班长
副本
名副其实
组词
笔画
结构
liú
14画
左右
石榴
手榴弹
榴莲
榴花似火
组词
笔画
结构
dàn
11画
左右
子弹
手榴弹
导弹
信号弹
组词
笔画
结构
lūn
7画
左右
抡起
抡拳
抡刀
抡眉竖目
组词
笔画
结构
ɡuàn
8画
上下
贯彻
全神贯注
气贯长虹
组词
笔画
结构
qí
12画
左右
棋盘
星罗棋布
棋子
棋逢对手
组词
笔画
结构
xuánn
11画
上下
悬崖
悬挂
悬空
口若悬河
组词
笔画
结构
fèi
8画
左右
沸腾
热血沸腾
沸水
人声鼎沸
组词
笔画
结构
jiàn
10画
左右
山涧
石涧
溪涧
组词
笔画
结构
báo
13画
上下
雹子
冰雹
雹灾
降雹
组词
笔画
结构
yì
6画
左右
屹立
巍然屹立
屹然
昂首屹立
组词
笔画
结构
yuè
10画
左右
喜悦
心悦诚服
悦耳
和颜悦色
组词
笔画
结构
qū
8画
半包围
委屈
坚强不屈
屈服
不屈不挠
组词
2.多音字
zhuó
着
沉着
着手
看着
悬着
zhe
运用:你这着(zhāo)数真绝,让他心里老是悬着(zhe),只能干着(zháo)急,却无法着(zhuó)手应付。
zháo
zhāo
着急
着迷
着数
高着儿
整体感知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
序写的?
跳下悬崖(6—9段)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1段)
诱敌上山(2段)
引上绝路(3段)
顶峰歼敌(4—5段)
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
“壮士”和战士有什么区别?
壮士,是指为了革命,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战士。
战士,是指普通的战士。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阅读时可以通过群体描写和个人刻画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品质。?
阅读课文第2段,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壮士的表现的?
这一段先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再具体写每位战士的表现。
精读课文
哪些是群像描写?
哪些是个体描摹?
阅读第3、4自然段,根据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你体会到五位壮士的哪些英雄气概?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
用石头砸!”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感受到马宝石的英勇和奋勇杀敌的决心。
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将五人称作“战士”,而后半部分中,把五位战士称作“壮士”?
称呼的变化蕴含着作者的赞美和颂扬之情。
阅读第6-9自然段,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
音!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含义?
这段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习作要素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
一是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
二是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还要与事情发展的具体情节结合在一起。
范例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句子天地
体会修辞法顾名思义,即体会、揣摩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从中领悟句子中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从而读懂句子的方法。
体会修辞法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石头”比作“雹子”,突出了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也进一步表现出五位壮士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如: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练一练
体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句子。
几片淡淡的白云,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轻地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云”比作“花瓣”,表现出白云的轻柔和美丽。
品析:
结构导图
英勇跳崖:气壮山河
(6—9)
接受任务:掩护转移
(1)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2)
引上绝路:斩钉截铁
(3)
顶峰歼敌:决死一战
(4、5)
英勇顽强
不畏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