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3 短文两篇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断(xù) /零( )落/聒聒( ) /收(1iǎn) /宽(shù)
卑( )微/一丝不(gǒu)
2.《蝉》选自《 》,作者是 ,是 (地区)作家。《贝壳》的作者是 著名诗人、散文家 。两位作者分别从 和 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 的追问和思索。
课内达标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朋友说:知道吗 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B.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C.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D.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 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 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 、多 、多么地 啊!(脆弱/细小/一丝不苟/仔细/精致)
(2)在每十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 ,反复 ,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固执/把玩/简单/观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B.那只蝉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真是不可思议。
C.看到上苍为贝壳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居所,我不禁感慨万千。
D.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肝胆俱裂,尽量往里靠。
6.填人下列空格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那么小, 那么响, 响彻一个夏天!
②它等了l7年, 等到一个夏天。
③ 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④在千年之后, 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 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
A.①却/竟;②才;③如果;④也许/并且
B.①竟/却;②才;③也许;④如果/并且
C.①却/竟;②就;③如果;④并且/也许
D.①竟/却;②就;③也许;④也许/并且
7.《蝉》文中有“想起秋风颜色”一句,其中的“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8.《贝壳》一文中,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后感悟到了什么
9.对比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扩展阅读
(一)一只贝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成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去时,它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上,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吃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穿着,系在脖项上。人们都在说:①这孩子多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坚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忍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
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
“这是珍珠!嗨,多希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 这是哪来的呢 ”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 ②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0.根据文章的叙述,归纳一下珍珠的形成过程。
11.有珍珠的贝为什么丑陋 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说明理由。
12.说说文中画线句①是哪些人说的话,这些话的着眼点是什么
13.根据画线句②,说说这只贝的“可怜”是指什么 “可敬”又是指什么
(二)生命赋
孙 荪
①我常常在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②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出一种激情,在我周身漫布,升腾,飞越。
③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的一种轻微然而却是异常深刻的震颤。
④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⑤当枣芽发出不久,在播种过的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而疲软的壳,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⑥麦收过后,在麦茬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就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
金黄色的小山。
⑦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见到它,就如醉如痴,它能一下子把我原来的思路打乱,斩断,重新引诱我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地默默地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得意之作,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对初恋情人迷恋时的慌乱,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⑧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我不是
可怜它们,我是敬仰它们!
⑨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葱茂的一切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仍可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⑩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⑨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14.第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哪些”
15.第⑦段中“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16.第⑧段中写到了奇松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是可怜它们,我是敬仰它们”
17.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牵牛花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就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另0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迹,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料,明晨竞爬到了斑剥痕迹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8:第一段水门汀地没法下种,只能种在十来个瓦盆里;后又写盆里的泥无从取得新的;后又写向种地人买泥不成。作者写这些有何目的
19.作者今年种牵牛花,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20.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7.试作分析。
21.文章标题是“牵牛花”,写作的中心是不是牵牛花 为什么
课文知识链接
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蝉》和《贝壳》两篇短文都是借物抒情的小散文,借物(蝉、贝壳)来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这类文章的理解一定要抓住所借之物的特点,例如蝉的生存时间短却有意义就是作者的抒情点,也是作者的感悟点。因此读文章时一定要明白事物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续;líng;guō石;敛;恕;bēi;苟2.《承教小记》;小思;香港;台湾;席慕容;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的贝壳;生命意义。 3.c(逗号改为顿号)4.(1)细小;脆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2)观看;把玩;固执;简堕5.I)(“心胆俱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含贬义,用在这里过于夸张,应改为“心惊肉跳”) 6.A 7.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的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谷物、火红的枫叶、晴朗的天空等,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8.由贝壳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是有限的,但总比贝壳的生命要长一些,空间要多一些,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地面对它,创造它,让它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9.同: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从身边雕小事物,感悟到人生哲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异:①两篇文章主题不同。《蝉》文启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力投人,好好地生活。《贝》文启示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生命,创造它,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像贝壳一样美丽,
令人珍惜、惊叹。②写作手法不同。《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贝》文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人的生命与贝壳进行比较。③描写手法不同。《蝉》文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朋友”的话说明蝉的生活历程,从而揭示出蝉的生命意义。《贝》文则直接对贝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10.石子钻进贝壳里,刺伤了贝的软体,贝用血肉长期研磨,才形成了珍珠。 ll.是因为石子进入了贝体,贝体受损,所以外壳也不正常了,褪色了,没有图案和光泽。 12.一般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只看到华丽的外表。 13.“可怜”是指这只贝经过折磨、痛苦,值得怜悯;“可敬”,指出它经过折磨与痛苦后转化成生命的光华,终于被人们发现。 14.柳
芽、棉芽、豆芽、花蕾。 15.表现了作者即将看见花蕾时既激动惊喜又紧张不安的复杂心情。 16.因为它们虽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 17.①要珍视生命(或要尊重生命);②要顽强追求(或要努力展示生命的光彩)。(抓住其中一个要点陈述,意思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18.为下文写牵牛花的生命力作铺垫。19.①在花盆的泥里搀和了过磷酸骨粉;②将瓦盆由木架移到墙角。 20.无比喜悦的心情,没有花的时候,已经兴趣盎然了;花开之日,意兴更浓。21.不是。重点在写自己的心情和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