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三)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建议用时:35分钟)
一、选择题
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总理
C.法院
D.国民全体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
A.政党政治在中国确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C [“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反映政治党团建立的数目之多,而政治党团是民主政治的形式之一,这体现了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3.1928年,国民党的“训政”时期开始。对“训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C.“训政”时期国民党的任务与宪政时期是相同的
D.它的实质是一党专政
D [由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因而不能体现“三民主义”,更不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A、B两项错误;按照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在军政、民政、宪政时期,国民党的责任和任务不同,C项错误;“训政”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故选D项。]
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民主政权,它( )
A.使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B.团结了一些开明地主
C.使国民党在政治上更加孤立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D [民主政权的建立没有使红军摆脱国民党的白色恐怖,A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地主阶级是革命的对象,B项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民主政权都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故D项正确。]
5.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 [“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反映了这项政策是指“三三制”,即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在政权建设中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应占三分之一,这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6.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
A.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B.制定宪法大纲
C.采用“三三制”原则
D.开展整风运动
C [工农民主政权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的,排除A项;B、D两项不属于政权建设方面的内容,排除;“三三制”的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故选D项。]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
D [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人大职能转变,故本题选择D项;A项是1949年;B项是1949-1954年;C项中各党派联合执政错误。]
8.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是统治者的国家”。下述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题干材料强调人民是统治者,是国家的主人,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致,故选C项。]
9.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B项表述有误,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D项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材料中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项。]
10.刘少奇被批斗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D [注意题干中“本质问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历史现象,皆排除。]
11.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体现,故答案选B项。]
12.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两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D [通过微博参政议政说明科技有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但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科技对政治民主化的间接推进,排除C项;D项揭示了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本质: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
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答案]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身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周恩来也指出:“因为共产党是领导党……我们一旦取得全国政权,就带来一个危险,就有一些人可能会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腐蚀,被胜利冲昏头脑,滋长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甚至会出现个人野心家,背叛群众。这方面的危险是随时存在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警惕。”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强调:“党要领导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
材料二 毛泽东还曾指出:“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点像国民党了。”关于请民主党派唱对台戏的意义,陈云指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哪里有唱对台戏的,哪里有‘反对派’,哪里的工作搞得就好,否则,工作就搞不好。……有民主人士监督我们,对工作有好处。如果革命胜利后,长时期没有‘反对派’,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会出毛病。”
(1)材料一中,三位伟大领袖所阐述的共同论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陈云在讲到“反对派”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加上了引号的。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共同论点:关于中国共产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的必要性。
(2)理解:民主党派提出不同的意见不是与共产党分庭抗礼,而是帮助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里的“反对派”不是反对党,而是诤友、挚友。
6/6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解读
时空坐标
1.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史上的作用。2.从时空观念出发,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人民政权所产生的深远意义。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背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建立。
(2)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3)内容
①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4)作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
(1)开始:辛亥革命后。
(2)转折: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
(3)失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影响: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但不久被迫取消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3.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
(1)开始:1928年。
(2)表现
①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一党专政。
(4)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3)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4)作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1)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
(2)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人民政权
(1)举措
①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②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2)作用: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理论探索: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础: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3)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4)作用: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5)挫折: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6)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4)完善
①改革开放后,该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②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③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阅读教材P14“历史纵横”和P15“思考点”,思考: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提示:特点:数量较多;基础不单纯;党派斗争激烈。
2.阅读教材P16“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提示:原因: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开明地主阶级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对象,所以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三三制”原则;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地主阶级是革命对象,是反革命的代表,因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代表工人、农民、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的苏维埃政权。
3.阅读图片,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4.观察下面漫画,你对这幅画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认识?
提示:认识:漫画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思维导图]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材料一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
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二 1954年9月15日开幕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1
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
(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协会议职能的变化。
提示:变化:反映了政协会议的职能由代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变为统一战线组织,由立法机构变为政治协商机构。
(2)材料二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全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构成。
特点: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
比较项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不同点
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在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不同点
职能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产生方式
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
相同点
①二者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二者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1.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材料中的“它”( )
A.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B.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C.是国内民族平等的保证
D.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A [根据材料“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可知,“它”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A项正确;雅典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内民族平等的保证,C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D项错误。]
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B [注意题中的关键时间“1949年”。召开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A、D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确立于1956年,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题干人员名单组成的数量表明当时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故选B项。]
从唯物史观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与民主性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关系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国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6)在国际上,在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2.局限性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拥有众多平等的权利,但它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它的表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两千余年帝制的终结
C.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D.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 [标志着中国两千余年帝制终结的是清帝宣布退位诏书,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所以B项错误,符合题意。]
4.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关,不能出现在“画外音”中的一项是( )
A.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原则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C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故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