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学案+作业(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2019)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学案+作业(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30 18:52:12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五)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建议用时:35分钟)
一、选择题
1.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B [“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表明是察举制,故B项正确。]
2.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C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由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同乡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成为常制,由此可得出宋代科举考试程序增加了殿试,这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家大族特权及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故A、D两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由于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省试考试权威反而下降,故B项错误。]
3.关于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
B.这一制度随着中央集权制加强而形成
C.是官员考课依据的制度
D.有力地加强了地方治安
D [由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是关于上计制度的正确说法,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的加强需要有对官员相应的考核制度,上计制度因此而产生,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上计制度与地方的治安状况没有直接关系,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汉官·典职仪》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监察的六个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材料中“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
A.考察吏治
B.奖惩官吏
C.监察民众
D.决断冤狱
C [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其监察的对象不包括民众,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5.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
B.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C.推荐和选拔各方面人才
D.削夺诸侯的地方权力
A [刺史在初设时是为了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其特征是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中央行使监察职责,故选A项;负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应该是地方的行政长官郡守或县令,排除B项;推荐地方人才属于选官制度,也是由地方行政长官推举,排除C项;削夺诸侯的地方权力是通过推恩令而实现的,排除D项。]
6.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公平性
B.民主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
A [“所征之人不拘一格”等信息意在强调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性,A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是君主专制,体现不出民主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C、D两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7.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据此(  )
A.三代至唐皆为封建贵族社会
B.平民社会推动民主思想发展
C.唐宋间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
D.其判断依据为选官制度变化
D [秦朝以前官员贵族世袭,秦后发展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但权力依然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形成门第社会。而自隋唐而始的科举制,给下层民众提供了政治上升的机会,但隋唐时期的社会上层仍然是传统门第把持,而科举制发展到宋朝才出现“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的情况。由以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8.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向全社会敞开,但那烦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说明科举制(  )
A.阶层的流动性有限
B.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
C.具有封闭性
D.违背了公平原则
A [“烦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足够财力进行多年”说明科举制的过程、时间和财力等限制了普通民众发展,显然说明科举制对于阶层的流动性有限,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科举制对于平民观念的改变信息,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公开选拔,不是封闭选官,故C项错误;科举制相对于过去选官制度相对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
9.自隋唐以来,负责选用、考核官吏的中央部门是(  )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
A [隋唐以来,官员的考核归吏部,故选A项。]
10.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位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台谏分职加强了相权
B.台谏分离削弱了皇权
C.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
D.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D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故D项正确。]
11.明朝的科举考试中出现了南北卷制度,对此说法欠妥的是(  )
A.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B.有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
C.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D.内容丰富,考试形式灵活
D [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科举考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其目的是保证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是为保证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而后者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A、B两项说法准确,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明显与事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明代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内容死板,也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故D项说法欠妥,符合题意。]
1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清时期
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发展到顶峰,监察制度也发展到极致,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据《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 (1)标准:血缘、门第、等级。
(2)进步性: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影响: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作为丞相副手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大权。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秦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所实行的御史制度,乃开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之先例。
——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
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材料二 明时,在中央设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对官吏实行双重监督;在地方,御史台要定期派出监察御史巡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正是这种监察网络的强制凝聚力,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完备于隋唐时期,加强于明清时期,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基础上,服务于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专政。
——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
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行御史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监察网络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答案] (1)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加强对官员队伍监察的需要;限制宰相权力的需要。
(2)作用:有助于整饬吏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皇权。
(3)特点:不断发展完善,且服务于皇权。
6/6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解读
时空坐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察举制
①形成:汉武帝时期。
②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③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②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2)刺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2.官员的考核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的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2.官员的考核
(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的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1.观察下图,你认为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如何认识该制度?
提示:(1)标准:孝廉,另外有茂才等。
(2)认识:为汉朝选拔了大批人才。
2.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概括说明段灼认为九品中正制有什么弊端。
提示:一是对选拔对象确定等级的权力掌握在中正官手中,不能做到公开透明,甚至是掩人耳目;二是被选拔上来的“上品”之人,都是王侯或者是当权之人的子弟。
3.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它又有什么弊端?
提示:(1)原因: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2)弊端:
科举制度严重扼杀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和独立的见解;科举考试的内容只偏重人文伦理,轻视自然科学,造成中国科技逐渐落后;可能会造成官场的不正之风。
4.阅读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隋唐以后,中央政府任命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员,并对他们进行考核,因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5.阅读教材P32“历史纵横”,思考:明朝科举考试为什么实行南北卷制度?南方录取人数为什么比北方多?
提示:(1)实行南北卷制度的原因:保证选拔出南方和北方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南北地域平衡。
(2)南方录取人数比北方多的原因: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
 科举制度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何历史进步性?
提示: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
(2)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是什么?
提示: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积极性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D [由材料信息“层层严格考试”“进入衙门任职”判断这是科举考试,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
2.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此言本质上反映了(  )
A.察举制网罗了天下英才
B.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
C.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
D.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
C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收归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中“入吾彀中”表明适应了专制集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察举制,与材料中“唐太宗”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官学,故B项错误;D项与题中“此言本质上反映了”不符,故D项错误。]
 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特点
(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2.评价
积极
—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局限
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3.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B.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主要职责是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了决策的失误
D [A、B、C三项符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能对皇帝的权力产生制约作用,也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决策的失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4.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
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的说法错在“杜绝”,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故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