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选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四课,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了美丽的春天,抒发了孩子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揉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配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爱幻想、爱表现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渴望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音乐形象,我在设计这一课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处理,将春天的声音,风声、雨声、小鸟的叫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模拟、合作、欣赏、表演中积极热情地去表现春天的音响,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合作性,并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此情此景学生对音乐进行深一步的学习,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歌曲所表现的那一情境。
三、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气氛。通过看、想、说、演、听、唱等直观手段和体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直观、生动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和主体性。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淅的咬字、吐字练唱歌曲《嘀哩嘀哩》。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让同学通过用打击乐伴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锻炼同学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及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难点:
前十六音符节奏的演唱,即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七、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电脑课件,打击乐器等。
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春晓》。
2、师提问: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喜欢春天吗?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3、师总结:有人说春天像个大画家,只要它一来,树绿了,花红了,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了,而我说呀,春天倒像个音乐家,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独特的声音。刚才在欣赏《春晓》时,你都听到了什么独特的声音?(风声、雨声、小鸟叫声)你能模仿一下吗?
(1)雨声:沙沙|沙沙|沙沙|( 提示:雨声要念的轻巧。)
(2)风声:呼—|呼—|呼—| (提示:风声要念得圆滑、连贯)
(3)小鸟的叫声: 嘀哩 嘀哩 | 嘀哩 嘀哩| 嘀哩 嘀
(二)讲授新课
1、师创设情境: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醒来了,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号,强弱规律,速度特点,情绪分别是怎样的。(2/4拍;强弱;活泼欢快的;兴高采烈的)。
3、朗读歌词,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呢?用歌词来回答。(青翠的山林里;湖水的倒影里;小朋友的眼睛里)。
4、节奏练习:
把这首歌曲的节奏打一遍,你发现了什么(连音线,空拍,前十六分音符)
(1)空拍的作用:把欢快的心情和小黄鹂的轻巧表现的淋漓尽致;
(2)前十六分音符的音响效果:嘀哩嘀哩的声音是在模仿什么,在春天里可少不了小鸟的叫声,它们像在唱歌、像在说话、又像在做游戏,这里也有两只小鸟,你觉得哪只小鸟叫的更欢快点?( 教师范念,学生分辨。)因为这里出现了前十六音乐和休止符,他们就有着神奇的力量,使小鸟的叫声更欢快、轻巧了。
5、唱歌谱,给予纠正。
6、再次聆听,分段,每段有几个乐句。(分为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有四个小节)。
7、学唱歌曲。
(1)教师讲解“一字多音”;
(2)连音线的作用:唱的饱满、连贯、圆润。
(3)空拍要做到位。
(4)强弱对比。
(5)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有弹性的,跳跃的)
(三)检测
让我们随着小鸟一起来唱唱歌吧!(分组唱、齐唱)。
(四)创编
1、创编歌词:这里有...这里有...
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拓展
学习了这首歌曲,又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老师更加喜欢春天了,你们呢?当我们在这么美的季节玩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坪......)。
作业
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以及好友们。
(七)小结
看到大家喜欢的动植物,不要去伤害他们,可以把它们画下来,好了,现在同学们可以去操场上去寻找春天了,下课!
板书设计:
嘀哩嘀哩
2
— ● ○
4
一字多音 连音线⌒
XX X X X | X X X 0 |
—
十、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歌曲,它反映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学唱这首歌时春天刚刚到来,所以同学的感受很深。课始聆听《春晓》,引出春天,同学说出自己眼里的春天,让同学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中,一副副美丽的画面,成为连接同学与歌曲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层层深入,步步升华,达到审美教育的教学育人、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自由的空间,小组合作、创编歌词、打击乐器伴奏、朗诵、画画等方式。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这种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然而本节课体现出来的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因为时间比较紧迫,只能放到下一个课时,归根结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平时多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