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感受和直观操作,使学生感受分数的来由,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到郊外游玩吗?明明和红红在郊外玩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你能帮他们俩把这些东西公平的分一分吗?4个苹果怎么分?2瓶水呢?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一个蛋糕能平均分成2份吗?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像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操作探究,理解的意义。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的?
长方形纸的你们会表示吗?
(出示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
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这个怎样得到的?还有谁和他的折法不一样?
大家观察一下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怎么写呢?(师边讲解边写)观察,你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看书自学)
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生活中,有许多像这样的分数,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像这样的分数能说完吗?
想不想用一个图形折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展示: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是怎样折的?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
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
1.
和,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怎样想的?
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和、比一比,想像一下怎么样?通过这3个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五、巩固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做在课本上。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提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动手涂一途并比较大小。指名回答。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把2瓶矿泉水分给2个人,怎么分?这样分公平吗?
引出:平均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
得出: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引出分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
,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学生先看书,再交流学习结果。
3、教师示范分数的写法,学生练习写。
4、教学试一试。
教师: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再小组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反馈情况。提问:你是怎样得到的?
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用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分别折出它的、,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交流,提问:你是怎样比的?
2、提问:你还能用一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折出它的,和上面的分数比一比大小吗?
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
3、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四、全课小结
1、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
3、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4、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认
识
分
数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引入学生们感兴趣的现实场景,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及具体含义,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感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因此,我让他们通过分蜂巢,在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并分组讨论,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构建几分之一的分数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难点: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疑,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也带了一段动画片,我们一起看看吧
放动画片
师:光头强寄来了哪些礼物呢?
擦拭出现6个苹果、4个香蕉、2个布丁
这么多好吃的他们两个怎么分比较公平呢?
师:每份分的一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做什么?
生答:平均分
师板书
师:谁愿意上来分一分
学生来上来分
分完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生答: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2个
2个布丁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
师:你说的可真棒!你们都同意她的分法吗?
光头强还送了一份大礼给熊大和熊二,你们看?
出示蜂窝
这可是它们最喜欢吃的,可是蜂巢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熊大和熊二吗?
如果能,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如果让你切,你会怎么办?
生:把一个蜂窝切成两半
师:怎么切?从这切吗?
生:从蜂窝的正中间切
师:请你上来切一切
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同意他的分法吗?
师:这是蜂窝的一半吗?(生:是)
那这也是蜂窝的一半吗?(生:是)
师:把一个蜂窝平均分成两半,平均分的每一半都是这个蜂窝的一半。
那这个一半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师:看到很多同学都摇头了,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
二、探索新知,掌握意义
1、认识2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个蜂巢
我们刚才把蜂巢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答:2份
师:“半个”是其中的几份?
生答:1份
师:半个是2份中的1份,我们可以用分数2分之一来表示(在蜂巢上写)
这一份是这个蛋糕的2分之一,那么另一份呢?(在蜂巢上写)
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点出读法)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分数(请3—4名学生读)
师:这个分数应该怎么样写呢?
师:先用直尺画一条横线,这条横线叫分数线
。表示把这个蜂巢进行了平均分。
因为我们把蜂巢平均分成2份,所以在分数线下面写2,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要表示2份中的1份,我们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1就是这个分数的分子
读的时候,我们要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集体读2分之一
拖字:把一个蜂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这个蜂巢的2分之一(学生齐读)
师:那现在熊大和熊二各分得多少蜂巢,你知道用哪个数来表示了吗?
生答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蜂巢的2分之一的?(同桌说)
第四个页面
师:刚才我们帮助熊大和熊二得到了一个蜂巢的2分之一。老师这有一张长方形纸,你有办法表示出这张纸的2分之一吗?
在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要求
(点)请你先折一折,然后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这张纸的2分之一。
师巡视,找出三种折法,捕捉到屏幕里
师:请上来说说你是怎么得到这张纸的2分之一的?
师:这几种折法都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一样,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在这张长方形纸的2分之一呢?
生答:因为这三种折法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它的2分之一。
师:你可真棒!
师(点):看来折法不同没有关系,只要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张纸的2分之一。
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yes和no的游戏。
第五个页面
开始做题(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2分之一)
师:为什么第一个不是呢?它也分成2份了呀?
第二个:为什么是yes不是no
生答,师: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把这个六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六边形的2分之一
师:看来,不管是一个蜂巢还是一张长方形纸或者是一个三角形、六边形等等,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2分之一。
2、认识几分之一
师: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2、3、4
你们想认识这么多几分之一啊?
同学们,我们这么说下去能说完吗?这样我们通过转盘来决定好吗?
转动转盘
请你用身边现有的图形通过折一折,找到图形的4分之一,并用画斜线的方式表示出来
生开始画(可以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捕捉展示
师:谁愿意上来说说,你这次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图形的几分之一呢?(说完,同桌互说)
师:为什么图形不同,涂色部分却都是表示4分之一呢?
生:因为这些图形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这个图形的4分之一
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5)(6)份,每份就是它的(4)(5)(6)分之一
师拖: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第六个页面
想想做做第二题:判断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4分之一
生写好后,师提问(点)
为什么有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4分之一来表,而有些却不能?
师总结: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才是这个图形的4分之一。
3、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不同的图形可以表示出相同的分数,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1号圆,每个同学的1号圆形都是一样大的,你能通过折一折、图一图表示出这个圆的2分之一和4分之一吗?这一大组表示这个圆的2分之一,这一大组表示这个圆4分之一
师:谁愿意站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得到2分之一的
生:因为要表示这张圆形的纸片的2分之一,所以就要把纸片对折一次,使它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就是这个纸片的2分之一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得到的这个圆的4分之一
生:因为要表示这张圆形纸片的4分之一,所以就要把纸片对折两次,使它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就是这个纸片的4分之一
师:说的好不好?我们给他们点掌声
第八个页面
师:老师用他们的方法也得到了两个完全一样圆的2分之一和4分之一
你们认为这两个圆所表示的分数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
师:说说为什么呢?
生:涂色部分大小不同
师:相同的圆形,
师:如果得到这个圆的8分之一那和2分之一、4分之一比较,猜猜会怎样?
生答:比2分之一和4分之一都小
师:为什么?
师拖总结: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点)用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了
师:如果得到这个圆的十二分之一,你认为比他们上面三个圆大还是小?
生答
三、巩固练习,消化提升
经过了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几分之一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来进行三道题的检测好吗?
师出示
第一题
看图说分数
(比赛看谁举手举得块,指名回答)
第二题
填一填
出示三根一样长的彩条,指名答第二、第三根彩条其中的一段所填的分数。追问:及格三分之一是1,几个六分之一是1?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谁大谁小呢?
第三题
分一分
指名上来进行分配
师总结:
分数产生于实际生活,因此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这有几张生活中的图片,你们能找到当中存在的分数吗?
让学生看图找分数(汽车、五角星)
提高题。(出示巧克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数
四、全课总结,追本溯源
师小结: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答
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数学的身影。课后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睛去寻找更多有趣的分数,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知道分数
各部分的名称
。
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
各部分的名称
。
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学习内容:
设问导读一:
我来分一分
(1)(??
)人分,把可乐平均分成(???)份,每份可乐是(?
)瓶。
(2)(??
)人分,把桃子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个。
(3)如何分苹果呢?说说我的想法:(
)
我发现:就是将苹果(
)分成(??
)份。每人得到苹果的(???
)。
(4)苹果的一半用其他方式该如何表达?
设问导读二:
我用圆形纸片代替苹果进行对折重合,发现了什么?
我把一个圆形纸片
分成3份,其中1份是整个圆形纸片
的
。
(3)像
、
这样的数都是
。
(4)我来读一读:读作
。(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5)我来写一写:(分享自己的想法)
(
6
)我会起名字:
(
)
(
)
(
)
(
7
)
我来总结:把一个物体(
)分成几份,1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分之一。
自我检测:(相信自己,我很棒!)
(一)我会大声的读:、、、、、、、
(二)我会写:三分之一写作:
四分之一写作:
八分之一写作:
十三分之一写作:
六分之一写作:
十一分之一写作:
(四)我会表示: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阴影部分:
(
)
(
)
(
)
(
)
(五)我会折:用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折出的它的
和。
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学会了
,
地方我很满意,
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我要加油,加油,
加油!
课后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