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声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去掉饮料瓶的瓶底,蒙上橡皮膜。将瓶口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摇动,甚至还会被吹灭。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想知道上述情境中的道理,《声的利用》会告诉你
二、【进入新课】
1、声与信息的传递: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如
A.听到远处的雷声就知道可能要______;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声音中发现__________;
C.蝙蝠靠发出__________定位;
D.中医“望闻问切”中的__________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E.利用超声波检查(平时所说的做“B超”)可以诊断病情
F.蝙蝠是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它所采用的方法叫_______。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系统,用此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__
_,绘出水下地形图;捕鱼时渔民可以用此系统获得_____。
G.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2、声与能量的传递: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3)如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会看到:火焰会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
针对性训练
1.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回声可测海底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从船底发出向下的声音,经1.2s收到回声,那么海底深度是(
)A.
1832.2m
B.
3674.4m
C.
918.6m
D.
1531m
3.
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这说明了_______。要使锣鼓声更响些,可以_____敲,(选填“轻”、“重”或“快”、“慢”)
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7.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内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并作出说明?
,
。
8.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9.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10..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有较强的攻击力。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钢板
B.绝缘体
C.真空带
D.有机玻璃
1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