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学习目标:
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1、学会用直尺画角,通过制作角体会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角的大小和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学习准备:
学具:每小组两条绳子、一些不规则纸片、两条塑料条;每人一把尺子。
教具:三角板、一些工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你们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它交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
板书课题:角
二、探索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角”。
①找角
这角和我们捉起了迷藏,在这幅图中你还能找到角这个图形吗?指名汇报。
不仅在照片中能找到角,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和多物体上都能找到角这个图形。
这样吧,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找的又对有快又多。
②汇报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①说角
生活中的角常常穿着漂亮的外衣。让我们脱去它美丽的外衣,看看数学中的角。(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仔细观察,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角有什么特点?
汇报
小朋友们提到的尖尖的头,也就在两条线相交的这一点,我们把它成为角的顶点。
从点延伸出两条直直的线就把他们叫做角的边。
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②判断
角爷爷也来了,他正笑咪咪地表扬小朋友们呢。
角爷爷要过生日了,他准备了这么多蛋糕,要请角家族的成员来参加,你瞧,这一会的工夫就排了两长队了,他们都说自己是角,小朋友,你们都认识了角,也知道了角的特点。你能帮帮角爷爷,找找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③画角
老师得替“角”爷爷好好谢谢你们。来,让咱们给自己奖励一个小奖品吧。
看来小朋友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我们来画一个角怎么样?
汇报展示:挑选几种不同情况在实物展示台展示并请学生进行互评。
评价比较最优方法。
3、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小朋友们不仅会认识了角还会画角。那想不想动手来做一个“角”?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独立寻找材料做一个角。制作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制作的角的特点并准备汇报。
汇报:让我们来说一说自己做的角。你制作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汇报交流时注意以下问题的解决:
①角有大小,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②角朝不同方向。
③课堂生成的一些具体问题。
小组同学比一比,你们做的角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三、拓展提高
1、数角
老师也做了角,并把它画了下来。
出示三角形。你能找到角在哪吗?
是啊,我们的角还能组成美丽的图形。选择你喜欢的图形和同桌一起数一数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在这个图形中,藏着几个角呢?小组同学合作数一数。
指名上台汇报、并说说思考方法。
②有个长方形纸片,数一数,有几个角?
那么如果老师用剪刀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有几种可能?
四、课堂总结:
认识了角,也知道了角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来回想一下,在这节课开始时,我们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角,那么他们哪些才是真正数学上所提到的角呢?你能再来找一找吗?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性质?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求三角形中的未知角。?
?????????????3通过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逻辑美。?
教学重点: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获得多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分钟)
猜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
?激趣导入?
师:“从三角形王国里,老师今天给同学们请来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它们都有三个角,我们把这三个角称作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它们本来很团结,可是今天它们争吵了起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给评评理好吗?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个大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最大,所以我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是最大的。’而此时,钝角三角形却不同意它的观点说‘我还有一个钝角呢,因此我的三个内角的和肯定比你大。’在一旁的锐角三角形也不甘示弱‘我不服气,我的内角和可不一定比你们小。’”?师:“同学们,听完它们的争吵,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生1:我不同意,我认为三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都是180度.?
生2:当然是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了。
?
新知新授?
1动手操作:?
预设1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大家意见不统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板书:猜测)?预设2师:“那么为什么说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呢,所有的三角形都一样吗,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没有说服力,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来说服其它的同学呢??
??生:量一量。(量角器)?
??师:用量角器度量,你能说的更明白一些吗?
??2、实验???(1)说明要求?
??师:好,我们来做个实验吧!(板书:实验)(我在学具袋里为大家准备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和一张表格)三个三角形和一张表格,四人小组合作,你们觉得怎样分工度量的速度会最快??
??生:每一个同学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另一个人记录。?
师:量的同学:量出的每个角的度数,把每个角的度数写在三角形里面。三个角的度数都量好后,再汇报给记录的同学登记。?
师:记录的同学:要监督小组其他同学量的是不是很准确、真实,并准确地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开始)?
??量一量、算一算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
(2)小组合作探究?
??(大部分的同学已经量好了。没有量好的小组,先停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的测量成果。我这里收集到了两个小组的测量记录表,这张是那个小组的?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带上三个三角形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组的测量情况。请你给大家介绍你们组测量的三角形的形状,每个角的度数和内角和是多少?)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板书。
???(3)汇报交流???测量记录表???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
????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板书?
??学生的汇报中可能会出现答案不是惟一的情况。如180°179°181°等???(分别对这几个数进行统计)?
??师:观察这些测量结果你能发现什么????生:都在180°左右。??
?3、剪拼、折拼?
??(1)剪拼、撕拼?
??预设1师:用度量的方法验证,得到的结果不统一,有没有比度量更精确的验证方法?(让学生多思考)也就是不用度量你能用别的方法验证吗?(板书验证)?
??预设2师:不着急,看黑板(板书),内角和就是(180°)?
??生:就是把内角合并在一起。?
??师:180度的角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角(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角)???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起来是不是一个平角????有什么方法能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合并在一起??
??要求?
??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用他的方法验证。???全班小组操作?
??大部分的小组已经拼好了,还没拼好的小组先停一停。我们一起来分享其他小组的验证结果???汇报交流?
??预设1师:(把学生的作品展示)把三个角拼在一起你们有什么发现????(你能看出这是用什么三角形拼成的?为什么?三个角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2让学生上来介绍?
??师:你怎么做?发现了什么?(课堂纪律)?
??让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4.小结
师:这节课通过我们班同学共同合作得出了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板书结论)
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用肯定的语气齐读结论.
三、练习巩固
四、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好吗?《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直观感受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形成角的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小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大正方形纸、小正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图形王国探索知识,但只有完成了国王布置的任务,才能把知识带走,聪明的孩子们,我们开始吧,任务一,用四根小棒摆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2、师:现在我们去掉一根小棒,又能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继续演示)
师:那么,我们从三角形中再去掉一根小棒,猜猜是一个什么图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生:角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学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角,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接着是任务2:找这幅图中藏着的角,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生找,生指。(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师:观察这3个角,有长的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请学生上台找出物体的共同点。)
师:说的真好,刚刚我们摆的和这里发现的三个图形都有一个点,叫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边。
师:这个角,你能找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出示先准备的角,贴在黑板上)
生上台指并说,师写。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
师出示:一个角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
师:国王觉得小朋友们很聪明呢,就想考验一下大家的反应能力,敢接受考验吗?快速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电脑演示)
师:就在国王考验大家时,有一群不是角的图形混进了角队伍里。你能分辨他们吗。
生完成即时练习,判断是角的画是角的画“√”
,不是角的画“╳
”。
师:其实呀,我们教室里也藏着许许多多角,你能把角找出来吗?请和同桌说说。
(生找班级中的角)
师:谁来把角指给大家看?
生:老师拿的三角板上也有角,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你们指出的角都是这样一个的(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这个点只是角的什么?
生:顶点。
师:角就一个顶点吗?
生:不是。
师:那还有什么?
生:还有两条边。
师:所以指角时,不光要顶点,还要指它的()??会指了吗?
生:会
师:再指指你桌子表面上的角。
师:你们太了不起,顺利完成了2个任务,接着是任务3:创造角,你能想办法创造一个角吗?请看创造小提示。
生试创造角,展示。
师:造好了,同桌和同学说说你是怎么造的?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创造出的角展示给大家看?他们创造的是角吗?有顶点吗?摸摸什么感觉?有边吗?摸摸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直直的。
2、拓展思维,比比角的大小。
师:国王觉得你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能造出这么多大小不同的角,他也带来了2个角,可这2个调皮的角宝宝吵起来了。(课件出示)他们谁说的对呢?请你来做裁判。
生:角2。
师:为什么?
生:角2的边更长。
师:判断物体的大小光靠眼睛看能行吗?那怎么判断?
生:把两个角放在一起。
师:好,把两个角叠在一起,来看大屏幕。比较的结果是?
生:一样大。
师:对,角1两边更短,但它和角2一样大,这是为什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变魔术游戏,你就知道了。拿出活动角。这样拿(捏着2条边)。
师:我们把它两边张开点,角就变()
生:变大。
师:再张开点,角又变()
生:变大
师:我们把它两边合拢点,角就变()
生:变小。
师:再合拢点,角又变()
生:变小。
师:现在老师指挥,你们变魔术。角变大,角变小。
师:在角变大变小时,它的边变长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角的大小跟角的长短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关系,角1的边,也可以长长,但角的大小不变。那角是怎么变大变小的?
生:把两边张开或合拢。
师:对了,角的大小跟边的张开大小有关。两边张开越大,角越大。
5、抽象概括,画出角的样子。
师:魔术变完,国王又出来了,任务4:画角,你能把角画在纸上吗?试一试。角有一个顶点,所以要先画一个(),有2两条直直的(),怎么才能把边画的直直的呢?
(叫个别板演)画完后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他是怎么画的(课件演示)。老师也想画一个角送给角国王,陪我一起画吧。
师:为了确定角的位置,先轻轻画一个点,从这个点往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注意,左手按住尺子,不能让尺子移动,再从这个点往另一个方向按住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画完后,标出角各部分名称。
(展示学生作品,对的,错的)
师:这个画对了吗?为什么?所以我们画角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拓展知识
师:国王看你们完成了任务,他准备了礼物送你们,只要你帮解决了问题,礼物就是你的了。
第一题: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第二题:
如果剪去长方形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四、课堂总结,有效巩固。
师:这节数学课我们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角由()和()组成,还学会了()。
师:马上要下课了,角国王最后送小朋友们一首关于角的儿歌。大家读一遍。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课题
角的度量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调查,用调查的结果引出课堂教学的三个“大问题”: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测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么测量角?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角的度量的本质是看被测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促使学生对这两个本质充分而深刻地理解是上好这节课的逻辑基础,量角的关键是找到量角器上的角。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从认识量角器入手,让学生看到量角器上的角,再渗透量角的方法。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整节课紧紧围绕数学本质来安排教学思路,牢牢抓住“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从整体上构思,着眼于后续,防患于未然。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调查,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但并不精细和深刻。仅会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无关,与张口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不同的刻度,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可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将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教学目标分析
1、学生在观察、交流、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角的度量单位。?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能准确在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怎样读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
5.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步骤1:
一、从前测引入新知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班做了一个调查(出示调查卷),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较第一组角的大小时大家都非常肯定∠2比∠1大,我还发现一个孩子他的理由,请大家一起读一读,你能看懂他的想法吗?
师:比较第二组角的大小时,出现了三种答案,答案不确定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哪个角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角的测量。
师:关于角的测量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发现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大家想知道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测量角?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调查,确定今天的研究问题。
步骤2:
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并能在量角器上找到大小不同的角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
(1)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
(2)0度刻度线
2.找角
(1)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2)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角?
(3)画50°角
(4)读刻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5)看看这几个量角器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量角器上画角,这样顺势就可以引出了“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通过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画角再量角的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的本质--重合。从找到量角器上的角到画出量角器上的角,为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做了充分的准备。
步骤3: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方法
(1)小组合作量角,探讨量角方法。
(2)比较∠3和∠4大小。
(3)从残缺的量角器上读角。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
总结全课
(1)你对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度量角还有什么疑问吗?
6.作业与板书
布置作业:
请为你的量角器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统一标准
单位:度
°
1.测量工具
2.测量方法
量角器———————→
角
中心点————————
顶点
0度刻度线—————
一条边
多少度←———————另一条边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读法;对直角的表象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为后期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教材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经历体验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掌握度量角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的思考】
基于本节课的操作活动较多且学生利用学具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操作为主线,在活动中学习。现拟定的基本教学思路为:游戏激趣-操作设疑-观察讲解-操作体验-归纳运用-操作巩固。通过从学生喜爱的小游戏入手,巩固复习角的基本知识,设计有思维冲突的问题,引出新学具量角器,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在新知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量角器的结构,让学生参与到白板教学中,自护探索用量角器量任意角、总结量角的方法,经历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好学具的过程,了解度量角在操作过程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用量角器的基本技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帮助学生在量角器上初步建立角的表象、了解学具结构,为后期自主探索角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的刻度”,知道角的度量单位“度”,并能掌握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步骤和方法,正确的测量角的度数。
2.通过使用电子白板的拖曳、旋转、复制等功能,使学生能进一步感悟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建立1°角的大小表象。
3.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总结方法,掌握技能,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进一步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教学难点】
1.在量角器上建立角的表象。
2.在不同方位角的测量中,量角器的使用和量角器内外刻度的正确选择。
【教学准备】
量角器、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激趣游戏
白板展示链接游戏高射炮打硬币。
师:同学们,喜欢玩儿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高射炮打硬币的游戏。(链接到导入-大炮游戏)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击中目标。通关后进入下一关。
师:游戏中我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
(设计意图: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
(二)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1.提问:(1)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白板上展示一个角的图形。
(2)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白板上书写:边、顶点、边。
2.演示:(1)白板上演示延长角的边,角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2)白板上演示调整角的开口大小,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3.初步比较角的大小:(1)你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在白板上,通过将∠1和∠2重合在一起,可以鲜明的看到∠2比∠1大,进而得之∠2比∠1大。通过在∠1和∠2中填充小三角形,可以鲜明的看到∠2填充的小三角形比∠1多,进而得之∠2比∠1大。铺垫提问:在比较∠1和∠2时要注意什么?)
(3)∠2比∠1,大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边的开口的大小有关的知识的理解。设计∠1和∠2比较大小,给学生设置了思维的冲突,引发了他们寻求新办法的思考。直观形象的操作电子白板,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扩展,充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揭示课题
揭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新本领----角的度量(板书)。
层层递进,方法小结
量角器的认识
课件出示∠3和∠4
提问:(1)∠3中含有几个小角
(2)∠4中含有几个小角
(借鉴比较∠1和∠2大小时的添补小三角的方法,继续比较∠3和∠4,让学生感受怎样能快速的测量出∠3和∠4中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怎样能快速得知∠3和∠4中含有多少个小角呢?(电子白板展示将18个小三角形拼接起来,构成一个半圆工具。用拼接好的半圆工具测量∠3和∠4中含有几个这样的小三角形。)
师: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角的顶点要和半圆工具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边要和半圆工具的起始边重合。)
师:在测量每个角含有多少个小角时,怎样能更简便的说出含有多少个小角呢?(标注形成内圈刻度,将已有的18个小三角形拼成的半圆工具标上刻度,方便读数。)
(设计意图:从问题冲突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在拼角、分角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利用现有的电子白板技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惑,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合中,通过拼、分、量等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发展。)
2.
课件出示∠5
用刚才我们形成的标有刻度的半圆工具来测量∠5。
提问:怎样能更精确的测量∠5的度数呢?
(1)分一分。
将量角器的每两格更精确的分一分,每两格之间分10份。将18个小三角形拼成的半圆图形总共分为180份。
美化现有的分了180份的量角器,将多余的不必要的部分擦去。(培养学生基本的美学艺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影响。)
(2)读一读
在半圆工具上展示一个10度的角,并调整角的大小为5度。进一步验证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认识1度的角。在半圆工具上画出1度的角,仔细观察1度角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用我们创造出来的半圆工具量出了许多角的大小,那么,你能量出下面这个角的大小吗?(白板展示一个开口向左的10度角。借助刚才的方法可以再标注一圈刻度,形成外圈刻度。)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的探究半圆工具,在了解半圆工具形成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量角时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3.明确名称
白板展示半圆工具,明确半圆工具的结构名称:中心点、内外圈刻度、零刻度线。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在电子白板中,使用电子白班的拖曳、放大的功能帮助学生明确量角器的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以往的教学中,采用ppt教学,可以将各部分的名称直接展示在上面。本节课,采用电子白班的教学,可以使用电子白班的优势,让学生自己将各部分的名称,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加深了学生对各部分名称的印象,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1.用量角器测量下列角的度数
2.总结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点对点
边对边
读度数
【教学反思】
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
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感悟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
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
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
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
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点评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重了学生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
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4.2节课文并与4.3.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