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学习目标】
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能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课前预习】
1.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只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
发现蚯蚓死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B.是地下穴居动物,怕光
C.蚯蚓饥饿而死
D.蚯蚓干渴而死
2.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与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3.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4.下列动物中,有口有肛门的是(
)
A.水螅
B.蛲虫
C.绦虫
D.涡虫
5.下列动物与其形态结构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涡虫——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B.水螅——辐射对称,体壁由三层细胞构成
C.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
D.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由体节组成
【课前预习】答案
1.A
2.A
3.C
4.B
5.A
你能想象,这是从一个人体内取出的蛔虫吗?
【学习探究】
雄
雌
一、线形动物
(二)代表动物
——蛔虫
长圆柱形,,雌虫长20~35cm,雄虫比雌虫略短。
雌虫:长、尾端尖直。
雄虫:较短、尾端向腹面弯曲。
(一)生活环境
少数自由生活,大多寄生在人、动植物体内。
雌蛔虫的纵剖结构
有口、肛门,体表有起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1、结构特点
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不仅争夺人的养料,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疾病。蛔虫在肠内的蠕动会引起腹痛;蛔虫分泌的毒素被小肠吸收,使人精神不安
失
眠
烦躁
夜惊
磨牙
抽筋头痛等;如果肠道内蛔虫太
多,会引起肠梗阻;蛔虫钻入胆管或阑尾,会引上进心胆道蛔虫病或阑尾炎;有时蛔虫甚至会突破肠壁,引起腹膜炎;过多的蛔虫侵入肺泡,会引起肺炎等疾病。
蛔虫有哪些危害?
喝了带虫卵的水
吃了沾有虫卵的生的蔬菜
用沾有虫卵的手拿食物
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2、蛔虫的生活史
从生活史中可看出虫卵是从口入。因此,我们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冼手。
3、蛔虫病的预防
⑴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冼手
⑵管理好粪便。粪便经杀死虫卵后再用作肥料
(三)其他线形动物
1、蛲虫
肛门或会阴部产卵而引起奇痒,易于儿童间传播
2、钩虫
3、丝虫
4、线虫
(四)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五)与人类的关系
多数寄生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给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危害、损失。
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蚯蚓?
答: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二、环节动物
(一)生活环境
多数生活在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数寄生。
(二)代表动物——蚯蚓
溶于黏液中氧气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二氧化碳由体表排出。
1、外部形态
有刚毛
2、呼吸
靠湿润的体壁
1、外部形态
口:
吃土壤中的有机物
体节:
身体分节使身体运动灵活,体节上有刚毛,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环带:
肛门:
有生殖器官
蚯蚓前端对触摸刺激反应不灵敏,对光刺激反应灵敏。
探究实验:
1、观察蚯蚓身体的体形。想想怎样分出它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身体前端到环带有多少节?
身体呈圆筒形,前端离环带最近,腹面有较多的刚毛。身体分节,大约50节左右。
2、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何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大多数体节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向身体的后方。
有好粗糙的感觉。
3、把蚯蚓分别放在糙纸和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情况怎样?
在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快。
4、用手触摸蚯蚓,能否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
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
讨论:
蚯蚓身体是呈两侧对称。
1、蚯蚓身体呈两侧对称吗?
2、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何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身体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起固定作用,使体节能完成运动。
3、体表黏液有何意义?在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表湿润?
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才能正常呼吸。如果蚯蚓体表干燥,将窒息死亡。
(三)其他环节动物
1、沙蚕
沙蚕
水蛭(又叫蚂蟥)
2、蛭
(四)环节动物的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五)与人类的关系
出现了原始的运动
器官——刚毛
环节动物的突出特征
蚯蚓的生态价值
蚯蚓中药称为“地龙”;
蛭可提取蛭素,生产抗
血栓药物,治疗心血管病
1、食饵:沙蚕、蚯蚓一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2、药用:
3、改良土壤:蚯蚓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水蛭、沙蚕
B.珊瑚、变形虫、蚯蚓
C.蚯蚓、草履虫、蝗虫
D.海蜇、蜘蛛蟹、沙蚕
2.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有可能是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
3.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
A.体节
B.环节
C.环带
D.体带
4.绦虫、华枝睾吸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消化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运动器官发达
5.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B.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粪便直接放在农田里作肥料
6.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身体表面有角质层
②身体细长
③消化管长而发达
④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⑤消化管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7.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
A.虫体细长
B.具有消化腔
C.四周围有三片唇
D.具有口和肛门
8.观察蚯蚓实验操作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D.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表干燥
9.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营寄生生活
10.关于蛔虫病的预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B.不喝不清洁的生水,避免虫卵随生水进入体内
C.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D.城市中蛔虫病的发病率较低,因此,来自城市的粪便无须处理,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1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
组成。
12.蛔虫生活的营养物质来源于________?。
13.实验探究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后面的探究活动。
⑴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____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植物的___、____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⑵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①
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制定计划: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糙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
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④
实施计划(按实验计划进行)
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⑤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_____)
15.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呈圆柱形;体表有________;有口有_________;代表动物有:____。
【课后练习】答案
1.A
2.B
3.C
4.A
5.D
6.D
7.D
8.C
9.D
10.D
11.体节
12.依靠口吸食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
13.肌肉
枯枝
朽叶
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快吗
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快(或慢)
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快
14.身体分节使运动更灵活,刚毛在运动中起固着和支撑作用
15.
线形
角质层
肛门
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