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优化训练》2011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18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 粤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随堂优化训练》2011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18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 粤教版必修5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11 14: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8
郑伯克段于鄢
1.字音识记
gōng




guó
zhài


lǐn


2.通假字
①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
②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③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
④姜氏欲之,焉辟害 ( )
⑤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⑥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
逐”的意思)
⑦若阙地及泉 ( )
⑧永锡尔类 (“锡”通“赐”)
“参”通“三”
“辟”通“避”
“阙”通“掘”,挖
3.古今异义
把……当作

都城


过百雉
古义:城邑的城墙。
今义:京城,京都。

大叔又收贰
以为


己邑
古义:

今义:认为。

谓之京城
大叔


古义:太叔,尊称。
今义:叔叔。
4.一词多义
兼词,于之,在那里
动词,战胜
5.词类活用
介词,替、给
(1)
使动用法



姜氏
(
使
……
受惊
)

爱共叔段,欲



(
使
……

)




民心
(
使
……
产生
)
(2)名词活用为动词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制,巖邑也

今京不


,非制也
(
合乎规定
)



而相见
(
挖隧道
)




曰寤生
(
取名,命名
)
(3)
动词活用为名词



于公
(
献的东西
)
(2)省略句
大叔又收贰以(省略“之”)为己邑
(3)宾语前置句
①姜氏何厌之有
②敢问何谓也
③君何患焉
④其是之谓乎
(4)状语后置句
①郑武公娶于申
②亟请于武公
③有献于公
(5)固定句式
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若何”相当于“如何”)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犹……况……乎”是
固定句式,表示递进关系)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
集团内部的纷争。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
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
其弟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企图争权夺位。郑庄公明为
放纵,实为养骄,等待时机。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兵戎相
见,郑庄公终于剪除异己,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郑家兄弟骨肉
相残,母子反目,经颍考叔的一番“教正”,庄公才跟母亲和
好“如初”。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
第二部分(2~5),共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欲擒故纵,
暗藏杀机。
第三部分(6~7),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
第四部分(8~9),庄公悔置姜氏,颍考叔助母子和好。
关于《左传》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它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巨著,它在西
汉时被称为《左氏春秋》,东汉人认为它是“传”(解释)孔子《春秋》
的,因而称之为《春秋左氏传》,后世简称《左传》。并与侧重解释
《春秋》“微言大义”的《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详细记载了春秋时
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
古代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作品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纷繁复
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
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试作分析。
文章通过郑庄公在不同场合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思想性
格。如郑庄公在他的大臣祭仲、子封等向他进谏,劝他早日控
制共叔段势力的时候,他平静地回答:“子姑待之”、“无庸,
将自及”、“不义不暱,厚将崩”。表面上装出一副宽容大度
的样子,实际上是故意纵容弟弟的野心,以便获取舆论的支持。
【探究整理】①语言描写。
而在暗地里,他早就准备好了对付共叔段的措施,最终一举击
破了共叔段。通过他的语言,我们看到一个老谋深算、阴险毒
辣的郑庄公。
②在尖锐的矛盾中塑造人物形象。
本文围绕郑庄公与共叔段争权这一中心,将人物置于尖锐
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成功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共叔
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他仗着姜氏对他的褊爱,自以为有恃
无恐,野心勃勃,不断扩张;庄公心怀杀机,但表面不动声色,
让他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愚昧狂妄的共叔段却以为
庄公可欺,最后发动叛乱,很快被庄公击败。
③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庄公寤生”使姜氏受惊,由此厌之,表现了姜氏的乖戾
褊狭。颍考叔“食舍肉”既写出了其纯孝,更突出了其聪慧机
敏,“隧而相见”则表现了庄公与统治阶级宣扬的孝道的虚伪
可笑。
④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
以共叔段的贪婪狂妄和愚昧无知,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
以姜氏的昏聩和随心所欲,映衬庄公的精明和深藏不露;以祭
仲和公子吕为国除害的迫切心情,衬托出庄公的城府之深、手
段之高明;以颍考叔的“纯孝”反衬庄公的不孝与虚伪。
【即学即用】
在文中,作者择取了“食舍肉”、“隧而相见”等生活细
节对人物进行刻画,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了重要作
用。请使用这种描写方法描写你身边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 主 如何对待亲情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
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文中姜氏母子三人之间的纠
葛,你是如何看待的?
第 1 楼 母爱是药,有时是良药,有时是毒药。武姜给兄弟
二人的都是毒药,使他们一个变得飞扬跋扈,一个
变得阴险狡猾。弟死,死得其所;兄胜,而胜之不
义。这个苦果可以说是由姜氏自己造成的。
【探究主题】亲情关系

2

庄公被后人诟病,说他太阴险,我以为评者没有结
合庄公的成长经历来评价。他作为人子,其实很不
幸。因为“寤生”,他被母亲所嫉恨,也从来没有
得到过母爱。母亲视之如仇,还不断侵犯他的利益,
封制不成又请封京,要夺掉这个嫡长子的权利,被
逼无奈之下他将母亲姜氏安置到城颖,终因抑制不
住对母亲的思念,“隧而相见”。如果他真的是一
个阴险狡诈、嫉恨母亲的人,他会这样做吗?
第 3 楼 其实在这个家庭中,最应该谴责的是共叔段。共叔
段从一出生起就受到母亲姜氏极端倾斜的母爱,私
欲极度膨胀。作为皇弟,他不仅不帮着哥哥郑伯治
理政务,管理国家,反而在姜氏畸形的母爱的帮助
下,不断侵扰兄长,甚至于要夺权。郑庄公为了保
护自己的利益,怎么能不除去他呢?
第 4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