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精选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选择题
今天的两河流域地区,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该地区最早出现国家是在( ) A.约公元前 3500 年 B.约公元前 3100 年
C.约公元前 3000 年 D.约公元前 2500 年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以下属于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明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出题人出示了一张图片(见下图),请根据出题人的描述(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曾制定了一部闻名世界的法典)猜出此人是谁,此人是( )
A.汉谟拉比 B.胡夫 C.图特摩斯三世 D.秦始皇
如图是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重要历史文物。该文物上面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
A.公平正义 B.王权神授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
下列法律条文出自古巴比伦王国的某部法典。据此判断,该法典具有( )
A.公平性 B.民主性 C.等级性 D.随意性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表明( )
A.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C.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一位游客在参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下列关于该法典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巴比伦的自由民都拥有公民权 B.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一样高
男子欠债时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可以不受处罚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收藏有一块黑色石柱,该石柱由三块合成,上部是一幅浮雕,下面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法典。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制定的?
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 A 约从公元前 3500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故选 A。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故选 A。
答案 A 由“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制定了一部闻名世界的法典”,可知“此人”是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汉谟拉比。
答案 B 浮雕显示的是太阳神、正义之神沙马什正向汉谟拉比授权,体现了王权神授。选项 B 符合题意。
答案 C 由材料“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
赔偿其卖价之一半”可知,同样的罪行对不同的人实施受到的处罚不同,这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等级性。故选 C。
答案 C 题干材料说明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答案 B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 C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知,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汉谟拉比在公元前 18 世纪时制定。(2)目的:维护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评价: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实质: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回顾所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