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文档属性

名称 《论语》六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11 16:1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肖像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正音:
论 曰 说
愠 罔 殆
识 诲 哉

lún
yùn
zhì
yān
yuē
wǎng
huì
同“悦” yuè
dài
zāi

shì
译 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子:先生,指孔子。
而:表并列,并。
时:时常,经常
习:温习、复习。
之:代词,它,指代所学习的东西。
亦:也,也是。
说:同“悦”,愉快。
乎: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
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朋:同门师兄弟
知:了解
而:表转斩;却、但、然而。
愠:(yùn)怨恨。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从前的。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就、便。
知:理解、领会
可以
可:
以:
凭、凭借
为:

矣:助词,用在句末,相当于“了”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
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
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连词。表转折,却、但
罔: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
殆:危险
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
不加以思考,那就会迷惑不解;
思考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
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以何”的倒装,为什么
谓:叫做
之:人称代词:他,指孔圉。
也:助词。表疑问语气:呢。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
"子曰:"敏而好(hào)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灵敏、聪敏。
而:连词。表并列:并且、而且、又。
耻: “以……为耻”,认为可耻、感到羞耻。
是以:即“以是”的倒装,因此。
回答说:“(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
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
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文’。
子曰:"默而识(zhì)之,
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暗暗,私下
而:表修饰,“地”
识: 记
之:它,指学习所得的东西。
厌:满足
诲:教导。
倦:厌倦,失去耐心。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对我来说
有哪一样呢?于:对于。哉:表反问,译为
“呢”。
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虚数,几个人
焉:语气助词。可不译。
其:代词:他们的。
善者:优点,好的方面。
从:采纳,听从。
之:代词,它,指好
的方面 (“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一
起行走,
其中必定有可以做
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
加以学习,
他们不好的(自己
身上有的)
就要改正”
提示:所选六则的中心内容都是谈学习。 这六则《论语》主要涉及学习哪两个方
面的问题?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前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的问题
第四、五、六主要涉及学习态度的问题。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思想修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默而识之
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思想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
诲人不倦
本文中出现的成语
敏而好学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本文有三个通假字
不亦乐乎—悦——愉快
学而不思则罔—惘——迷惑不解
默而识之—志——记住
而的用法归纳
学而时习之:顺接
默而识之:修饰
温故而知新:递进
敏而好学:并列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
思而不学则殆:转折
学而不厌: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
着其善者而从之:顺接
巩固练习
一.作家作品:
1.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_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___家,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论语》属_______散文,____家经典之一.
3.四书是《 》《 》 《 》《 》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语录体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表示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表示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
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常,经常
同“悦”,愉快。
2.不知而不愠
怨恨
3·不亦君子乎?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温故而知新,
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理解、领会
5·可以为师矣。
凭(这个)做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不解
危险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为什么
8.不耻下问
认为可耻
9.是以谓之‘文’也。”
因此
10.默而识之
暗暗,私下
记住
11.学而不厌
满足
12.诲人不倦,
教导
厌倦
13.择其善者而从之
采纳,听从
选择题
1.画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记住) 学而不厌(厌倦)
B.不耻下问(耻辱) 可以为师矣(凭)
C.择善而从(采纳) 诲人不倦(教导)
D.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
思而不学则殆 (懒惰)
C
2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而从、都出自于《论语》。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辨证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知识的继承与创新。
A
3.画线词语活用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耻下问
C.敏而好学 D.必有我师焉
B
4.画线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 B.诲人不倦
C.不亦乐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