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11 春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11 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11 19: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三单元
11 春
课前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朗(rùn) /(yùn) 酿( ) /烘( )托/(fán) 花嫩叶
(wǎn) 转/(liáo) 亮/黄(yùn) /花枝(zhāo) 展/(shū) 活
(xīn xīn) 然/卖(nòng) /抖(sǒu) /静(mò)
2.《春》是一篇优美的 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以 春、 春、 春三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 之情。
课内达标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
(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小草偷偷从土里 (钻/冒)出来。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 (飞/闹)着。
(3)树"I-JL却绿得发 (亮/光)。
(4)人家屋顶上全 (笼/罩)着一层薄烟。
(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沉默/静默)着。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欢欢喜喜的样子)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得上)
C.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各 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D.鸟儿们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炫耀)
6.仿照例句写一个句意连贯顺畅的句子,内容为景物描写,40字以内。
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7.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有人说“闹”字用得好,为什么
(2)文章在写春雨时,除雨外,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指出文中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以及写这些场景的作用。
(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有什么作用
扩展阅读
(一)春颂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弃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
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时拱动的力量,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8.同样都表达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本文与朱自清的《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即寓情于景等)
9.第①段中说“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你对“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如何理解
10.从全文看,春天值得我们歌颂的是什么
11.本文除了为我们描绘出美轮美奂的“果园春图”外,还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二)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
时候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相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个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只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疃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 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2.找出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
1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
(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
14.仔细品味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15.从最后一段中你读出了作者向我们暗示着什么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情感
(三)享受春雨
历彦椿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
人,都在翘首期盼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一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
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瘁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时而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时而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个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16.从第③段中我们感受封春雨的什么特点
17.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⑤段中“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这个句子的理解。
18.请从修辞和用词特点两个方面,对下面句子作简单的赏析。
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
19.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课文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生于清末,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以《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和《春》为代表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关于春的诗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
1.润;酝;niàng;hōng;繁;宛;嘹;晕;招;舒;欣欣;弄;擞;默2.抒情;朱自清;盼;绘;颂;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3.(1)反复;拟人;(2)比喻;排比;(3)比喻;拟人;(4)拟人;排比4.(1)钻;(2)闹;(3)亮;(4)笼;(5)静默5.B(凑热闹)6.示例:一切都像喝醉酒的样子,醉醺醺垂下了头。柿子害羞起来了,天高起来了,山疏朗起来了。7.(1)从侧面表现了花儿的繁荣、鲜艳和甜香。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来反衬春花的万紫千红,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闹”字不仅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叫声,更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把无数蜜蜂在繁花中争相采蜜、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也展现了出来。(2)写了灯光下撑着伞慢慢走的人和工作的农民。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3)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分别表达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是健壮有力的。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
姑娘,到青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初春、阳春、暮春的特色,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8.相同点:两文都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来写春景;不同点:《春》寓情于景,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蕴含在写景之中;此文中除了描写外,还有直接抒情,如“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9.“神奇的魔力”指上一句所说的“一丝毫不起眼的绿……荡漾幸福的涟漪”“生命力”指下边第②③两段所述内容,例如“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 10.春天的神奇魔力和生命力,我们用勤劳和智慧栽种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ll.①田畴春图;②河畔春图;③天空春图。l2.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l3.(1)指鸟儿在天空中飞翔。(2)指蝴蝶围绕着花飞舞,像在数着花的数量一样。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打雷下雨、杜鹃开花、柳絮飘起的情态。 l5.暗示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表达了作者希望春天能回到古代没有遭受破坏的原貌。 16.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l7.春雨随着气候变化不同姿态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l8.用比喻将春雨比作雾、丝、梦,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细、柔的特点,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采用叠词,读起来富有节奏.增加了文章的音乐感。 19.“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