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默写这首词。
2.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4.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点】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默写这首词。
2.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
“花好月圆人团聚”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的美好时刻。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明月与诗词天生结缘,明月激发诗兴,诗词随明月而发。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咏月绝唱《水调歌头》。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苏轼有多方面的才能,工书画,诗、词、散文成就都很高,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
2、写作背景
本词作者写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面对一轮明月,欢饮达旦,心潮起伏,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3、文体知识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名,词牌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因而又称长短句。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4、读准字音
宫阙(què)
玉宇(yǔ
)
朱阁(gé)
绮户(qǐ)
无眠(mián)
婵娟(chánjuān)
二、整体感知
1、视频朗读欣赏
2、读准节奏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有板有眼地读。(配乐范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三、合作探究
1、方法指导
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2、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读通诗意
明月从什么时候就有?拿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今晚属于哪一年。
我想乘风回到那神仙世界,又怕在那琼楼玉宇中,经受不住高天的清寒。
在清彻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怎比欢乐的人间?
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低低地映入雕花的门窗,照着不得安眠的我。
月亮没有人世的怨恨?为什么总在人分别时才圆?
人有自己的悲欢离合,月亮有自己的阴晴圆缺,这事自古难以两全。
但愿你岁岁平安、身体康健,虽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明月高悬的夜晚。
4、反复朗读课文,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明确:上片:月下饮酒(写景)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对月怀人(抒情)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2、上阕写到月宫境界,表现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词人什么思想?心情如何?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
明确:表明他有“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矛盾。
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
入世:投身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
心情:无奈、庆幸,嘲笑。
小结:词人通过是“回天上”还是“在人间”的犹豫表达出“出世”还是“入世”的心理矛盾,同时也用“天上”、“人间”
暗指
“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虽有寂寞、惆怅之感,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最终以对生活的热爱排遣了忧郁,对月起舞,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个短句的主语是什么?“无眠”的人指谁?为什么“无眠”?
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主语是明月。“无眠”
特指作者自己。因为怀念弟弟,因为月圆人不圆。所以“无眠”。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7、下阕最富有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是哪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的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8、名句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两人岁岁平安、身体康健,虽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高悬的明月。
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以及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9、了解诗人的心路历程,感受作品的风格。这首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的情感:苦闷——矛盾、纠结——乐观——祝愿。
(1)借酒消愁的苦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纠结、矛盾(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乐观,旷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4)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结:这首词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了月有圆缺,人有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态度。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四、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
五、诗歌主旨
《水调歌头》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
月光曾激发过无数文人的才情,留下了许多杰出的诗篇。你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六、课堂检测
⒈苏轼,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⒉解释下列词语
①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里指想像中的仙宫。
②何事:为什么。
⒊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的含义是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在词中,这句话是对子由说的,后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
⒋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对月光的动态描写。
B.这首词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C.这首词前小序的作用是点明作词的原因,领起全篇。
D.作者把人生的不如意归结为自古难全,显得无可奈何,因此,总的说来这首词体现的是一种消沉的情绪。
5.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八、布置作业
背读默写全诗,再享诗情美
九、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三单元
第13课
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
“花好月圆人团聚”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的美好时刻。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明月与诗词天生结缘,明月激发诗兴,诗词随明月而发。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咏月绝唱《水调歌头》。
学习目标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默写这首词。
2.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4.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苏轼有多方面的才能,工书画,诗、词、散文成就都很高,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
写作背景
本词作者写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面对一轮明月,欢饮达旦,心潮起伏,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文体知识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名,词牌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因而又称长短句。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预习检查
宫阙(
)
玉宇(
)
朱阁(
)
绮户(
)
无眠(
)
婵娟(
)
què
yǔ
gé
qǐ
mián
chán
juān
读准字音
整体感知
1、点击图片视频朗读欣赏
整体感知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整体感知
3、有板有眼地读。(配乐范读)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把酒:端起酒杯
阙: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宫阙:宫殿。
夕:晚。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熙宁九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合作探究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只恐怕那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高高在上,分外严寒。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月宫里)哪里比得上在热闹的人间。
何似:哪
里比得上。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合作探究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窗户。
无眠: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恨:怨恨。
何事:为什么。
长向:偏偏在。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合作探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只。共:一起。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反复朗读课文,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上片:月下饮酒(写景)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对月怀人(抒情)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合作探究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表现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合作探究
明确:表明他有“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矛盾。
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
入世:投身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
心情:无奈、庆幸,嘲笑。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词人什么思想?心情如何?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
合作探究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何深意?
【明确】我想驾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经受不住那份清寒。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针对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合作探究
明确:主语是明月。“无眠”
特指作者自己。因为怀念弟弟,因为月圆人不圆。所以“无眠”。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个短句的主语是什么?“无眠”的人指谁?为什么“无眠”?
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合作探究
7、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且自我安慰的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合作探究
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的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8、说说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的理解。
合作探究
只希望两人岁岁平安、身体康健,虽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高悬的明月。
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以及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9、名句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合作探究
10、了解并描述作者经历的心理变化,感受作品的风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苦闷
向往
矛盾
(上阕)
(下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责备、埋怨
开朗、豁达
合作探究
明确: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1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合作探究
小结:这首词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了月有圆缺,人有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态度。
拓展延伸
月光曾激发过无数文人的才情,留下了许多杰出的诗篇。你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
诗歌主旨
《水调歌头》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检测
⒈苏轼,
代杰出的文学家,号
。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⒉解释下列词语
①琼楼玉宇:
②何事:
美玉做成的楼宇,这里指想像中的仙宫。
为什么。
宋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它的含义是
,
。在词中,这句话是对
说的,后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
。
课堂检测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
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又恐琼楼玉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处不胜寒
此事古难全
3.根据要求进行填空。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子由
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
课堂检测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对月光的动态描写。
B.这首词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C.这首词前小序的作用是点明作词的原因,领起全篇。
D.作者把人生的不如意归结为自古难全,显得无可奈何,因此,总的说来这首词体现的是一种消沉的情绪。
D
⒋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5.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神的三间小屋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内容
景物
写法
下阙——
上阙——
对月怀人
(抒写离合之情)
望月问天
(抒发人生感慨)
实写: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写:宫阙、琼楼玉宇
明月
月圆
天上宫阙
琼楼玉宇
人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想象
联想
豁达
通脱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步练习(原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宫阙(
)
②琼(
)楼
③朱阁(
)
④绮(
)户
⑤婵(
)娟
⑥不胜(
)寒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把酒: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_________________
(4)不胜:_________________
(5)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
(6)何似:_________________
(7)何事:_________________
(8)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
(9)此事:
_________________
(10)婵娟:_________________
3.
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
。其中说的“子由”是作者的
,其名为
,他和苏轼及
并称文坛“三苏”。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
?
”。
5.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
6.理解性默写
(1)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
。
(2)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
。
(3)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
弃绝的复杂心情:
,
。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借明月对远隔千里的胞弟表达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
,
。
(5)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表达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2分)
9.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构思方面简要分析)(2分)
二、课内诗歌鉴赏(中考题汇编)
(一)古诗鉴赏(4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2分)
上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6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五)水调歌头(4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词人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中的“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是为符合格律而倒置。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将士们的矛盾心理。
13.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诗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步练习(解析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宫阙(
)
②琼(
)楼
③朱阁(
)
④绮(
)户
⑤婵(
)娟
⑥不胜(
)寒
【答案】①què
②qióng
③gé
④qǐ
⑤chán
⑥shèng
【解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把酒:
(2)天上宫阙:
(3)归去:
(4)不胜:
(5)起舞弄清影:
(6)何似:
(7)何事:
(8)别时圆:
(9)此事:
(10)婵娟:
【答案】
(1)端起酒杯。把,执、持。
(2)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3)回到天上去。
(4)胜,承担、承受。经受不住。
(5)意思是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跟着舞动。
(6)哪里比得上。
(7)为什么。
(8)在人们分别时圆。
(9)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0)指月亮。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3.
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
。其中说的“子由”是作者的
,其名为
,他和苏轼及
并称文坛“三苏”。
【答案】交代作词的时间和缘由
弟弟
苏辙
苏洵
【解析】考查与苏轼及本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积累。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
?
”。
【答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解析】考查与苏轼及本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积累。
5.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
【答案】又恐
何似
【解析】考查与苏轼及本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积累。
6.理解性默写
(1)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
。
(2)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
。
(3)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
弃绝的复杂心情:
,
。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借明月对远隔千里的胞弟表达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
,
。
(5)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表达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答案】(1)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2)我欲乘风归去
(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琼”“婵娟”“阴晴”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拟人、反问。这一问似乎是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作弄人,给人增添离愁,其实是写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愁帐,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怀恋之情,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的分离者的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2分)
【答案】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9.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构思方面简要分析)(2分)
【答案】示例:思想内容上:作品情感曲折变化,作者对人生别离的思考,激起各类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成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情怀乐观、豁达。
艺术构思上:结构精巧,想象奇特。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并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二、课内诗歌鉴赏(中考题汇编)
(一)古诗鉴赏(4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2分)
上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片:望月
下片:怀人
【解析】考查学生对本词内容的概括能力。上片写景,词人把酒问月;下片主要抒情,词人望月怀人。
11.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2分)
【答案】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的初步鉴赏的能力。首先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表现的情怀”中任选一个中心点,再围绕这个中心点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6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对本词主题的理解。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何似在人间”体现了词人对人间的眷恋。结合本词主题来看,本词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这一说法欠妥当。
A选项中,谈到小序的作用。宋词小序,本为词之附庸,用于补充说明词的内容,如交待背景、点明时序、说明原委等。一般认为,宋词较多出现题序,始于张先;而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小序承载的功用越发明显,也由此开始转向繁复;到南宋小序甚至不再是词的依附,甚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由此看,A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
B选项中,把酒问天见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因此没有问题。
C选项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词情感波澜起伏。首先,接续上文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向深远发展,倾心于天上宫阙,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终不忍弃绝人间。由此可以看出,选项中说“对人间生活的厌弃”是不正确的。
D选项中,字面意思是“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看起来是在埋怨月亮,实际上借景抒情,表达了因亲人不能团聚产生的惆怅之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分)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解析】对于“句子为什么有名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句子的赏析。通常我们说,赏析要包含诗句原意,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这里我们就可以从原意入手,然后写出诗句的深层含义,由于没有复杂的意向和典故,最后分析一下诗句的写作手法即可。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赏析本词需要在整体上分析作答。词的上片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更包含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所以“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说法欠妥。故答案为B。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水调歌头》一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中词人用“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而B项中的“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的说法是错误的。
(五)水调歌头(4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解析】考查重点词语在诗文中的表达效果。首先解释该词在词句中的意思,在回答它的作用,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感悟能力。水调歌头》上阕写对月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既反映了作者宦海失意时的思想苦闷,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豁达的胸襟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所以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月亮(1分)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古诗文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婵娟在这里指月亮。第二小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在这里可以简单的翻译一下,再谈谈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即可。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词人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中的“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是为符合格律而倒置。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将士们的矛盾心理。
【答案】A
【解析】A项理解有误。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13.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示例: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噪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思是: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二)诗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答案】密州出猎(出城打猎、狩猎、出猎);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解析】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这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情感。(2分)运用典故,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1分)
【解析】
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