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课后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课后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1 16: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s乘以声速,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3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2.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则纸屏上该物体的像将(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以上均可能
3.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的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图一),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图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图二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C.图二是小孔成像
D.小孔成像所成的是一个虚像
5.一轮“超级月亮”伴随着滚滚雾霾在首都冉冉升起,“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关于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亮照耀松林,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光源
B.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C.“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卷”,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虚像
D.滚滚雾霾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热运动
6.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1)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2)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放大的.(3)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4)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1)(2)(3)(4)
B.(1)(3)(4)
C.(1)(2)
D.(3)(4)
7.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8.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
10.如下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灯丝/灯泡)的像,这是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
11.光年是__________单位,1光年约为_________m。
1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光在____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其速度为__________m/s或__________km/s。一台激光器朝着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7
s后才接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___m。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是盒子里的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两个小孔A、B透出的光束,请根据光束确定盒子里光源S的位置.
14.如图所示,AB是物体,O为小孔,M为光屏,试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
15.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观察白纸上的光斑.小华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将右侧的卡片缓缓向左移动,观察光斑变化情况.上述过程中.
(1)可以探究光斑的形状与_____的关系(选填“小孔形状”或“小孔大小”);
(2)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增强”、“不变”或“减弱”);
(3)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_____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16.某校“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利用“烟”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甲小组:在探究“光的传播”实验中,发现光的传播路径不易于观察,他们将一个透明的圆筒型密闭盒中充入烟,然后让手电筒的光线从圆筒中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甲).
该实验是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________,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乙小组:在空的可乐瓶中注入浓烟,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灭”(如图乙).
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波能传递________.
17.探究小孔成像规律选用的实验器材:针、不透明纸、白纸、白炽灯、桌子。
(1)如图所示,抓在手上的不透明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桌面上的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选填“灯丝”或“小孔”)的像,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形成的。
(2)保持灯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________;保持灯和小孔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纸,像的大小将________;保持小孔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炽灯,像的大小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综合题
18.明月当空,小婷在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2s
后她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声速取
340m/s,光速取
3×108m/s)
(1)明月和烟花,属于光源的是_____.
(2)请解释:人为什么首先看到烟花绽放,然后才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_________.
(3)估算烟花绽放处到小婷的距离__________.
19.舞剧千手观音是在广为流传的千手观音故事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演绎了一段极具寓言色彩的故事.图为由张继钢担任编剧、编导的大型舞剧千手观音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的剧照.
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的缘故.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20.夏天电闪雷鸣过后,狂风暴雨可能接踵而来.这时,我们需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请你就以下问题作答.
(1)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_____而产生的.
(2)雷声和闪电是______(选填“同时”或“不同时”)发生的.
(3)如果一位同学看到闪光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则该同学距打雷处大约多远?_______.(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忽略闪电传播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C
6.A
7.A
8.A
9.焦点

倒立
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
10.灯丝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大
11.
长度
9.46×1015
12.
不同
真空
3×108
3×105
4.05×108
13.
14.
15.小孔大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16.(1)反射.(2)能量
17.灯丝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变大变小变小
18.烟花
见解析
见解析
19.直线传播
音色
升华
液化
振动
20.(1)振动;(2)同时;(3)该同学距打雷处大约10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