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
速度公式:
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V=V0+at
(2)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X1
,X2
,…,Xn-1,Xn,
…,则:
x=V0
t
+
—a
t2
2
1
补充:
2
Xn
-
Xn-1
=a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ax=V2-V02
任志庆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家学习,如果4岁小男孩是从半米高的位置落到大人手中,小男孩会毫发无损,而从15层楼高的位置落下来后,任志庆从观察到动手接住小男孩,允许他反应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自由落体运动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
粉笔
纸片
粉笔下落快,纸片下落得慢.
从实验现象得知,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粉笔重,纸片轻
实验一
亚里士多德
轻重不同的物体,几乎同时落地。
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
粉笔
纸团
结论
实验二
伽利略
到底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还是伽利略的观点正确
牛顿管实验:
?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结论:
3
2
1
物体下落快慢不是由轻重来决定的,是空气阻力的原因。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的含义是只受重力、初速度为零。
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小结: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这种下落运动倒底是一种怎样的运动?
思考:
1、如何测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2、如何记录原始数据?
3、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原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并且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差是一个定值
x1
x2
x3
x4
x5
2.17cm
2.56cm
2.94cm
3.33cm
3.73cm
x2-x1
x3-x2
x4-x3
x5-x4
0.39cm
0.38cm
0.39cm
0.40cm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究学习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结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一种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数据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
位移差几乎相等.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同一地点一切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相
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3.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g=9.8m/s2,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地
点
纬
度
重力加速(m·s-2)
特
点
赤道
0°
9.780
最小
广州
23°06′
9.788
武汉
30°33′
9.794
上海
31°12′
9.794
东京
35°43′
9.798
北京
39°56′
9.801
纽约
40°40′
9.803
莫斯科
55°45′
9.816
北极
90°
9.832
最大
可以看出: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变化规律:
位移的变化规律:
测反应时间
操作:一个人捏住尺子的上端,保持直尺竖
直不动,另一个人手指呈捏的姿势,在直尺
的下端零刻度处等待。前者释放,后者捏住。
注意后者要紧盯着前者的手,且在捏的过程
中手不能上下移动。
读数:直尺下落的距离h.
处理:根据位移公式h=gt2/2可计算出直尺下落的时间。
结论:直尺下落的时间就是你的反应时间。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一)
0.15s
0.10s
0.05s
0
10
18
16
14
12
8
6
4
2
20
0
0.20s
为什么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不相同?
位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研究性学习小课题
同学们利用“反应时间测量尺”跟踪检测不同人群的反应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等),一天内不同时段内的反应时间(早上、中午、晚上)。研究采集到的数据,总结出反应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二)
如何测量悬崖、峡谷的高度
测高度
?
?
H=gt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