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8-11 22:5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8课时
课 题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目 标 1.识记黄河的发源地、长度、形状、流经的省市、地形区、注入的海洋及重要的水利枢纽。2.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1、2是重点)3.了解黄河的贡献4.通过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地形区,理解上、中、下游各段存在什么忧患?如何治理?(难点)
教 具 板图、挂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教 法 图文结合、分析归纳、讨论总结①对于1、2题读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归纳总结②对于第4题讨论分析,总结答案
教学过程 备 注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们的大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文明的摇篮。二、黄河的治理自主探究题:1.基础知识①黄河发源于 山,是巨大的“ ”形,注入 海。②读P7图1.7,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 、 、 、 、 、 、 、 9个省区。③读P24图2.4,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 、 、 4个地形区。④读图2.32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 、和4条支流 、 、 、 。
⑤读课文第一段找出黄河的巨大贡献① ② ③ ④ 。学生自主探究:本部分简单、基础,一定要落实在图上,夯实基础。师生交流提高:师画图,一一落实,指图记。①流经的省区:青、川、甘、宁、内、陕、晋、豫、鲁②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③水利枢纽:A—龙羊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④ ① 上游水能丰富发电 贡献 ② 利用黄河的水灌溉③ 冲积肥沃的平原:宁夏、河套、华北平原过渡:黄河是母亲河,也是一条灾难河,为什么?2.黄河的忧患与治理能力拓展:①讨论黄河下游为什么成为“地上河”?如何治理?②读P50活动和P51插图,讨论黄河上、中、下游各段各存在什么忧患?如何治理?
学生自主探究:这一部分较难,师认真指导师生交流提高:一定让学生独立分析,培养能力1.“地上河”:看图2.35明确什么是“地上河”?为什么高于地面那么多?进而推出泥沙堆积而成,那么泥沙来自哪里?→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根治黄河应治理中游黄土高原。2.治黄关键:治沙3.根本措施: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本部分答案在P49 二、三段划下来,让学生背会!以便规范答案。4.各河段忧患:联系每一段的地形回答: 青藏高原上游: → 荒漠化、凌汛 内蒙古高原什么是凌汛?看P51插图 自然原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分析原因: 人为原因:人们过度放松,滥垦草地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 如何治理? 合理放牧 兴修水库、蓄水中游:黄土高原 →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种草如何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 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合理放牧 兴修水利防洪下游:华北平原→“地上河”发洪
加固大堤如何治理? 兴修水利 引黄灌溉 疏通河道 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河流的基本思路:明确河流的基本概况:发源地、流经的地形区及省区、支流、分界点、流入的海洋 2、河流的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最好分上、中、下游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青藏高原 植树种草 上游 内蒙古高原 → 荒漠化、凌汛→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黄 合理放牧河 兴修水库蓄水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 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下游:华北平原→“地上河”发洪→治理 加固大坝 引黄灌溉 疏通河道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