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30 23:3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9个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锋做了哪些好事。
过程与方法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续写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等学习活动,感悟雷锋精神的伟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3.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雷锋画像,讲述一个小故事(注意不要与课文中的情节重复),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导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 的故事。(学生填“寻找雷锋足迹”正确,填“雷锋乐于助人”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四、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生字:
锋 冒 弯 洒 暖 昨 留 背 温 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洒、昨、曾”是平舌音;“顺”是翘舌音;“弯、暖、温、瓣、献”是前鼻音;“锋、蒙、泞、荆”是后鼻音;“留”是边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提到雷锋做的哪些好事?(一件事是:在蒙蒙细雨中,雷锋抱起迷路的孩子,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另一件事是: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背着年迈的大娘。)
2.你觉得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雷锋是个热心的人;雷锋是个乐于助人的人。)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这首诗。
六、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锋冒弯洒暖昨留背温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加一加:“氵+西”是“洒”;“日”加“乍”是“昨”。
(2)换一换:“蜂”换掉“虫”加“钅”是“锋”;“缓”换掉“纟”加“日”是“暖”。
3.师重点指导“暖、留、弯”。(课件出示)“暖、留、弯”田字格课件。“暖”,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不能写成“爱”。“留”字,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千万别漏掉第三笔的点,上面的右半部分是个“刀”,不是“力”。“弯”注意第三笔是竖,第九笔是竖折折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反馈检查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新课讲解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复习词语:温暖、冒着、洒下、背着、蒙蒙、泥泞、年迈、荆棘、晶莹、需要。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首诗的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
(二)朗读感悟
1.读教师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A.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B.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C.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2.指导感悟
(1)练读。(四人为一组)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应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3)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4)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他们的人。
(5)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情境对话练习: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三)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1.教学第1、2节诗歌。
(1)理解“足迹”的意思。
(2)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说说眼前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4)此时,在你的眼里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5)你能用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自由准备——指名读评议——齐读
(6)小结学习方法:读——编(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编讲这个故事)——读(把对雷锋的崇拜、对他的怀念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节诗歌。
(1)课件出示第3、4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怎么做的?
(2)他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学习最后小节。
(1)给“寻觅”找个近义词。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雷锋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知道雷锋其他故事的同学简单讲讲,如果没有,教师拿出《雷锋的故事》,把这本好书介绍给同学们。
(4)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在我们身边闪光,看,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出示句式:我们班( )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
(5)是啊,老师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哪里有困难,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啊!请你们再深情地读一读吧!请同学们再来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四)积累拓展,深化主题
投影出示:1.好词:弯弯的小路、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
2.名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我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永远做人民群众的忠实的勤务员。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4)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5)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3.拓展练习
弯弯的( )长长的( )温暖的( )晶莹的( )蒙蒙的( )
(五)练习背诵课文
1.朗读全文。
2.小组朗诵。
3.指5名学生分节配乐朗诵。
4.自己喜欢哪一节就站起来接读。
5.练习背诵。
6.总结课文,提出希望。学习了这首诗,希望我们大家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7.做一做: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多帮助别人,做一些好事。
二、整体感悟
(一)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2小节):写雷锋叔叔冒雨抱起迷路的孩子,把他送回家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3、4小节):写雷锋叔叔踩着荆棘小路,汗如雨下地背起老大娘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5小节):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二)主旨分析
这首简单易懂的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向我们述说着雷锋叔叔的故事,赞颂了雷锋同志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同时也真诚呼唤人们继承并发扬雷锋精神。
(三)疑难解答
1.想一想,雷锋还会做哪些好事?仿照课文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扶起发病摔倒的老爷爷,打110把他送到医院。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起山区上学的孩子,往学校奔去。
2.你找到了身边的雷锋了吗?
小丽把铅笔借给我用,小强扶起摔倒的小弟弟,小明帮助老爷爷推车……
(四)特色品评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有问有答,起承转合自如,工整的布局,精准的语言。
【拓展延伸】
雷锋经典语录
1.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2.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3.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4.无论做什么,都不是轻而易举,要想把事情办好,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不怕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取得成功。
5.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课堂小结】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读完这首诗,我们会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板书导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留下足迹
小路——洒下汗滴 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四处寻觅——哪里需要,哪里就有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