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
选择题
1.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
出土了铜镜(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齐家文化遗址
2.右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2月发行的生肖纪念币,该生肖(属相)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历史文物中着力体现该动物形象的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虎耳铜鼎
D.青铜立人像
3.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图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禅让制
D.涿鹿之战
5.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
A.会意
B.象形
C.形声
D.假借
6.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应建在哪里(
)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湖南宁乡
D.四川广汉
7.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 )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8.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指事
B.象形
C.会意
D.形声
9.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10.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11.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
12.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13.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作(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4.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15.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二、非选择题
16、识读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据此,请把以上三幅图分类。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下?其杰出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17、观察右面的文物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右面的文物在我国的哪个地方出土的比较多?请分析此地出土较多的原因。
(2)该文物的出现与当时盛行的哪一社会风气有关?该文物的大量出土有什么考古价值?
(3)该文物上面的文字在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
材料二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1)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西周铸造的青铜器有哪些特点。
(2)结合两段材料,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材料三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它被视为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答案
1-5DBABB
6-10ABBAC
11-15ACACB
16、(1)图1、图2属于石器时代,图3属于青铜时代。
(2)夏、商、西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17、(1)
河南安阳小屯村;安阳曾经是商朝的都城。
(2)
王室贵族遇事都要占卜吉凶祸福。出土的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3)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18、(1)
分布范围广;更具艺术性和技术性;酒器减少,贴近生活的用品增多,实用性增强。
(2)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和奴隶制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手工业进步,分工细,技术高超。
(3)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重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