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进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一、教学目标 
1、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在聆听、延长中感受《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 
3、感受、了解传统京剧风格特点,通过听辨能掌握流水的板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难点: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京剧“念白”师生问好。 
2、京剧的身段 
3、京剧的板式 
一板三眼(慢板) 
一板一眼(原板) 
有板无眼(快板) 
4、京剧的行当、四功是什么吗? 
京剧的四功:唱 念 做 打 
京剧的行当:生 旦 净 丑 
(二)学习新歌 
1、师:聆听传统京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该唱段的特点? 
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3、作品分析: 注释:【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创自黄帝,或曰传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 
赏析:年过半百的穆桂英接受了佘太君的劝勉,答应挂帅,佘太君很喜欢地下了场,她正准备改换戎装,耳边听到聚将擂鼓之声,立刻振起当年奋勇杀敌的精神。这里唱一段[快板]描写她情绪高涨。这是“奋发”阶段。这一段唱有豪气干云之势,充分表现了穆桂英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半百年岁的女将守卫国家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整个唱段干脆有力,刚中带柔,突显出这位巾帼女英雄豪气不减的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先生一生中最后一个创编的剧目,这个唱段也是“梅派”的经典唱段之一。 
教唱:“角”-“jio”?“声”-“shen”;“风”-“fong” 
????? “小”-“siao”,这叫京剧的尖团字 
????? “百”-“be”,这叫京剧的上口字 
花絮:在2009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二十七集中出现了这段唱,如果单从唱腔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情感色彩而言,倒是比较吻合的,烘托出了环境和气氛。从故事发生地禅达传出的这种“声音”,反映了深受日寇入侵之苦的民众对抗战英雄的一种呼唤。但是在《团长》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这段唱腔真的没有。因为《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在解放后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从豫剧移植过来所排的第一出新戏。 
A 看视频《猛听得金鼓响》?让学生感受传统京剧的韵味。 
B 老师范读歌词?指出京剧中“角、日、小、百”的唱法。 
C 生再次欣赏 
D 师教唱歌曲?并解决重点、难点,纠正学生的唱腔等 
E 生齐唱 
F 学生随视频后演唱 
(三)拓展 
《苏三起解》、《儿行千里母担忧》通过欣赏京剧选段,让学生总结西皮、流水的特点 
(四)巩固歌曲《猛听得金鼓响》 
可采用分组、齐唱、独唱的形势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在解放后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从豫剧移植过来所排的第一出新戏。 
希望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更加深入地了解京剧?再听听、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