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
知道病毒,细菌是生物。
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2、能力:
参与霉菌培养和观察过程,以及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初步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霉菌和蘑菇的观察学会使用放大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初步体会我们身边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
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Ppt、放大镜、霉菌培养物
教学过程:
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
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
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微生物。
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一)细菌和病毒
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
体积 存在 导致人类患传染病
细菌 个体微小 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肺结核、破伤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病毒 比细菌还小 可侵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人,自然界分布广泛 流感、乙型乙肝、狂犬病、艾滋病等
细菌并不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有些还是有益的,现在随着对微生物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利用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真菌
讲解:真菌通常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三大类。三种真菌的区别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些真菌有致病性,有些真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人们在食品加工、抗生素制造、饲料生产以及酿酒等方面广泛应用,还有些真菌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活动:观察我们身边的真菌。
目的要求:观察青霉、曲霉和蘑菇。
材料器具:长有青霉的橘子皮,长有曲霉的玉米芯,蘑菇,放大镜。
过程:1、观察材料的准备。
将橘子皮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过一段时间长出毛茸茸的灰绿色霉斑,这就是青霉。
煮熟的玉米出去玉米粒,将玉米芯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或装入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玉米芯表面就会长出毛茸茸的灰黄色的霉斑,这就是曲霉。
夏季雨后,在树荫下肥沃的土壤、树干、枯木或草地上可以采到蘑菇,亦可从市场购买。
2、观察霉菌
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和玉米表面生长的霉菌,注意观察两种霉菌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3、观察蘑菇
用放大镜观察蘑菇正反面颜色和形态。
讨论:1、青霉与曲霉的颜色、形态有什么不同?
2、蘑菇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形态有什么特点?
阅读资料:列文虎克和微生物学
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