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1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1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31 06: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课题 实验法 教案编号
教材分析 本节对应课标中“科学探究”的专题,是初中的重难点内容,所以应该以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为例,在探究中细节讲解实验设计的每一步和每个原则的作用。实验法的三个原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多次强调每一步的思维过程,为今后两年生物学习中的实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蝌蚪的生长发育是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而且普遍对蝌蚪变青蛙的情境比较感兴趣。学生在小学接触过实验法,但是不清楚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和三个原则,不能清楚地知道每一步实验的作用,可以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完善实验设计,最终归纳实验法三个原则的意义。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法、归纳法、问答引导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实验法的一般过程。
理解实验法的三个原则及其意义。
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蝌蚪生长速度探究中实验设计的思路,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通过学习用实验法解决蝌蚪生长速度的问题,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严谨、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实验法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实验法的三个原则及其意义。
教学资源 参考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出版社初中生物教科书及网上资料。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小组讨论,
知识结构 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思考蝌蚪生长速度的实际问题
?
实验法的一般过程:
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推论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设计)
?
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
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变量原则)
多次重复原则
板书计划 实验法
实验法一般步骤: 1组 2组
发现并提出问题 光照 有光 有光
作出假设 水质 相同
设计并完成实验 水量 2000ml 2000ml
分析并得出结论 温度 23℃ 23℃
饲料的量 多 相同 少
三个原则:1.有实验组、对照组 饲料种类 (小明) 相同 (小刚)
2.单一变量(控制变量) 空间大小 相同
3.多次、重复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所需时间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min 带领学生简要复习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认真回忆并积极与老师互动。 带学生回顾前知识,为情景创设做准备。
8min 讲小明和小刚养蝌蚪的故事,指出小刚的蝌蚪长得比小明的快。给出资料,小明的蝌蚪生长速度是正常的,提出问题:小刚的蝌蚪为什么长得快?结合情境讲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一步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问并收集可能影响蝌蚪生长速度的因素,以食物的量为例作假设。讲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二步是“作出假设”。并且讲解“假设”是什么?“假设一定是对的吗? 认真听讲,在笔记上记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一步,并且对“小刚的蝌蚪为什么长得快”的问题产生好奇。
思考可能影响蝌蚪生长速度的因素,并积极回答问题。在笔记本上记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二步,认真听并理解假设的含义,在学案上填写两个问题。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实验设计做铺垫。结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一步。
讲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二步是作出假设,并明确假设的意义。在探究蝌蚪生长速度的情境下作出假设,为下一步设计实验做准备。

25min 讲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三步是设计并完成实验,给学生7-8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探究“蝌蚪的生长速度不同是不是由食物的量引起的?”
请各组发言人回答问题,评论和归纳整理各组的发言,归纳出“只有进行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才能有对比蝌蚪生长的速度”,讲解实验法的对照原则,并解释什么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从各组发言中归纳出“只有一个变量”不同,提问除了饲料的量不同以外能不能再有一个其他变量也不同?总结学生的答案得出单一变量(控制变量)原则,研究哪个变量就让哪个变量不同,其他变量都相同。
提问每组实验用一只蝌蚪行不行?引导学生考虑到实验中误差的存在,可以用多组实验和重复实验的方法减少实验误差,并介绍一般平行实验的次数。
给出实验结果,讲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四步是分析并得出结论。在探究蝌蚪成长速度的实验中,得出小刚的蝌蚪长得快不是由饲料的量引起的。
讲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五步是推论并讨论,总结蝌蚪生长速度不同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 在笔记本上记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三步,然后认真、有序地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轮流发表意见和补充。
各组发言人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其他组的发言,注意各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认真听讲,理解为什么要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在笔记本上记实验法的对照原则。理解如何分辨实验组和对照组。
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思考为什么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变量中只能有一个不同,理解单一变量原则。
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理解多次重复原则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根据老师给出的实验结果思考,得出结论,在笔记中记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四步。
记下并理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五步,思考蝌蚪生长速度的不同还可能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讲解实验法一般原则的第三步,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发掘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思维逻辑,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对照原则的意义,辨析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过反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研究哪个变量就让哪个变量不同,其他变量都相同。”帮助学生理解单一变量原则的意义。
通过反问让学生思考多次重复原则的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法一般步骤的第四步,并用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假设不一定是对的。
帮助学生理解推论并讨论这一步。
6min 带学生以饲料种类为例作假设,设计实验,过程中强调实验法的三个原则。
给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小刚的蝌蚪长得快是由饲料种类引起的。
给出小刚喂的饲料的配料表,指出是其中的甲状腺素导致蝌蚪生长较快。 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
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理解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说明假设是正确的。
认真听讲。
巩固实验法的三个原则,举一反三,加深学生的理解。
得出探究蝌蚪生长速度影响因素实验的实验结果,让学生练习得出结论的能力。
将探究蝌蚪生长速度影响因素的实验补充完整,给学生激素可以调节生物生长的科普。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一、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二、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意义?
教学效果 自我评估: ⑴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⑵学生掌握情况
把握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学生理解了实验法的一般步骤和三个原则,初步掌握了实验设计的思路。
课后反思 改进设想
第2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