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漫画欣赏》讲课课件(16张幻灯片)+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漫画欣赏》讲课课件(16张幻灯片)+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31 11: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漫画与生活
漫画与生活
漫画的发展史
漫画二字起源于中国北宋,最初用"漫画"二字的是北宋学者画家晃以道《景迂生集》中说:"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这里说的漫画是一种水鸟的名称,因为它捕鱼时潇洒自如,像在水上作画而得名。
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并注明为漫画,这是中国最早称之为漫画的作品。
西方漫画源自英国,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埃在西方漫画史上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
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漫画发展至今天,已演变成了三种形态,即讽刺幽默的传统单幅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探索性的先锋漫画。
作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作者是谁?
作品的画面内容是什么?
说说作品给你的启示(深层次含义)
作品欣赏
漫画欣赏
上行下效【现代】丰子恺
本作品作者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上行下效》画面中共有四人,夫妇两人搀扶着老母亲,感觉非常亲热。家里有一个小男孩,按理说,应该非常宝贝,可是从画面上的安排来看,中心人物却是老母亲,而不是男孩,这正抨击了现代社会中处处以“子”为中心的错误观念。现在的家庭,长辈常常把孩子看成小皇帝,一切以他为中心,孩子恃宠而骄,最后家长苦恼不堪。但从此画面中人物的嘴巴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其乐融融,也能看出这必然是个敬老爱幼的家庭。画中四人,只有小孩子画出了眼睛。这双眼睛是学习的眼睛,是效仿的关键,大人怎么做,往往孩子就通过这双眼睛刻在了心里。你如何对待老年人,就是为孩子做一个榜样,他将来也就如何对待你。
漫画欣赏
井底之蛙【现代】华君武
本作品作者华君武(1915—2010),中国著名美术活动家、漫画家,别名华潮,祖籍江苏无锡。
《井底之蛙》是华君武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幅漫画,画着一只青蛙正往井里跳,并在画面中配有这样一首诗:人人都夸天好大,见了青天又害怕。跳出井口担风险,不如重做井底蛙。当时,中国正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关系中国命运的大事。既是改革,新旧思想、观念斗争必然是十分激烈的,仿佛人人都置身其中。漫画家们也站在改革的队伍中,去反映、批判旧的思想和观念。此画警醒大家,不想做坐井观天的井蛙,就必须跳出井口去认识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
漫画欣赏
三毛爱科学【现代】张乐平
本作品作者张乐平(1910—1992),现代漫画家,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张乐平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
《三毛爱科学》内容涉及新中国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小故事蕴含了一些科学常识。
《三毛爱科学》最早发表于1978年的《儿童时代》刊物上。高士其先生在单行本的序中写道:“《三毛爱科学》一书,可以激励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从小爱科学,向往未来。”
“这本书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好作品,愈来愈受小读者的欢迎,这是时代的需要,祖国的需要。”
漫画欣赏
无题【现代】阿达
本作品的作者阿达(1934—1987),原名徐景达,汉族,原籍江苏昆山。从事美术电影工作近30年,参加过30多部影片的绘制、设计及导演工作。课本上展示的他的漫画作品《无题》,曾获1980年柏林国际漫画展银质奖。作者用水墨的表现形式,刻画出一个愚蠢的猎鸟者形象。啄木鸟本是益鸟,啄食害虫,保护树木不受病虫之害,而树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人类猎杀啄木鸟的行为,无疑等于对自己开枪。
漫画欣赏
钓鱼【现代】莫迪洛{阿根廷}
本作品的作者莫迪洛(1932—
),阿根廷漫画作家,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漫画大师之一,他于1960年创作的“大力水手”是动画历史上最著名的形象之一。《钓鱼》这幅作品,从画面上看,颇具戏剧性。一位垂钓者站在一只巨大的章鱼头顶上“钓”住了这只章鱼,垂钓者使劲拉扯鱼竿,满头大汗,观画者却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到底是谁被“钓”上了?给赏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此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他们不懂得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
漫画欣赏
作品【现代】西田淑子{日本}
本作品的作者西田淑子(1946—
),是当今日本漫画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女漫画家之一,也是日本漫画界参与国际交流最多的漫画家。
《作品1》画面中形形色色的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着一张空白的画。在这个画面中,纷繁复杂的背景反而把这样一张空白的画衬托得别具一格,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就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大环境下,简简单单反而成为了人们的向往。
漫画欣赏
头发【现代】KANG{韩国}
《头发》是韩国漫画家KANG的作品。作者把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中三个弯腰拾穗的农妇形象“搬”到了本就头发稀缺的男人头上,农妇们认真地扯着他头顶上所剩无几的头发。漫画巧妙的构思,夸张地表现出这个中年男人秃顶的原因,显得趣味性十足。
学习绘制漫画
课堂练习
请将收集来的漫画作品进行临摹,学习画家们的表现手法和绘画形式。
1、漫画的特点:
运用夸张、变形、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
2、漫画的作用:
用巧妙构思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的目的。
3、漫画的分类:
单幅漫画、多幅漫画和连环漫画。
课堂小结
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等漫画形象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
唐老鸭、米老鼠、蜡笔小新等则是国外众多漫画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漫画形象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同学们继续收集最有教育价值的漫画作品,可将其收藏



以下漫画表现了什么内容?请写一篇短文谈谈它对你的启示。
无题【现代】朱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