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第二章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⑧第二章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8-12 16: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化学 课题 ⑧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复习
时间 2011年 月 日 主备教师 范老师 评价等级
学生姓名 年级 九年级 班别 小组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二.空气污染与保护:
1、空气的污染物:有害气体( 、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5、造成酸雨的原因是
6、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
三.纯净物混合物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纯净物,每一种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固定的物质,有自己的一种化学式。
四、分子、原子和离子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 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 粒子。
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 、 、 构成的。
1.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 着,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种分子性质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填“有”或“没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 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填“发生”或“没有发生”)
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变化。(填“同种”或“不同种”)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硫、磷等由原子直接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 电性。 核电荷数= =核外
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⑶原子的种类是由 ( )决定的。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3、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 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3)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 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元素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
(4)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 决定的。
5、离子
(1)离子:因得失电子而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Cl-、OH-、SO42-等
(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
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可省略不写)
(3)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4)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