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17 看云识天气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17 看云识天气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12 19: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7看云识天气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峰(1uán) /一霎( )间/预(zhào) /轻(yíng) /匀称( )
崩( )(tā) /(mí) 漫/(zī) 态万千/变化无(cháng)
2.《看云识天气》是介绍有关云的 和变化同 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说明文。“看”是指 ,“识”是指 。其中 、 、 和 高积云等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而 、 、 和 积雨云等云,则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课内达标
3.下列各句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等等……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D.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要下雨。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 (消失/消散/绝迹)。
(2)云,能够帮助我们 (辨认/区别/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3)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 (躲藏/躲避/逃避)了起来。
(4)那最 (轻快/轻盈/轻松)、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5)卷云丝丝缕缕地 (飘浮/起伏/飘荡)着。
(6)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 (清楚/清晰/分明)。
5.将下列一组句子恰当排序,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
①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②这种云叫卷层云。
③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
④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6.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示例,描摹“暮色中的群山”和“远处霓虹灯”的情态。(每条不少于2个比方)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
(1)暮色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7.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2)“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句话中的“往往”和“常常”可不可以删掉 为什么
(3)阅读课文,说说“晕”和“华”的异同点。
扩展阅读
(一)看风识天气
陈 壮
①“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这则谚语流传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临海洋,西连大陆,这里的风东吹西刮,南来北往,担负着交流寒暖、运送水汽的任务。东风湿,南风暖,暖湿的东南风为云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只要一有上升的机会就会凝云致雨。所以有“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白天东南风,
夜晚湿布衣”的说法。而西风干,北风寒,晴天刮西北风,预示着继续晴冷无雨;雨天刮西北风,则预示着干冷空气已经压境,随着冷空气层的增厚,空中的云层升高变薄,不久就会云消雨散了。所以,谚语说“西北风,开天锁”。
③在温带地区,地面上如有两股对吹的风,它们往往是两股规模大、范围广,温度、湿度不同的冷气流和暖气流。南风运载着暖湿空气,北风运载着干冷气流。在它们相遇的地带,形成了锋面。锋面一带,暖湿空气的上升运动最为旺盛。有时暖湿气流势力强大,主动北袭,并凌驾于冷气流之上,向上滑升,冷却凝云。这时,天上云向(暖气流)与地上风向(冷气流)相反,“逆风行云,定有雨淋”。随着云层迅猛发展,增厚,便形成范围广大、连绵不断的云雨了。有时,干冷空气的势力比暖湿气流强大,它主动出击,像一把楔子直插空气下面,把暖湿空气抬举向上,锋面一带便出现雷雨云带。在这一带,雷鸣电闪,风狂雨骤。(节选自《生活地理》)
8.看风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风在这里的气候中起了什么作用?
10.文中引用谚语的作用是什么
11.请你描述一下今天的云和天气。另外,你还想到了别的识别天气的好办法了吗 有哪些
(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和折射角度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人们科学地解释“晕”打下了基础。
④探究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达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2.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
13.第③段中加点的短语“这一发现”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4.第⑤段中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5.第⑥段中把晕分成哪两种 这两种晕分别意味着哪两种天气现象
(三)大自然的现象——风
叶 冰
①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觉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
常的。
②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③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
④地球上有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⑤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两千多吨重,足以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以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日本提出造五万吨的帆船货轮的方案,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将来,新型的帆船会乘风破浪地出现在辽阔的海洋上。
⑥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不久前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l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美国还想造功率更大的风力发电机构,来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风的原理,制造风洞,研究气流,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⑦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害。
⑧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6.文章开头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风的什么特点
17.根据第②至④段,简要概括风的形成原因。
18.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请你大胆的想像一下,不远的将来,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 要求举例说明。
(四)美丽的彩霞
①早晨和傍晚,在日出El落前后,天空时常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那灿烂的光芒,直射千里,仿佛神话故事中描述的太阳山上的珍奇宝石发出的光,谁看了都会心旷神怡,打.心里赞叹自然界的美。若是有云飘动,那么,你将会看到红色的火焰驹奋蹄行空,金色的大象成群聚集,大群的红毛羊你来我往,橘黄的薄绫随风轻舞,还有镶着金边的峰峦远近高低,参差错落……真是美不胜收,叹为观止。这就是彩霞。日出时出现的是朝霞,日落时出现的是晚霞。
②其实,彩霞姑娘是空气分子对光散射的产儿。日出或日落前后,太阳光透过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是白天太阳当头照射时的35倍。由于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所散射,紫色和蓝色的光线减弱得最多,到达地平线上时已所剩无几,余下的只有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地平线上的空气分子和尘埃、水汽等杂质散射后;就形成了彩霞姑娘明艳绮丽的面容。空气中的杂质、水汽愈多,她的姿容就愈娇艳。若是有云,云块便成为彩霞姑娘美丽的衣裙,使得她变幻多姿,光彩夺目,扑朔迷离,倍受A-4f]青睐,尤其为画师和摄影师所珍爱。好奇心极强的儿童,当然也非常喜欢她。
③彩霞姑娘不仅以其迷人的容颜,曼妙的身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天气的睛雨。气象谚语说:“云吃火,没处躲;火吃云,不怕淋。”是说天上云量不断扩大,云层逐渐加厚,终于遮住了彩霞姑娘的面容,就是“云吃火”,是雨兆;反之,云量渐减少,就是“火吃云”,是晴兆。还有,“朝霞不过午,晚霞一场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都是人们根据彩霞姑娘出现的时间来判断天气情况的。一般说来,较为准确。(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19.本文依次从 、形成原理、 等方面介绍了彩霞。
20.阅读第②段,找出能够概括彩霞形成原理的句子。
21.第②段中“这些光线”是指什么
22.第③段“云吃火,没处躲;火吃云,不怕淋”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课文知识链接
气象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云吃雾下,雾吃云睛。
※山戴帽,大雨到。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乌云接落El,不落今日落明日。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答案
1.峦;shà;兆;盈;chèn;bēng;塌;弥;姿;常2.形状;光彩;天气;观察;预测;卷云、卷积云、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 3.C(A省略号不能与“等等”同时用,因为省略号就是“等等”的意思,这里可去掉“等等”;B‘‘天气”后面应该用句号,虽然句中有疑问代词“什么样”,但这个句子实际上是一个陈述句,不是疑问句;D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4.(1)消散;(2)识别;(3)躲藏;(4)轻盈;(5)飘浮;(6)清晰5.④②③①6:示例:(1)像驼峰,像卧牛,像长龙,像闸门……(2)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7.(1)将“云”比作“招牌”是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通过“招牌”一词揭示了云和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这个比方既准确又形象,使抽象深刻的事物规律变得通俗易懂。(2)不能;因为天气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限度,这两个词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但并不否定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相同点:都是圆环形。不同点:产生的位置不同: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华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光圈色彩的排列顺序不同: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8.东南风预示着暖湿天气,西北风预示着晴冷天气。9.起交流寒暖、运送水汽的作用。 l0.说明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ll.示例: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预示着将要下雨,蜘蛛重新结网,预示着天要‘放晴了。 l2.鲜亮的程度;色彩的排列。13.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l4.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l5.短晕和长晕;短晕有风雨,长晕天不变。 l6.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风的变化无常的特点。l7.由于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因素使空气发生流动,从而形成了风。l8.示例:人工形成风来影响天气;利用风在空中飞等等。 l9.颜色(形.态);作用。20.彩霞姑娘是空气分子对光散射的产儿。 21.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22.说明了彩霞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天气晴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