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六:用心打造文章的开头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六:用心打造文章的开头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31 16: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六:用心打造文章的开头
实用技法
巧用“五比”,精构“凤头”
作文开头,方法多多,而巧用“五比”(比喻、比拟、排比、类比、对比,可单用,可兼用),精构“凤头”,对高考作文来说,是便于操作、易于出彩的方法。
1.比喻居首,鲜明生动。如高考湖南一考生优秀作文《让他自己走》的开头:“孩子的眼睛是琥珀,如泉水般纯净;孩子的心灵是水晶,像蝉翼般透明;孩子的想法如碎钻,好比夜幕中的点点星光。睁开一双亮眼,怀揣一颗童心,坚定一种信念,自己的路自己走。”用比喻来描绘和渲染,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2.比拟开篇,富有灵性。如高考陕西一考生优秀作文《抛弃顾虑,勇敢起航》的开头:“春风抚摸着大地,唤醒地下沉睡的种子,种子渐渐萌发,冲破土壤,勇敢地冒出头来。新的生命或许没有足够的经验,但是,年轻特有的那一股冲劲,使它抛却顾虑,勇敢起航,去经受磨难,经历风雨,展示生命的顽强。”赋予“春风”“种子”以人的属性,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3.排比连缀,气势不凡。如高考河南一考生优秀作文《留得长缨,静待苍龙》的开头:“以尺寸长缨,缚万丈苍龙,可否?答曰:‘定缚得!’勇气使然。以耄耋之年,决战于沙场,可否?答曰:‘定成功!’勇气使然。以贫陋房屋,创世纪伟业,可否?答曰:‘定不负!’勇气使然。”感情强烈,内容丰富,朗朗上口。
4.类比起兴,洞天开启。如高考江西一考生优秀作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开头:“是雄鹰,就应该有鹰击长空,遨游于蔚蓝天空的胆识;是骏马,就要有踏开四蹄,奔腾于茫茫草原的豪气;是鱼儿,就应该有舞动身躯,击水江河湖海的意志;是学生,就应该有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魄力。”用“雄鹰”“骏马”“鱼儿”起兴,“借物言人,以此引彼”,营造气氛,协调韵律,咏唱自由,行文活泼。
5.对比入题,主旨鲜明。如高考上海一考生优秀作文《这世界允许不同》的开头:“倘若有一朵玫瑰,普通人看来,也许是可以一亲芳泽的尤物;高雅者看来,也许是灵魂栖息的幽静圣土;哲学家看来,也许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定律;而在种植者看来,也许是单纯而灿烂的希望。”排比修辞,对比手法,语言灵动,契合主题。
二、课文上的实用技法
1、开门见山,点明论点。如《劝学》,一开头就摆出了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六国论》,《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也是这样。
2、解释题意,介绍论题。如《崇高的理想》,它的开头是先论理想的普遍性,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它起着解释题意,介绍论题的作用。《义理、考据和辞章》,也属这一类。
3、谈天说地,引出论点。如《事事关心》,开头摆出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后谈对联出处,解释上下联,评论东林党的治学态度,再引出论点。
4、论据先行,归纳论点。如《散文重要》,开头先用常见事例,说明生活中运用最广的书面语言是散文,指出写信、写日记、笔记、报告、评论、小说、话剧,以及报刊上的文字绝大多数是散文,从而归纳出论点“散文重要”。
[来源:学

网]
5、引用诗文,导入论题。如《说谦虚》。开头就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提出论点。《论积贮疏》开头先引管仲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导入论题,然后论积贮的重要。
[]
6、概述故事,引出论题。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头概述了马克思的逝世时间、地点、状况,接着引出论题。
7、介绍人物,导入论题。如《纪念白求恩》,开头记白求恩这个“人”以及他来到中国帮助抗日不幸以身殉职的这件“事”,然后才导入论题。
8、设问自答,阐明论点。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头就用了设问的手法:“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经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然后说明为什么现在还要来谈这个问题的原因。之后,就逐层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论点。
9、设喻取譬,引出看法。如《树木、森林、气候——谈改革是大众的事业》,就是这样开头的:就象一棵树木不能调节气候,只有茂密的森林才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一样,在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改革者是不能改变我们落后面貌的。要振兴我中华,需要千千万万个改革者,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兴起。
[]
10、先树靶子,然后驳斥。如《“友邦惊诧”论》开头,写出学生请愿原因,揭露日寇侵略行径,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卖国嘴脸后,引出“通电”,树起靶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卖国嘴脸后,引出“通电”,树起靶子:“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然后分层进行驳斥。
三、对点专项训练
1、(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碰撞无处不在。海浪与礁石的碰撞,鸡蛋与石头的碰撞……
不仅如此,还会有情与法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同文化的碰撞……碰撞带来了成长,也擦出了火花,创造了奇迹。
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审题:材料主要讲“碰撞”,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分析“碰撞”带来的结果。“碰撞”,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不是非生即死的较量。它是直面差异的交流、高下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的融合,是差异中多元、迥异中相互协同的一体化繁荣。是一个过程,是碰触、结合、交流、融合、取长补短的整个过程;“碰撞”,在包容异己,也在不失自我;“碰撞”,也可以是自我内心之间的碰撞。胜人者力,自胜者方强。美与丑、善和恶、真与假、新与旧的纠葛、拉扯,自我消灭自我蜕变式的隐性混战之后,复归平静的美,那是能力的拔高、思考的深沉、内蕴的丰厚、境界的升华。如结合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分析,引出论点“人生需要磨练、碰撞”。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人生没有碰撞,就难以折射出人生的价值,就难以散射出人生的光芒,就难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人生,没有碰撞,就没有火花、激情、辉煌,人生需要碰撞,碰撞能磨炼人的意志,碰撞能陶冶人的情操;在碰撞中学会独立、坚强,在碰撞中靠近成功,如刘邦敢于“碰撞”,面对“碰撞”不退缩,反而在“碰撞”中磨炼了自己的心志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人生需要碰撞,碰撞能磨炼人的意志,碰撞能陶冶人的情操;我们当志愿在于生活的碰撞中,敢于承受“痛”,使碰撞之处成为我们心灵“最坚硬的地方”,使其成为永久的财富。参考立意: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碰撞”;2.时刻持有一颗“碰撞”的心;3.“碰撞”的作用;4.成长需要“碰撞”等。
【例文】
碰撞是催化剂
碰撞,是一种更深刻的成长。
人生路漫漫,即使荆棘丛生,也可开辟羊肠小道;即使没有康庄大道,也可寻到独木桥。人生并不容易,没有所谓一帆风顺,却有雨过天晴;没有所谓一劳永逸,却有事半功倍。哪怕是四处碰壁、一无所获,也会柳暗花明、满载而归。苏子被贬至穷乡僻壤,他没有颓然恨世,而是毅然放弃官场明枪暗箭,投身于青山绿水,在波澜壮阔中找到自我,写就诸多千古名篇,以豁达心境直面生活中的碰撞,以超然心态战胜逆境。
在感叹“天公不作美”“命运弄人”之时,何不自勉“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赋决定了你的上限,心态决定了你的下限。上天或许没有给你足够好的气运,你或许自认为行路坎坷,但不要垂头丧气,不要自怨自艾,这只是人生路上不起眼的土坑,也许你会一时不慎,却不会终身失足,终能跨越。“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碰撞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不要将碰撞当作上天的惩戒,而要认作是考验,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突破自我。碰撞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促使我们发掘不一样的潜能,成就不一样的自我。
碰撞就是逼着自己成长。滂沱大雨的确会让花儿折腰,却也使其炼就坚韧,再遇之时不惧大雨无情冲刷,它能磨练意志,催化潜能的爆发。哪怕是连绵不绝的高山,也都有低谷存在;哪怕是亘古不变的江河,也有上下游之分。只有与学识再三碰撞,才能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只有与失败再三碰撞,才能再创辉煌、如日中天。人生不会一路顺遂,在迷茫中前进,在尴尬中寻找方向,在碰撞中砥砺前行。“不论昨夜你多么泣不成声,今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萎靡不振不会改变现状,不会消除碰撞,只有无畏面对、勇往直前,才是碰撞的意义。
一时的碰撞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转化成前进的催化剂。消磨意志最好的办法是不作为,磨炼意志最好的办法是不畏惧。“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碰撞与无畏的心态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蕴藏不为人知的力量。生活中,碰撞无处不在,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以积极的心态,无畏的意志,双剑合璧,爆发洪荒之力,冲破碰撞的堡垒,挣脱逆境的束缚。乌云蔽日、草木荒芜都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晴空万里、郁郁苍苍。其实人生亦是简单,不惧束缚,无畏困境,迎难而上即可。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碰撞是催化剂,铸就坚韧,成就人生。
行文结构:1.先拟一个观点明确的标题,如本题“碰撞是催化剂”。2.开头简洁,明确自己的观点“碰撞,是一种更深刻的成长”。3.主体部分分析:人生并不容易,没有所谓一帆风顺,没有所谓一劳永逸,要以豁达心境直面生活中的碰撞,以超然心态战胜逆境。然后通过不同的分论点展开论述“碰撞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促使我们发掘不一样的潜能,成就不一样的自我”“碰撞就是逼着自己成长”“一时的碰撞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转化成前进的催化剂”。4.结尾“碰撞是催化剂,铸就坚韧,成就人生”,再次点明自己的观点,照应标题。
2.(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生活中,我们或许沉溺于这样的“人之常情”:往往会羡慕天边的人,总是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引出话题,后一句则是对“人之常情”具体表现的概括性陈述。“生活中”表明材料指向生活现象;“沉溺”表明命题人对这一生活现象反思批判的态度,考生应据此基于反思批判立场对作文材料所呈现的生活现象表达感受与思考。“羡慕天边的人”,却“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家长常常责备子女“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常常埋怨“我怎么没有别人家那样的父母”,还有人们每每羡慕“别人家的食堂”“别人家的单位”等,学生要对此进行思辨式思考和表述。本题审题强调整体理解引语内涵,切忌割裂性的解读,要明确“往往会羡慕天边的人,总是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两个分句构成对比关系,人们羡慕“天边的人”与不满“最靠近我们的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本题的核心立意在于探讨人们情感、认知的差异取决于与其距离远近的原因,写作中要凸显“距离”在认识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重点可以落在前半句,也可落在后半句,但立意都要着眼于对某一对象的认识评价与位置的关系并深入分析。材料中隐含的这层关系,要能提炼并整体感悟,离开了相对的距离只谈某一种情感态度如“羡慕”“不满”等就偏离了文题要旨。
参考立意:把正面评价送给身边的人;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人生而平等,一视同仁;人伦秩序,讲求亲疏有别;正确认识身边的人等。
【例文】
距离产生美
这世上存在许多美的事物,不同的距离产生不同的意境。生活中处处皆是美,而造就这些没就需要适当的距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望一片淡绿宜人,可是走近一看,却只有稀疏的草,感觉不到绿色了。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的美;置身太近,有时反而会因为现实而遗憾;置身太近,没有加入想象力,便也平庸了。古时的山水画,也都拉远视界与山水的距离,使人觉得山也朦胧,水亦空蒙,真的是“清和静”。也许事实不是如此,山或许遭人砍采,水或许已枯涸,但美亦然。适当的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的交往,有距离也会更好些。“君子之交淡如水”,隔着距离,让人宏观地理解对方;隔着距离,才看不到那些可忽略不计的瑕疵,让人彼此交往更融洽。正如席幕容所说:友谊像花香,还是淡一点才好,越淡才会越持久,越淡才会越使人留恋。适当的距离,两只刺猬也可以相互温暖对方又不伤害彼此。适当的距离里,人们的友谊像酒一般,若有似无的酒香,愈加香醇。理性之美产生于适当的距离。
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眼中再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日黄昏”的朦胧之美?一昧地探究,有时也不一定是好事,探究月球,只还了我们一个满目疮痍的世俗。那些近在咫尺的美我们已同样观赏不到,可是,只要我们退后一步,保留一点距离,我们便能像川端康成一般“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末眠”的别样美丽。一如荷花,没有花的那些娇艳与魅态,但它有清新、绿意之美,远远地站在那池塘边,看那随风鼓动的荷叶,伴着莲的清香,意境何其美哉。但若你非要走前细究,腐水淤积,残缺破败,不免扫兴。留点距离,美顿生。
耶稣得道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从四方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人们都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来人们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众门徒一哄而散。失去距离的屏障,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我们对偶像的崇拜往往是因为他们的人格美。但少了距离,他们便也平庸了,少了舞台的光芒,少了音乐的声音,他们也不再闪耀。适当的距离,加入了未知,美也就诞生了。
距离是视觉的另一个方向,保持距离也就留给彼此一点空白,让交往更加淡如水却永不完结。保持距离,也就为这景观蒙上一层薄纱,使它更为神秘且炫丽。保持距离,也就站在一种新视度,发掘出事物不一样的别致美。距离产生美,适当的距离中,生活中许多美也就浮现出来了。保持距离,让更多的美呈现世间。
行文结构:如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正确认识身边的人”。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因在“天边”,距离的拉远淡化了对象的缺陷,主体可以凭借想象虚构美好,最终催成一种“光环效应”;另一方面,对象位置“最靠近”,因熟知,缺点可能被放大,因亲近,怨气易迁于其身。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