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历史人教版
选修2
第二单元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17世纪初,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的焦点是税收问题。国王为获得金钱,任意征税。议会不同意,他就“强迫借贷”。凡拒绝缴纳者,就遭到迫害。1627年,五名爵士硬是不买国王的账,拒绝“强迫借贷”,结果招致牢狱之灾。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五爵士事件”。议会无法容忍,反对王权专制统治的斗争更加白热化。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16
世纪,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如制呢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多工业领域都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并发展起来,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
在英国,早就有一些贵族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上圈起篱笆养羊。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增。巨大利益使贵族们趋之若鹜,竞相圈占农民的土地养羊。这样,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很多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形成了一批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的新贵族。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到16世纪末,英国在海战中打败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舰队,成为海上强国。
新贵族“新”的表现
新贵族与传统贵族相比,主要“新”在经营方式上,即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经营农场和牧场。也可理解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
在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在思想领域,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也在不断滋长。英国早期历史就存在的“人生而自由”的权利意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思想愈发强劲。另外,13世纪出现的限制王权的议会的力量不断增强,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议会议员。
[历史纵横]
清教提倡个人判断,反对轻信盲从;强调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号召人们积极进取,生财有道。
清教徒主张“纯洁”英国国教,清除其中保留的许多天主教的教义教规。它向英国国教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冲击了英国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
1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1.条件
(1)地理位置: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
(2)海外政策: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的迅速发展。
(3)国内政策: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增,圈地运动大规模兴起。
2.表现
(1)工业: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并发展起来。
(2)农业:农村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3)商贸: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3.影响
(1)政治领域
①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的新贵族。
②13世纪,随着议会的力量不断增强,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议会议员。
(2)军事领域: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
(3)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
(4)思想领域
①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不断滋长。
②“人生而自由”的权利意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思想愈发强劲。
1.“圈地运动”的盛行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日益渗透到农村,使原有的封建剥削方式和经营方式向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化。材料表明圈地运动( )。
A.使资本主义的土地制度形成
B.导致农民向农牧场主转化
C.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壮大
解析:进行圈地运动的主要是新贵族,农民由此失去土地,四处流浪,故B、D两项说法错误;C项的阐释正好与史实相反。
A
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在政治上,国王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我行我素;
经济上,推行由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无法自由经营企业;
在宗教政策上,迫害“清教徒”;
尤其在财政政策上,由于政府财政拮据,他企图通过增税来解决危机。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0年代,查理一世继承王位。在他的统治时期,财政状况更加恶化,政府入不敷出,只得以借款维持。查理一世试图征收由议会通过的特殊捐税来解决问题。因此,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这两位国王统治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议会中的代表不断指责国王的各项政策,成为封建王权的反对派。因此,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斗争的焦点。
双方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是税收问题。从1624年起,英国被拖入同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由于无法从议会获得足够的战争经费,查理一世像他父亲一样再次撇开议会,自行其是。他巧立名目,征收新关税和赋税,恢复早已终止的税收;还向英国人民强行借债,竟把拒绝缴纳者关入大牢;把军队驻扎在百姓家中。
查理一世接受《权利请愿书》的直接原因是( )
A.《权利请愿书》有条件地同意国王可以征税
B.查理一世完全同意了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
C.查理一世急于获得金钱补助
D.《权利请愿书》接受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权利请愿书》通过后,议会声称只有国王承认请愿书,才考虑其征收新税的请求。查理一世为获得金钱补助,才同意了请愿书。
[历史纵横]
起初,英国议会的下院议员们并非反对向国家缴税,只要求他们能在税收去向和使用问题上有权发表意见,只要求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发言权。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却认为这些议员的要求是无法容忍的放肆和傲慢,是对“神授君权”的莫大威胁。
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不经议会通过而任意征税和强行借债的做法,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王权、凌驾一切、漠视议会和人民权利的傲慢。为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
议会于1628年通过《权利请愿书》。它要求:“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等等。议会声称只有国王承认请愿书,才考虑其征收新税的要求。
查理一世急于获得金钱补助,违心同意了请愿书。但是,此后他又故意曲解请愿书的原意,继续不经议会擅自征税。当议会号召人民抗税时,他于1629年将议会解散。
[历史纵横]
在英国历史上,国王或君主因其公职身份是不可以在君主法院中受控的。因他是这些法院的最高领导。他统辖这些法院对其臣民进行司法活动,但他本人却不受这些法院的管辖。如果某个臣民的财产被国王或其官员非法侵占,他照例只能向御前会议提交请愿书,请求国王给予归还。
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1.背景
(1)詹姆士一世的统治
政治
经济
宗教政策
财政政策
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
推行由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
迫害“清教徒”
企图通过增税来解决财政危机
(2)查理一世的统治
①征收新关税和赋税,恢复早已终止的税收。
②强行借债,把拒绝缴纳者关入大牢。
③把军队驻扎在百姓家中。
(3)议会与国王矛盾激化
①焦点: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②导火索:税收问题。
2.目的: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
3.内容
(1)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2)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3)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
4.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没有认真履行。
三、提交《大抗议书》
自1629年起,英国经历了11年无议会的国王个人统治时期。在此期间,国王推行更加反动的政策,人民遭到更严酷的迫害。清教徒为逃避迫害纷纷外逃;在征税问题上,国王更加肆无忌惮。1634年,查理一世强行征税,恢复早已不征的“船税”,群众认为这是违背《权利请愿书》的非法行为,纷纷抗议。国王竟然判反对征税的新贵族有罪。
1638年,为抗议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苏格兰人民举兵起义。查理一世决意镇压起义,因缺乏金钱只得召开已停开十余年的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议案以征税。当时,议会中国王反对派不但拒绝他的要求,反倒提出国会的权利和限制王权的问题。查理一世恼羞成怒,再次解散议会。此后,苏格兰起义者攻人英国境内,国内形势紧急,查理一世被迫再次召开议会。由于它存在了13年,所以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长期议会。它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资料回放]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巳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样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送呈国王)
长期议会召开以后,就对查理一世的不法行为进行指控,还通过一些限制王权的法案。1641
年,它通过的《大抗议书》,全文二百余条,列举了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封建暴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反动的宗教政策,痛斥高官的不法行为,谴责君主对议会权力和人民自由的漠视和损害,严厉抨击苛捐杂税;同时又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如要求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
议会反对国王的斗争,得到城乡广大群众的支持,声势日盛。查理一世打破不得以武力侵犯议会的传统,居然率领士兵到下院逮捕反对派领袖。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提交《大抗议书》
1.原因:英王实行无议会统治。
(1)推行反动政策,迫害人民和清教徒。
(2)在征税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3)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召开议会讨论征税问题,与议会矛盾激化。
2.内容
(1)列举了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封建暴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揭露黑暗的政治现象。
(2)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
3.影响
(1)议会反对国王的斗争声势日盛。
(2)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异同
比较项
《权利请愿书》(1628年)
《大抗议书》(1641年)
不同点
背景
查理一世不经议会同意强行征税借债
查理一世解散议会,统治更加专制
内容
保障财产权、自由权和生命权;限制王权
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特权,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发展经济,反映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
特点
温和
激进
结果
国王违心接受,后来故意曲解
国王拒不接受,并进攻议会,挑起内战
地位
英国历史上宪法文件之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相同点
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专制统治损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前提下提出的
②从内容上看,核心思想都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提高议会的地位
③从作用上看,都有利于议会地位的提高
④从斗争方式上看,都采用非暴力的议会斗争形式
1.1640年,在长达11年的无议会统治后,查理一世为解决财政困难,被迫重新召开议会。该议会( )。
①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长期议会 ②它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③它通过了《权利请愿书》 ④它通过了《大抗议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权利请愿书》是1628年通过的,此时长期议会并未成立,排除③。故选C。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曾颁布了诸多限制王权的法律性文件,其中《大抗议书》与《权利请愿书》的不同点在于( )。
①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 ②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③提出了政府对议会负责 ④引发了英国内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大抗议书》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要比《权利请愿书》更进一步。它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如政府对议会负责等,这是《权利请愿书》所没有的,并最终引发了英国内战。答案:D
3.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英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
A.国王还是议会享有征税权
B.“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
C.宗教自由还是宗教迫害
D.召开议会还是关闭议会
答案:B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结成反对派,指责国王的反动和专制。因此,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成为双方政治斗争的焦点。
本课测评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进行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权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封建王权的运用要受到议会的制约。
2.《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大抗议书》通过列举国王在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暴行,谴责封建统治,而且明确提出政府对议会负责、工商业自由等要求。
《大抗议书》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他们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
探究点 《权利请愿书》与《大抗议书》的比较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体罪状,不得加以逮捕;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能被剥夺财产;不可强占民房驻兵;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权利请愿书》
史料中“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不得加以逮捕”“不能被剥夺财产”“不能用军事法”等是关键信息。
史料二 历数国王即位以来的弊政:强制性借款,未经议会同意征税,出售专卖权,对议员们的非法传讯、罚款和监禁,强行解散四届议会以及无议会的个人独裁等;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大抗议书》
注意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未经议会同意”“重申议会下院掌握”“要求国王只能……高级官员”等。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权利请愿书》主要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提示】 税收权(或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
(2)根据史料二,概括《大抗议书》提出的要求。
【提示】 提出了废除国王的各种特权和限制国王的行政任免权等要求。
(3)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背景分析其原因。
【提示】 新特点:《大抗议书》明确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掌握政治权力;国王同议会矛盾尖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