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2课 法国《人权宣言》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2课 法国《人权宣言》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31 16: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历史人教版
选修2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
16世纪晚期,波旁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法国。路易十四幼年即王位,到17世纪60年代开始亲政。他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类似国会的三级会议已名存实亡,巴黎高等法院在国王专政下也形同虚设。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这句话据说是路易十四发明的.他还宣扬:“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
路易十四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挥金如土,修建凡尔赛宫,以此炫耀自己的专制统治。
为加强统治,还大力扶植天主教,对新教派严加迫害。18世纪初,法国的封建统治已显露衰败迹象。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统治更加腐败。国王更加荒淫无度,他“哪怕死后洪水滔天”,也要及时行乐。
在法国封建王朝不断加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法国的启蒙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伟大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他们的学说和理论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历史纵横]
伏尔泰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他主张废除等级特权;人民有言论、出版和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把它比喻为“迷信的恶魔”,赞扬理性和理智的生活方式。他反对君主专制,也不赞成民主政体,而是希望通过“开明”君主实行改革,使法国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
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世家,但受到时代精神的激励和感染,积极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洪流中。他强调,为避免暴政,保障人民的自由,必须实行权力的分立。他认为,所有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因此他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保证三权的相互制约。立法权交由人民代表机关,国王是行政机关首脑,司法权归于法庭。他的三权分立原则,影响十分深远。
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法国的封建统治终于显现危机。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在1789年召集三级会议,企图向本来经济负担就已经十分沉重的第三等级加税。然而,第三等级却要求制订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并组成制宪议会。
行乞的法国农民
路易十六恼羞成怒,准备动用武力解散制宪议会。这激起巴黎人民的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
[历史纵横]
法国的三级会议最初召开于14世纪初。
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为特权等级,占有全国的1/3左右的,土地,不向国家缴纳赋税。工人、农民、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是第三等级。占全国人口总数90%:的农民,只占有全国1/3左右的土地,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其他封建贡赋,艰难度日。农民、工人和城市平民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经济实力增长的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消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知识小结: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1)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
(2)路易十五:荒淫无度,统治更加腐败。
(3)路易十六: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
2.大革命爆发
(1)原因
①制度阻碍: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②思想动员: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和理论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③国际原因: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④直接原因: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加税。
(2)爆发:路易十六准备动用武力解散制宪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起义。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说:“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文中所说的“公众利益的敌人”和“危险的改革”分别是指(
)
A.特权等级代表、增加赋税
B.第三等级代表、制定宪法
C.资产阶级代表、建立共和政体
D.封建贵族、减轻赋税
答案:B
分析:从材料中看,这个大臣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结合所学,这里所指的公众利益的敌人一定是指第三等级代表,危险的改革是指要实行宪政改革。故选B。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
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法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议会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很大贡献。
1789年8月,制宪会议决定在为法国制定一部宪法之前,首先确定基本的政治原则。不久,它就制定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核心思想
宣言还宣布: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都能平等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教会中、政府中或军队中,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等。宣言还强调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未由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历史纵横]
20世纪早期,法国的革命思想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
陈独秀说:“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所祈求,拥护个人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
反映了革命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十分腐败,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恣意淫乐,社会矛盾尖锐。
这些看似抽象的原则,实际上都具有针对性,条条都是对旧贵族和专制王权滥用权力的批判。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后来,《人权宣言》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它的公布表明,法国资产阶级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这是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特别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还推动了其他很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和学说对亚洲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知识小结:《人权宣言》的发布
1.制定
(1)机关:由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主导的制宪议会。
(2)目的:为法国宪法确定基本的政治原则。
(3)思想基础:洛克和卢梭等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2.内容
(1)核心思想
①自由、平等: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②天赋人权: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都是天赋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2)法治思想
①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
②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3)主权在民: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
3.影响
(1)对法国: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①猛烈批判了法国旧贵族和专制王权。
②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
③后来成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表明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封建特权。
(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①对欧美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推动了其他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全面认识《人权宣言》
(1)从发表的目的看,《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天赋人权等观念,从根本上否定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2)从核心内容看,《人权宣言》阐明了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有“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出生证”之称,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从发表的意义和作用看,
《人权宣言》的发表,打碎了“君权神授”的神话,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激发了人们巨大的革命热情,起到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的作用。人们高举“人权”的旗帜,给封建特权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标志。
《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异同
比较项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不同点
目的
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
确立资本主义新制度
侧重点
谴责英国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
更重视对基本民主原则的阐述
人权
具有局限性(种族、性别、财产)
更具体广泛,具有普及性
《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异同
比较项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相同点
理论基础
作用
影响
两个宣言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史上两个具有法律性、纲领性和理想性的重要文献,都对本国和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个宣言都是诞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宣言,既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又体现了革命的成果
两个宣言都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等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理论根基
1、“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根本上是因为(
)
A.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B.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答案:A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这就要破除封建社会的特权思想和等级制度,提倡平等、自由、博爱。
2.“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
B.《人权宣言》引发法国大革命
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
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
【解析】 题干认为人民大众“失却这一‘羁绊’(即依法行事的原则),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就是说,绝对自由违背依法行事的原则,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内容,排除B项;C项本身表述不正确。【答案】 D
3.法国大革命中制定的《人权宣言》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指(  )
A.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B.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封建特权
C.将启蒙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D.《人权宣言》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
【解析】 《人权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资产阶级的权利,它改变了以前通过君主个人意志获得封建特权的状况,说明其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答案】 B
4.19世纪30年代的大金融家罗特希尔德写道:“随便什么时候,只要我愿意,就能去国王家。他十分信任我,听从我,认真考虑我所说的。”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在当时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成为“虚君”,与一般平民无异
B.七月王朝依靠金融资产阶级的支持,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当时的君主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愿意倾听民声
D.君主成为罗特希尔德控制下的玩偶和工具
答案:B
分析:从时间上推断,这一时期正处于七月王朝统治时期。七月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尤其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材料正是这一利益关系的生动体现。故选B。
本课测评
《人权宣言》宣布了哪些资产阶级基本的政治原则?
宣布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等基本的政治原则。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