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31 15: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有三种文化,康熙的三种血统,父亲是满族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满洲人、蒙古人、汉族人的三种血统。
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影响。
少年皇帝
1661年,清朝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康熙。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索尼、鳌拜等四位功勋卓著的老臣为辅政大臣。康熙初年,生机勃勃的满洲贵族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
但是,①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②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
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所以,清朝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
④满洲贵族入关后强制实行圈占土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可以说,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
面临的困难
不久,⑤辅政大臣鏊拜开始骄横跋扈。
经康熙帝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允许,14岁的康熙帝亲政。少年皇帝康熙对鳌拜的专横忍无可忍,决心除掉他。有一天,康熙帝单独召见鳌拜。鳌拜刚进宫殿门槛,突然从两旁冲出一群少年,将鏊拜捆绑起来。
康熙帝列举了鳌拜欺君擅权、结党乱政的30条大罪,但却免他一死,禁止株连,稳定了朝廷秩序,显示出年轻皇帝果敢与成熟的政治智慧。康熙帝总揽朝政大权后,更是兢兢业业,每晨御门听政,风雨不误。这表明他正像祖母教诲的那样,立志做贤明有为、励精图治的君主。
巩固统一国家
亲政后的康熙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三藩”割据。因配合清军平息南明政权和农民军抗清斗争而受封的“三大藩王”,即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掌握重兵,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
历史纵横
面对三藩的威胁,清朝的一些大臣主张撤藩,另一些大臣坚决反对,担心一旦撤藩会激起藩王反清,害怕清廷将来难以控制‘滇黔苗蛮’。康熙帝决定三藩并撤,他说:“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人。”吴三桂反叛的消息传到北京,反对撤藩的人把吴三桂反叛归咎与主撤者,并主张对主撤者“以正国法”。果敢的康熙帝承担了全部责任,他说:“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随后发诏削夺王爵,还明谕要取吴三桂首级。
撤藩过程:康熙撤藩的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东西南北,在在鼎沸",京城里有杨起隆举事,宫内有太监内应,京城附近察哈尔叛乱,同时,先后发生京师大地震、太和殿火灾,康熙帝爱后赫舍里氏崩;吴三桂起兵云南,尚可喜、耿精忠接应,三藩军队势如破竹入四川、湖南、湖北;而山西王辅臣坐山观虎斗,不听朝廷调遣;从清朝统一全国开始的几十年里,由于长期无战事和训练不力,清朝多数部队战斗力不强。真可谓朝里朝外,外叛内变,雷火地震,天灾人祸。一时间人心惶惶,京师不少官员甚至将家眷送到江南乡里。此时,康熙处于进退维谷之中,是安抚三藩还是坚定撤藩,索额图认为朝廷处于危机之中,且无胜算,应该杀明珠、周培公,安抚吴三桂;康熙的撤藩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包括他本人也对成功充满怀疑,于是命四位大臣辅政,自己退居盛京,下罪己诏;再关键时刻,孝庄激励康熙:“大清最大的危难不在边关和内乱的太监,而是在你(康熙)的心里”
在要不要撤藩的争论中,康熙帝当机立断,毅然下令撤藩。“三藩”闻讯,起兵反清。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运筹帷幄。在这场决定清朝生死的战争中,康熙帝大胆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反映平三藩的《纪功图卷》(局部)
1681年,据守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死去,郑经之子郑克 继位。康熙帝抓住时机,决定收复台湾。他任用郑芝龙的原部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两万余水师,一举攻占澎湖,迫使郑克 降清。随即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清巡台御史巡视台湾图
探究: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台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郑成功的复台和施琅的复台虽各有具体原因,但是都隐藏着中华民族的大义。”
“两人的处境不同,征台的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对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则有同样的认识,都坚定地主张保卫台湾。
从他们两人对台湾的认识来看,我们说施琅不是郑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继承者。”
那时候,游牧于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发展起来,准噶尔汗噶尔丹征服南疆回部,笼络西藏,进兵青海、漠北喀尔喀蒙古,甚至在沙俄的支持下,引兵内犯。噶尔丹曾狂妄地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完全暴露出他分裂清朝疆土的政治野心。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他以“除恶务尽”的气魄,深入大漠,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众叛亲离的噶尔丹服毒自杀,平叛取得胜利。
[历史纵横]
1690年,噶尔丹深入漠南,逼近离北京几百里的乌兰布通。康熙帝率军亲征,采取分兵合击的战略,向乌兰布通进军。在乌兰布通战役中,噶尔丹将一万多骆驼缚蹄卧地,背负木箱,盖上湿毡,排列为栅,名为“驼城”。士兵依托箱垛,向清军发射弓矢、火铳。清军以火器为前列,攻击噶尔丹的中坚,摧毁了“驼城”。噶尔丹施用缓兵计,遣使携带“请罪书”蒙骗清军,乘夜逃遁。他刚逃脱,就沿路抢劫。为阻止清军追击,还放火焚烧所经过的大草原。几年以后,噶尔丹卷土重来。康熙帝调兵十万,分左中右三路,亲率中路,夹击噶尔丹,终于在昭莫多将噶尔丹击溃。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他崇尚儒家文化,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他加强与蒙古族、藏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乌兰布通战役胜利后,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清朝在蒙藏地区特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分掌蒙藏地区的喇嘛教务,而四大活佛直辖于清廷。
第十一世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哲布尊丹巴佛像
清 铜鎏金章嘉呼图克图坐像
[历史纵横]
康熙帝对事关大局的蒙古事务非常重视,平定“三藩”之后,在内蒙古的中心地带设立木兰围场。满语“木兰”意为哨鹿,康熙帝把这里作为围猎、避暑、练兵和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1702年,开始在北京至木兰围场的途中设立行宫,其中的热河行宫坐落在承德市,后来康熙帝亲笔题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时期进行改造和扩建,将避暑山庄变成接见官吏、各民族王公贵族、外国使节及处理朝政的场所。实际上这里是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 1676 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汉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解析:选A 根据材料“167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三藩之乱,而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为三藩所控制,故无法统计,因此A项符合史实;B项准噶尔叛乱发生在新疆,且时间与题干中设定时间不符;C项郑氏割据是在台湾;D项大兴文字狱与增丁统计没有关系。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维护国家主权
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沙俄侵略军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康熙帝不能容忍国土被侵占、臣民遭涂炭。在削平三藩、统一台湾后,他将战略目光转向北疆。他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
康熙帝分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康熙帝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这是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
清朝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浪潮之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作为签约一方,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B.是清朝军事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领土主权 D.收回了尼布楚等地的主权
解析:选C 《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平等条约,它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历史纵横]
沙俄侵略者哈巴罗夫带领一支远征队,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攻雅克萨。当地的达斡尔族人用弓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终因伤亡过大,被迫转移。沙俄侵略者占领了雅克萨。不久,他们窜犯达斡尔族人的村寨,要达斡尔人向沙皇缴纳“毛皮贡赋”。达斡尔人回答说:“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达斡尔人万箭齐发,使侵略者无法接近城寨。沙俄侵略者用大炮轰开一个豁口,冲进城堡。达斡尔人宁死不屈,用梭镖抗击敌人的枪炮。侵略军残暴地血洗全城,城寨一片火海,只有15人幸免于难。
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说自己身为皇帝,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缔造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的子孙雍正帝、乾隆帝继承他的基业,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五十年的“康乾盛世”。
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主要立足点是(  )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解析:选C 题目要求我们从今天的角度对康熙帝进行肯定性评价,也就是从对国家、民族的最主要贡献这一角度进行评价,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多民族的团结,故选C;A、B、D均是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来对其评价,故排除。
概括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其影响
措 施
影 响
平定“三藩之乱”
消除了地方割据,加强边疆统治,巩固统一
收复台湾
加强同大陆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海防
抗击沙俄入侵
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主权。
平定噶尔丹叛乱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强西北边疆管辖,巩固统一。
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发展
推行文化宽容政策
崇尚儒家文化
尊重喇嘛教
既保护佛教,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
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选A 清朝前期,既有国内少数民族首领的割据叛乱,又有国外殖民势力的侵略觊觎,因此,中央政府与各族人民同这两种势力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例:(07全国文综Ⅰ)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
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康熙十三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74~1683)间,噶尔丹几乎每年都派人与沙皇俄国相勾结……康熙十年(1671),准噶尔汗噶尔丹出兵占领了天山南路,将当地的“回部”(维吾尔族)首领阿布都什特扣押到伊犁,并对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康熙三十五年(1696),噶尔丹被清廷击败,阿布都什特得以解脱,清廷护送其返归南疆叶尔羌,管辖南疆“回部”事务。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平定噶尔丹以后,康熙帝对准噶尔部仍采取非常宽大和笼络的政策。他继续坚持满蒙贵族联姻的传统作法,把宗室之女嫁给准噶尔王公贵族……噶尔丹之侄孙丹津阿拉布坦于康熙四十一年来朝降清,康熙帝即优礼相待,封为多罗郡王。——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述当时造成中国西北边疆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一、二,指出康熙帝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他们在中国边缘犯下的这些暴行最终使中国皇帝极其恼怒,他于1685年派一支远征队北上。中国人夺回阿尔巴津,把俄罗斯人从整个阿穆尔河流域清除出去……与此同时,两国政府为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经过许多争论,《尼布楚条约》于1689年8月27日签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康熙帝)从登基之日始,特别是他亲政后,每日“昧爽视事,惟恐有怠政务”。即使有病,“亦勉出听政”,有时半夜来了紧急奏报,必“披衣而起”。每次出巡,不论在何地,也是日日处理政务,他坚持当天的事当天处理完。康熙帝曾对心腹之臣高士奇表露他的苦衷:“朕于政事无论大小,从未草率。每在宫中默坐,即以天下事经营筹画于胸中。”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所使用的手段。 (4)概括材料四对康熙帝的评价。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1)因素:民族分裂势力;外国敌对势力。 (2)措施:平叛;和亲(联姻);册封。 (3)手段:军事和外交。 (4)评价:勤政;勤于思考;处事深思熟虑,作风严谨。 方法: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人物活动,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准,将历史人物活动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认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本课测评
1.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 (1)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2)使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块降服。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3) 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加强与蒙古族、藏族的团结: (4)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