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乡 愁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王威在近60年里收藏了几万张yóu piào( ),每一张都凝聚了老人的心血,承载了老人的记忆。
(2)清明节期间,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到祖先亲人的坟( )前祭奠,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3)2019年hǎi xiá( )两岸民俗文化节于2月17至18日(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四)在福州花海公园盛大举行。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愁是一首歌,乡愁是一句诗,乡愁是一阕词,乡愁是我奔走的疲惫,乡愁是我满目的______,乡愁是我缠缠绕绕无法忘却的思念。浓浓淡淡的乡愁,已经______进了我的血液,成了我无时不在的呼吸。这解不开的乡愁啊,是雕刻在我心头的一道深深的痕,永远______!
A.沧桑 刻 耿耿于怀
B.苍凉 融 耿耿于怀
C.苍凉 刻 挥之不去
D.沧桑 融 挥之不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B.只有奋力书写新时代新答卷,应势而动,顺势而进,才能更好展现人民政协的时代。
C.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以上,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共鸣。
D.“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5.下列诗句朗读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C.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D.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阅读课文《乡愁》,回答问题。
6.下列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愁》以四个表达时间的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表达了他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含蓄、有张力的,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情感与祖国之爱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全诗共四节,诗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想象、夸张、反复、叠词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之美。
7.《乡愁》每节写了一件事,请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乡愁”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事物,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选取“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四个意象来描写乡愁,其中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认为,《乡愁》一诗中的“母亲”,也可以理解为祖国。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旧的户籍法里,孩子都跟从父亲的籍贯,并且视为理所当然。因此,长久以来,我们家里就有三个山西人,一个蒙古人。
其实,在台北出生,在新竹和龙潭长大的这两个孩子,从来也没背负过什么“血脉”的包袱。在家里,他们对我那种不时会发作的“乡愁”,总是采取一种容忍和观望的态度,有些许同情,然而绝不介入。慈儿甚至还说过我:“妈妈,你怎么那么麻烦?”
想不到,这个多年来一直认为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有一天忽然在电话里激动地对我说:“妈妈,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会哭了。”
那是纽约州的午夜,她刚听完一场音乐会回来,从宿舍里打电话给我:“今天晚上,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图瓦共和国的合唱团,他们唱的歌,我从前也听过,你每次去蒙古,带回来的录音带和CD里面都有。可是那个时候什么感觉也没有,为什么今天晚上他们在台上一开始唱,我的眼泪就一直不停地掉下来?好奇怪啊!我周围的同学都是西方人,他们也喜欢这个合唱团,直说歌声真美。可是,为什么我会觉得那歌声除了美以外,还有一种好像只有我才能了解的孤独和寂寞,觉得离他们好近、好亲?整个晚上,我都在想,原来妈妈的眼泪就是这样流下来的,原来这一切根本是由不得自己的!”
然后,她就说:“妈妈,带我去蒙古。”
那是1995年的春天,因此,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动身了。先到北京,住在台湾饭店,准备第二天再坐飞机去乌兰巴托。那天晚上,我们去对面的王府饭店吃自助餐,慈儿好奇,拿着桌上的菜单读着玩,中式的什么“广州炒饭”“扬州炒饭”,和台北的菜式也没什么差别,我问她要不要试试,她说没兴趣。
因为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所以,到了蒙古,我特别安排住在乌兰巴托饭店,房价虽然比较贵,但是饮食可以选择西式或者蒙古式,慈儿还觉得我多虑了,她其实什么都可以吃。
这句话好像说得太满了一点。等到过了几天,我们飞到更北的布里雅特蒙古国时,她胃里的“乡愁”就慢慢出现了。到了离开乌兰乌德的旅馆,开车穿越山林到贝加尔湖,住进了画家朋友在湖畔的木屋的那几天,慈儿真可说是什么都吃不下去了。眼前的风景是美得不能再美的人间仙境,然而每天的食物却是蒙古得不能再蒙古的传统滋味;羊肉、马奶酒还都是小事,有一天竟然在野鸟静静回旋、野花怒放的河边现杀现烤羊肝给她吃,晚餐桌上是画家的夫人、女儿和女秘书忙了一个下午灌好的血肠,煮了满满的一大盘,大家都劝我的女儿要多吃几口。临睡之时,慈儿悄悄在枕边对我说,这几天晚上她都在默念王府饭店的菜单,回北京之后,可不可以去点一客扬州炒饭?
当然,这个愿望不久就实现了,在王府饭店的餐厅里,慈儿的快乐是看得见的。后来,我去德国时,就一五一十都转述给父亲听,想不到父亲听到羊肝和血肠时却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无限向往地说:“唉!那可真是好东西啊!”
(作者/席慕蓉)
11.文中写了哪些人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慈儿在纽约听完音乐会后,为什么会产生想去蒙古的念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在家里,他们对我那种不时会发作的“乡愁”,总是采取一种容忍和观望的态度,有些许同情,然而绝不介入。(从加点词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不到父亲听到羊肝和血肠时却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无限向往地说:“唉!那可真是好东西啊!”(从人物描写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下文画线句的理解。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乡愁》一诗中,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寄托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参照课文的形式,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你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邮票 (2)fén (3)海峡
2.D 3.D 【解析】 A项,介词掩盖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成分残缺,应在“时代”后加“气质”或“风貌”;C项,语意重复,“超过”和“以上”应删除其一。
4.C 5.D
6.D 【解析】 D项,这首诗中没有运用夸张的手法。
7.小时思母、长大思妻、后来悼母、现在思乡。
8.作者巧妙地对“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诗人把母子情、夫妻爱、丧母哀、恋国思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心中那些难以诉说的情感就物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诗人的乡愁也就有所依附了。
9.“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微小、简单、切实的对象之上,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在每一节的同一位置上,这些修饰词的运用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给人一种委婉悠长的韵味。
10.(示例一)我赞同。我们常常用母亲比喻祖国。中国台湾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有一段时期,两岸人民只能以书信的形式交流,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厚重的乡愁,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
(示例二)我不赞同。诗人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诗人的情感也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若将第一节的“母亲”理解为祖国,则不符合诗人情感逐渐发展、升华的思路。
11.“我”的乡愁;女儿的乡愁;父亲的乡愁。
12.①妈妈是蒙古人,并且在家会不时发作“乡愁”。②音乐会上的蒙古歌曲,拉近了慈儿与蒙古的距离。③身在异国他乡的慈儿理解了妈妈的乡愁,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她想去看妈妈的故乡,亲身感受妈妈的乡愁。
13.(1)(示例)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我”的“乡愁”像病一样不由自主爆发的情状,表现了“我”浓烈的思乡之情。
(2)(示例)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听完“我”的转述后发出的感慨:对慈儿不喜欢吃故乡的美食而感到惋惜,对自己吃不到故乡的美食而感到遗憾,表现了父亲的思乡之情。
14.①“我”在台北,慈儿在纽约,父亲在德国都会产生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乡愁超越了空间的限制。②“我”在台北乡愁不时地“发作”,年长的父亲远在德国,心系故土,思乡之情愈加浓烈,这都说明了乡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像一棵树一样不停地生长,永不老去。
15.(示例)小时候
乡愁是一件暖暖的毛衣
穿在外头 喜在心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次短短的通话
听进耳里 甜在心里
后来啊
乡愁是一顿美美的晚餐
吃在嘴里 暖在心里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旧旧的照片
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