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正确的读写负数。2.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咱们先来玩一个说反话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
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8层(下降8层)。
④零上5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
2、谈话:喜欢旅游吗?出门前咱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老师从天气预报节目中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
⑴介绍“℃”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并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
⑵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
⑶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
⑷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以0摄氏度分界,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⑸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2.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4”读作正四,“+4”的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把“+4”写成“4”。“
﹣4”读作负四。
3.指导完成“试一试”。
学生看温度计,选择合适的卡片表示各地气温。(卡片上分别写有
+11℃、﹣11℃、19℃、+19℃、﹣7℃、+7℃)
4.(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出示课件,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提问: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计作+8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计作﹣155米。
5.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⑴出示+4、﹣4、﹣7、﹣11
、19、+8844.43、﹣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高度。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⑵小结:像+4、19、+8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⑶提问: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小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三、
做“练一练”
⑴做“练一练”第1题。
⑵做“练一练”第2题《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的简洁之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虚拟实际环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负数的实际应用,进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区别正负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和表示方法,温度计的负数应用。
【设计理念】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应用正负数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
“认识负数”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中学阶段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认识负数”这一知识点原先安排在初一年级有理数单元,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数理部分显得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进行创设,通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教学媒体准备】
自制多媒体白板适用课件,记录单、答题纸(见最后页,需打印分发)。
【课?
?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接近生活,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数,也离不开数,谁能说说你都学过哪些数呢?
生:分数,小数,整数等。
师:对,有很多,那老师要考考大家,老师报一组数据,请同学们用手中的记录单,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只记数据,但有一个要求:你所记录的数据,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教师准备播报数据)
第一组数据:中国队进行足球比赛
,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
第二组数据:仓库货运,今天运进香蕉2吨,运出苹果4吨。
第三组数据:本学期,四年级转进5人,五年级转出5人。
教师播报数据时,一边观察学生写的数据,并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表示方法。如只用数字的,用中文加汉字的,用形状符号表示的,还有用正负数表示的。(注:教师应该准备事先用正负数表示的样单,以免学生没有人写出这种情况。)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学生的几种不同表示方法,体会这几种方法的不同和优缺点。并小结,在数字前面添上+号和-号的方法最简洁快速,并提问学生这些还是数吗?从而引入负数的介绍视频课件,进入认识负数教学。
二、介绍负数产生历史,认识负数。
1、播放《认识负数》的相关视频课件,告诉学生负数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负数的读写和相关符号的意义。(内容简述:当时规定,人们以收入钱为正,以付出钱为负;以粮食增产为正,以减产为负,中国运用正、负数,要比西方国家早好几百年)
2、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这些是数吗?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正数和负数。
3、带领学生一起认识负数的读写和正负号,区别正负数的不同表示方法。齐读相关概念,重点介绍正号和负号,运进、运出的正负数表示方法以及他们的读写法。
4、出示开始部分的记录单,让学生找出正负数,并正确读出。
5、出示数学数字板课件,让学生运用数学数字板,在电子白板上将正负数正确拖出来并读出来,强化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6、教师用数字板表示一个不带正号的数,提问学生这个数什么数,引入正数的正号,可以省略,并让学生操作电子白板,将可以省略的正号拖入垃圾桶。同时教师将负号拖入垃圾桶,提问学生是否可以省略,学生议论后,教师小结负号不能省略。
7、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相反意义量的实例,并让学生选择用正负数表示。教师小结引入生活中的负数实例,温度计的教学。
三、自主探究1,温度计中的正负数认识?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后(课件演示),介绍摄氏度单位,并告诉学生生活中摄氏度一般简称为度。
2、让学生读出哈尔滨的温度?如果学生读零下几度,教师相机说明,读零下和负几度都可以,零下几度是生活中的读法。(这里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找正数,以便下面教学0与正负数的关系做准备)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测量温度需要用什么工具,引入温度计的正负数应用教学。
3、教师课件出示没有0刻度和其他刻度显示的温度计虚拟模型,让学生认识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刻度读数,提醒学生每格代表2度,同时告诉学生温度计的另一种单位,华氏度。
4、试让学生表示零上10℃,讨论发现问题,没有0刻度和其他数字刻度,不好表示。引入0的重要性,同时板书“0”,并引导学生说出,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教师点击课件按钮,出现完整的温度计,让学生找出0刻度,并表示出零下20度和-2度的位置。(表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格代表几个)
6、表示正数,让学生表示出零上8度的位置。进行正负数的大小比较和与0的比较。并小结板书负数<0<正数,让学生清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它们的分界点。
四、自主探究例2,生活中的其他负数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王阿姨、张叔叔一起进入了电梯,王阿姨要去5楼,张叔叔想去地下2层的车库。请你想想,他们会按哪个键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上和下是相反意义的量,上用正数,下可以用负数。
教师让学生操作白板课件,点击相应的楼层。
2、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记作:+8844米,那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
)米。
学生讨论,重点让学生明白海平面相当于温度计中的0刻度,是海拔的分界点,比海平面高用正数,反之用负数。
五、课堂练一练,运用游戏统计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谈话:同学们对正负数现在应该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练一练答题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一些具体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
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时间调整由教师通过课件根据课堂实际进行设置),完成练一练,当时间结束时,音乐响起,停止答题。每组做的最快的学生,教给老师检查,确定正确后作为本组的小组长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练习,并用正负数统计,全对一人记作+1,错一人记作-1,统计结束后,在白板上点击蓝色气球表示正确人数,对几人点几次,错几人就点红色气球几次。
学生作业结束后教师小结,并提问学生蓝色气球的正数表示什么,红色气球的负数表示什么。
六、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也知道了生活中哪些用正数哪些用负数表示合适。其实正负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正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
七、教学感悟。
教完本课后,感觉学生对于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这一知识点,较难理解或者较难表述,教师可在以后教学中,多设计一些相关题目进行强化。下面从课件技术层面谈谈感受。
本课是我将传统教学与新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一次尝试。一改传统教学由教师为课件主导的模式,变为由学生去操控白板课件,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白板易触控、交互强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可拖动、拉动的课件模块。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如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可以省略这一环节,设计了垃圾桶的元件,让学生将可以省略的拖入垃圾桶,学生课后非常感兴趣,问我怎么做的,可见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本课较为遗憾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不足。课堂受到空间、硬件的限制,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操作课件的时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但我想随着电子课本和答题器等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出现,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到时,学生通过这些网络媒介和教师互动,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些媒介收集学生数据,并用白板终端进行呈现。
足球比赛
仓库货运
转学情况
上半场
香蕉
四年级
下半场
苹果
五年级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多学科教学融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知道负数的具体含义。
2.
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些关于负数的基础知识,能够辨认正数和负数,会正确读写、负数。
3.
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初步使用正数和负数,感受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4.深度认识0的意义,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
从生活和数学角度多重了解负数的含义,初步感受运算符号与性质符号关系。
6.
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对认识数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实物投影、翻页器、分组讨论要求、直尺。
教学过程:
我们遇到过很多数字,对一些数字有着特别的感情,老师也对一个数字很有感情,请看(PPT),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样,从无到有的过程,想要在课堂上有收获,需要一种聆听的姿态(坐正),也需要一种参与的热情(举手),还需要一种智慧碰撞的过程(讨论)。0真的只表示一无所有吗?我们还是从0聊起。
一、0的再认识
师:你对0了解吗?你觉得0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
生:可以表示起点(尺子)、可以表示没有(计数器)、可以表示代码(电话)、可以表示分界点……
二、负数的初识----发现相反
1.认识温度计(PPT)
师:请看,这是一个温度计,你认识吗?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说明中国一般用摄氏度。温度计中0有什么用?(分界)
2.看数字读温度(PPT)
画出中国地图和三个城市,介绍南北,出示三地温度数字:你会读这些数吗?学生试着播报一下。板书:+20正二十
-20负二十。问:很多时候我们看到20℃,那它是什么数?介绍可以省略写正号。介绍并板书:正数、负数、正号、负号
先猜测这三个温度分别是哪三个城市的?
后揭示:南京最低气温0℃、三亚最低气温20℃、哈尔滨最低气温-20℃。
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介绍试着读。你对正负数有什么第一感觉?(介绍+20也可以写成20),你发现南北气温高低有什么联系?
3.在温度计上找温度(PPT)
在给定温度计上找出对应三个城市的温度。后强调是以0℃为分界线的。
4.在温度计上画温度(作业纸、实物展示)
提醒:每小格表示多少。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实物展示作业,说一说+20℃和-20℃有什么不同?将多个温度标在一个温度计上。
5.拓展在温度计上画温度(PPT)
如果-5℃温度降低1℃会是多少摄氏度?你还发现什么?(两个数到0的距离相等,-5℃比-20℃温度高)
6.发现正负数位置关系(PPT)
师:整体观察,你发现整个温度计分为哪几个部分?(0、0以上部分和0以下部分,0以上是正数、0以下是负数)板书:0
7.说一说100℃、0℃和会是什么温度(水沸腾、结冰),它们会在温度计哪个位置?(ppt)师:南极温度在-89℃和-90℃之间,你猜猜是多少摄氏度?比猜的结果高了还是低了?
8.将温度计旋转抽象成数轴(PPT)
师:如果将温度计旋转,成这样,变成一条带数字有方向的直线,向左拓展成直线,老师给了你0和+10,你能找出其余的温度计上的数字吗?(-10、+20、-20、+5、-5)(作业纸、PPT)介绍,这是数轴。
9.填写数轴上的正负数(实物投影、PPT)
按要求在作业纸第二条数轴上写数,请学生演示(实物投影):在-3和0之间写一个数,可能是多少;找出-4,在-5和-4之间写一个数,谁更接近0;一个数和0相差7,写出这个数。写出最小的正数和最大的负数……
10.发现正负数和零的关系(板书)
你对正负数又有什么初步感觉?你发现正数、0和负数大小有什么关系?(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正负数位置关系,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越往右越大……)(板书:<符号)
正负数是怎样被认识和使用的呢?经过了多长的历史进程呢?请看“你知道吗”。初步总结: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0起到分界作用。(PPT)
三、生活中的负数----深掘相反
1.我们刚才对不同正负数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师: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负数?学生举例。不同的负数表示不同的意思,而同一种负数会有什么样不同呢?如果我们以-3为例,同座合作讨论。(PPT)
2.请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如下问题,请学生解释。
师:画出示意图,你知道那辆车是我的?银行卡-3元什么意思?我该至少归还多少才不欠钱?海拔什么意思?画出海拔示意图。水位-3米什么意思?-3千克什么意思?高三学生平均体重(江苏
65KG)我小孩是高三学生,他体重怎样?±3克什么意思?老师微信交易记录有这么两条,你能解释吗?算式中这两个数可能是多少呢?
看老师画的中国地图,如果以南京为0,A城市在南京的正北面900千米,B城市在南京的正南面700千米处,如果南京用0表示,A城市用+900,B
城市如何表示?CD城市分别从南京向正西和正东走行500千米,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呢?股票交易赚钱用什么符号?
你感觉正负数和什么运算关系最密切?学生回答。
总结:如果让你联系正负数意义来想,正负数之间关系,你又有什么深层次的理解?
负数的认识
(
再次认识
)
(
初步认识
)-20
+20
负二十
正二十
负数
<
0
<
正数
(
深入认识
)正负数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认
识
负
数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示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生活中正负数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
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齐:喜欢。
师:剪子包袱锤玩过吗?
生:玩过。
师:那我们也来玩一玩,不过是有规则的。
课件出示:同桌的2个同学玩4次,把自己的输赢的结果记在心里。
生玩游戏,教师和其中一生一起玩。
师: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输赢情况。
生1:我赢3次,输1次。
生2:我赢4次。
生3:我赢1次,输3次。
生4:我赢2次,输2次。
[
“数学是好玩的。”好玩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是一种教学智慧。本节课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2.初识负数
师:如果赢2次记作2,那么输2次该怎么记呢?
生1:就在2前面写一个输。
生2:在2前面画一个“╳”。
生3:在2前面画一个哭脸。
生4:在2前面加一个“―”。
生5:在2前面画一个乌云。
生……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式既简便,又有咱们数学的特点呢?
生:用“―”表示。
师:你的想法和科学家一样。在生活中除了赢和输是相反意义,还有哪些是意思相反的呢?
生1:收入和支出。
生2:转进和转走。
……
师:现在咱们也来用一用这种方法,记录下面两句话,指名两个同学到黑板前面写。
课件出示:爸爸这个月收入为1500元,可以记作1500,支出水电费200元,可以记作(
)。
粮店运进大米60吨,记作60,运出12吨,记作(
)。
3.读负数
师指着黑板的两组数据:2、1500、60和-2、-200、-12这两组数有什么不同?
生:2、1500、60这三个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生:-2、-200、-12这三个数前面都有一个减号。
师:“-”在这里可不是减号了,叫负号,那我们把-2、-200、-12就叫做负数。这个-2就读作“负二”。
师:后面两个负数谁读的?
生读后面两个负数。
师:有负就有正,像2、1500、60就是正数,负数前面有一个“-”,那么正数前面也有个“+”,人们为了简便,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这个+2就读作“正二”,后面两个正数谁来读?
生读后面的两个正数。
师:正数前面的正号能省略,负数前面的负号也能省略吗?为什么?
生:不能省略负数前面的负号,负号去掉就没有办法与正数区分啦。
4.写负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正、负数了,那你们能写几个正、负数吗?
指名两生到黑板上各写5个正、负数,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
师: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写的正负数读给大家听一下。
(2-3名同学读自己写的正负数)
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还能写多少个正负数。
生:无数个。
师:那也就是正数和负数都有无数个。(师在黑板上写正负数的后面加……并画上集合图)
[利用学生随意写的5个正数和5个负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继续写下去会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正数、负数都有无数个,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5.练习
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
+26
8
-40
-120
+103
正数
负数
二、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师:同学们都会读、写负数,那你们知道负数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想知道吗?
生:不知道,想。
师:播放“负数的历史史料”
师: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我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生2:我觉得中国人很了不起。
生……
师:是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
生: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
[在学生会读、写负数之后,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使学生认识到负数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负数,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产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负数。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负数?
生1:天气预报。
生2:妈妈的工资本上。
生3:我们的一日常规记录。
生……
2.借助温度,认识负数。
(1)出示天气预报图。
师:老师这儿带来了几个城市某一时刻的天气预报图。(课件一边出示天气预报图,边配音播报天气情况。)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些温度中有负数吗,把它读出来。
生:图中北京的最高气温是4度,最低是-4度。
生……
[用“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2)介绍温度计
师:如果想知道现在的温度,该用什么工具测量呢?
生:温度计。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温度计(课件出示温度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温度计上有两个刻度,左边是摄氏度,一个右边是华氏度,我们国家常用的摄氏度。0度是作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我们看温度计的时候只要看哪边的刻度就可以了?
生齐:左边。
师:0度是作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现在温度计显示的是多少度呢?(课件分别出示10℃)
生:10℃
师:谁能来指一下-10℃在温度计的哪儿?
一生到台前指位置。
师:10℃和-10℃,两个温度哪个更冷一些?
生:-10℃冷。
师:用动作和表情把冷的感觉表示出来。
生做冷状,并念叨着好冷啊。
师:月球表面温度是-183℃.
生:啊……
(3)0与正数、负数的大小。
师:那你们知道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讨论)
生: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零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那么这个“0”与正数、负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负数<0<正数。
[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变的“通俗易懂”了。在教学中从认识温度计,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上的0刻度,然后进行0上和0下的温度读数教学。充分体现由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认识与探索的难点。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负数,进一步体验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
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
四、负数的应用
师:学到这儿,你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与同桌分享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师:看来大家学得都不错,那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练习
1.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数。
2.出示电梯按纽,问上五楼和地下二楼应按哪两个键?
3.连一连(练习一第4题)
(二)说明气候状况与地形特点、海拔高度等有关。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新疆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表达。
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
844米,可以记作:+
8
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冰箱里的鱼、水中的鱼、刚烧熟的鱼该与哪个温度相连?海平面是怎么回事?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测量,又如何表示?东、西方向的数轴是怎么回事?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五、探究升华,结束全课
师:(课件出示刘翔图)这是谁啊?
生齐:刘翔
课件接着出示: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上取得了12.91的优异成绩,
打破了奥运会记录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5%A5%E8%BF%90%E4%BC%9A%E8%AE%B0%E5%BD%95&action=edit"
\o
"奥运会记录?),为中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variant=zh-cn"
\o
"中国?)夺得了第一块男子田径奥运会金牌。当时赛场风速为-0.4米。
师:风速怎么会有负的呢?
生讨论
生:说明赛场上的风向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真聪明,如果当时赛场上一点风没有,风速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齐:0
师:如果风速是+0.4米,又会怎样呢?
生1:风向和刘翔方向一致。
生2:那刘翔会跑得更快。
师:是的,2008年奥运会在首都举行,让我们一起用掌声祝愿刘翔在第29届奥运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师生齐掌声
师: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让我们课后继续讨论和研究负数。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之后,在课的最后,安排了刘翔跑步过程中的风速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意识到风速为负也就是与刘翔对着跑的意思,这样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最后教者还安排了一个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风速为0,为+0.4时,刘翔的速度会怎么样,并给予美好的祝愿,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课后作业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水沸腾的温度是0℃。水结冰的温度是100℃。
(2)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3)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介绍月球表面的最高和最低气温。
(4)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填一填。
(1)10℃读作(
),表示(
),以海平面做0米,+405.8米读作(
)?表示(
)。
(2)78.5摄氏度可表示为(
),零下23摄氏度可表示为(
),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072米,记作(
),读作(
)。
(3)如果运进货物8.5吨记作+8.5吨,那么-9.6吨表示(
)。如果支出980元记作-980元,那么收入1050元记作(
)。
(7)所有的(
)数都大于0?所有的(
)数都小于0
。
3.仔细选。
(1)五一班数学平均分为89分,高于平均分3分记作+3分,那么低于平均分4分应记作(
)。
①-4
②4
③85分
④-4分
(2)小红和小军走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小红向东走327米记作+327米?那么小军向西走245米应记作(
)。
①+245
②+245米
③-245
④-245米
PAGE
8《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1、“向前看!”、“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2、
“我在银行存入500元”、“小红在知识竞赛中得了20分。”、“小卖部赚了500元。”
师:在语文上我们把他们称为反义词,而在数学上把他们称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二)认识负数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公交车每一站都有上车和下车的人,这里有一辆公交车在2号站台上车6人,3号站台下车6人。请问我这样表示你们能看明白吗?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是他们意思明确呢?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发现有用文字的,有用符号的,也有用数字的。尤其是用数字的,教师着重问该生是怎么想的。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法国就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叫吉法尔他把增加6记为+6,减少6记为—6,读作正六和负六,像这样的数就叫做正负数。那么大家能不能也学习这样的方式来表示以下这些量(出示课件)。
(二)教学例1
1、谈话:(出示天气预报图片)大家知道这是要干什么呢?
谈起气温呀,我们不得不熟悉一下这个东西(出示课件),这是什么呢(生: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⑴(课件出示地图:出示温度计)这里有个温度计。
那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问:好,现在你能看出温度计上我所画的这条线表示多少摄氏度吗??
学生交流:是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没错。(结合课件说)这是零刻度线,表示0℃。(教师板书0)。
在温度计上表示出0℃。
⑵我们再来看这个气温。(课件点击温度计)
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学生回答10摄氏度后,教师板书10)在温度计上拨一拨。问: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10格)
指出:这个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10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⑶接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面这个地方的最低气温。(课件点击温度计)
又是多少摄氏度呢?
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0℃要低)
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比0度低,是零下10摄氏度)
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⑷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他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对,一个比0℃高,是零上10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10℃,读作正十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10(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另外一个比0℃低,是零下10摄氏度。我们可以用-10℃来表示零下10摄氏度(板书-10)。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10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⑸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像+10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10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3、巩固练习。
(1)争做合格小气象员。
(出示课件上海北京的温度)
现在看着图中的温度计能不能很迅速的说出那座城市的气温?来个比赛好不好,看谁是个合格的气象员?试一试:,注意观察温度计,把这些温度记录在卡片上,并读一读。
准备好了吗?
上海:零上4度记作+4(或4度)+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北京:零下4度记作—4度。(板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教学例2
1、海平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了同一天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温差,而有的地方一天以内也存在着巨大的温差。这个地方有这么一个说法:“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能不能猜到这是什么地方?!
你们知道为什么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之内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吗?
这和它独特的地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课件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
2、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从图上,你又懂了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3、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那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8844.43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记作+8844.43(板书+8843.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55米(板书:-155)。
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拨-155米。
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巩固练习
说一说。下面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米。(+3193米或3193米)
(2)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400米)
(3)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1米或1米)
(四)教学正负数的意义
1、刚才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你们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
出示:+4
-4
40
+8844.43
-155
448
-28
0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后师总结(板书:正数
负数)
师结合温度和海拔高度来总结正数和负数。
以0℃为分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0℃以下的温度来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高度的用正数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深度用负数来表示。
那海平面高多少呢?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板书)“0”怎么办呢?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一个基准。(板书)
2、巩固练习
(1)同学们,我们现在在几楼?如果我们把这层楼看成分界线,我们再向上一层,应该记作+1,那我们下两层,应该记作?
老师站这儿,向后退两步记作-2,那+4表示什么呢?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
+26
8
-40
-120
+103
(3)你能自己写出一些正数和负数吗?完成书后习题。
请学生上台有投影仪上演示,再同桌互相读一读。你们为什么不写零啊?
3.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板书课题)生活中有更多的负数等待你们去发现。老师这有些负数的小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
介绍第9页“你知道吗?”
(六)、课后练习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水沸腾的温度是0℃。水结冰的温度是100℃。
(2)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3)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介绍月球表面的最高和最低气温。
(4)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做练习一第4题。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正数
0
负数
+4(4)
-4
+40(40)
-155
+8844.43(8844.43)
-28
+448(448)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一个基准。
6人
3号站台
2号站台
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