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机器人认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机器人认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8-31 14:2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机器人认路
教学目标
1.通过常见传感器的介绍,了解教学用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作用及其简单原理。
2.通过认路机器人搭建,学会传感器的安装与端口设置。
3.通过认路机器人项目设计,初步掌握利用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编写程序。
4.通过机器人认路项目的实施,理解机器人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了解机器人利用各种信息做出决策的原理。
重难点
教学重点:灰度传感器的安装与端口设置;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教学难点:
分支结构中的条件设置。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软件;机器人认路场地的搭建;机器人或机器人仿真软件;多种传感器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机器人能通过程序设定进行巡逻,那是否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让它自己认路呢?这样就可以实现机器人沿着盲道带着盲人外出,给盲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2.师生交流,揭题:机器人认路
新课教学
1.展示“传感器”。(触碰传感器、红外测障传感器、灰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指南针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教师简介各种不同传感器的作用及简单原理。(重点介绍灰度传感器)
2.任务一:各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灰度传感器的安装,参考图13-4 所示,在机器人前方的底盘上安装左、右两个灰度传感器,用来检测黑线,把机器人放到黑线上,使左右两个灰度传感器分别位于黑线两侧。(教师个别指导)
3.任务二:各小组讨论,机器人在沿黑线行走时会出现哪些情况?
师生交流:罗列出以下方案
(1)如果两侧都没有检测到黑线,说明机器人左、右两个传感器分别位于黑线两侧,则命令机器人前进。
(2)如果左侧传感器检测到黑线,则命令机器人左转。
(3)如果右侧传感器检测到黑线,则命令机器人右转。
(4)如果左、右两侧都检测到黑线,说明到达目的地,则命令机器人停止。
4.师生交流,展示程序流程图,教师简要介绍流程图。
5教师演示检测传感器在不同颜色的色带上的灰度值。(各小组操作完成灰度值的检测。)
6.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
(1)展示教师所编程序,讲解各个参数的设置。
(2)学生尝试编写程序,调试各参数,要求将马达速度调得慢些,这样比较容易成功。(教师在各小组中指导)
(3)将程序写入机器人,实地调试机器人,使其持续沿黑色轨迹行走。
7.展示各小组机器人认路操作,师生点评。
三、课堂小结
1.师生回顾机器人认路实验中的相关知识。
2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