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2.1
金属材料(第1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与非金属。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重点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难点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学情
本课题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化学部分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的第1节第1课,本节内容是金属与非金属,教材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金属和非金属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学生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围绕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目标设计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训练过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已具备设计一些简单实验的能力,九年级学生已经逐步由具体的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但尚不稳定,仍需感性材料来辅助。
教学准备
投影仪、PPT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1、图片引入2、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研制新材料的吗?各类物质的转化规律对材料的发现和利用有什么指导作用?本章知识构图讲述:第一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用途思考:你能说说金属的用途吗?1.日常生活用品2.房屋建筑3.交通工具4.工农业生产思考:你是如何辨认金属的?请仔细观察和记录展示样品的外观,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2、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的外观及性质2.非金属的外观及性质思考:你能区别金属与非金属了吗?3.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思考: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你可以用到哪些方法?(1)放在光照下,根据颜色光泽可分辨(2)手拿单质在火边烤,根据导热性可分辨(3)用硬物重击单质,可根据可锻性来分辨(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5)做导电性实验,可根据导电性来分辨4.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5.常见金属的性质:①有金属光泽
②一般比较硬
③有延展性
④有导电性
⑤有导热性⑥具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等。金属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活动: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它的用途。
有金属光泽—可以用来做装饰品。
6.思考(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说出2
种原因。①银是重金属,易发生重金属中毒②银年产量低,价格太贵③银质地太软,易变形④易氧化,容易发黑,影响美观,清洗不便。(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纯锡制造?防锈,由于铁和水及空气接触以后很容易发生锈蚀,而锡不易与空气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金属食品罐头内壁要涂上一层金属锡。3、常见的金属材料思考:多数金属材料实际上是合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1.合金
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2.常见的合金
3.钢成分:一种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的合金。钢由于机械性能较好,所以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思考(1)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吗?纯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较大,使用不便。纯铝制品硬度较小,抗压性较弱。(2)你觉得合金的性质与纯金属相比有哪些改变呢?哪一类应用更广泛?①合金的导电性比各成分金属导电性都弱。②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熔点都低。③合金强度或硬度比各成分金属都高。合金往往比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一、金属的用途二、金属与非金属三、常见的金属材料
当堂检测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袋
B、玻璃杯
C、铁锅
D、磁碗2.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
)
A)Hg
B)Ag
C)Mg
D)Ni3.下列对铜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B、单质铜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C、铜的导电能力相当好,金属中导电能力仅次于银D、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4.盛放在油罐车内的在石油产品振荡后会产生静电,所以在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 性。导电5.炒菜用的钢铁制锅铲上部,常加一木柄和塑料柄,这说明了铁具有的性质是----(
)
A、铁是热的导体
B、铁的电的导体
C、铁在空气中易生锈
D、铁不耐酸、碱腐蚀6.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控制的是--(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做飞机材料C、用金属铝制碳酸饮料的易拉罐D、用金属铝制电线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2.1
金属材料(第1课时)
板书设计
2.1
金属材料(第1课时)一、金属的用途二、金属与非金属三、常见的金属材料
教学反思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2.1
金属材料(第2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2、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盒紫铜片,查阅合金的资料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谨慎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通过了解我国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
金属材料的定义、合金的性质改变。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研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
本课题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化学部分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的第1节第2课,本节内容是合金及其特性,教材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金属和非金属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学生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围绕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目标设计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训练过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已具备设计一些简单实验的能力,九年级学生已经逐步由具体的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但尚不稳定,仍需感性材料来辅助。
教学准备
投影仪、PPT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复习讲述: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钢是一种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的合金。钢由于机械性能较好,所以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2.思考:金属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金属的结构决定了金属的性质使金属材料变成很小很小(纳米级)的粒子,就会形成纳米粒子。这时,金属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甚至与原来的性质完全不同。3.思考:有些同学的牙齿排列不整齐,你知道医学上是采用什么办法进行牙齿矫正的吗?合金(有记忆功能)托槽牙齿矫正4.阅读:记忆合金5.思考:你知道每年被废弃的金属有多少吗?2014年国内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量约为798万吨,占再生金属原料供应量60%以上,其中废铜回收量约为135万吨,废铝回收量约为370万吨,废铅回收量约为160万吨,锌回收量约为133万吨。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金属污染来源①
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②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③
工厂排出含重金属的污水。2.金属污染的危害①
浪费大量金属资源②
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③
含铅、镉等有毒金属被腐蚀后,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④
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的电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2.阅读:重金属污染工业越发达,金属废弃量就越大。废金属堆存,不仅浪费资源,侵占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它的循环再生。基本上所有金属都可循环再生,而普遍回收的金属包括:铝、铅、铁、铜、锡、锌、银和金等。3.防治金属污染方法①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②
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③
废旧电池不能任意丢弃。④
使用无铅汽油。⑤
不能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堆放废渣。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因此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
)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做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易拉罐装汽水2.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硬度
B.价格
C.耐腐蚀性
D.导电性3.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试根据下表所列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其他条件均已满足)判断,不能制得的合金是(
)
A.
K—Na合金
B.K—Fe合金
C.
Na—Al合金
D.Fe—Cu合金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所示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2.1
金属材料(第2课时)
板书设计
2.1
金属材料(第2课时)一、金属污染来源二、金属污染的危害三、防治金属污染方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