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运用实验确认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模拟实验的方式、方法。3.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重点
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让同学们查阅资料预先预习消化系统
难点
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让同学们查阅资料预先预习消化系统
学情
本节课是浙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第1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物质,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过解读图解,引导学生认识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理解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教学准备
烧杯、方糖、水、试管、1%淀粉溶液、碘液、温度计、酒精灯。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复习思考:糖类、蛋白质、脂肪要经历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内都有哪些器官共同参与并完成这些复杂的功能呢?讲述:1、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消化器官和消化腺1.牙齿是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活动:用镜子观察口腔内的牙,你共有几颗牙?并看清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的分布位置。①牙齿的组成人的一生有两组牙:乳牙20颗;恒牙32颗。②牙齿的作用咬切和磨碎食物③牙齿的结构④牙齿的损坏——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形成原因:1.微生物把糖转为酸2.酸腐蚀牙釉质和牙本质思考:龋齿有哪些危害?如造成牙龈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局部肿胀,可引起败血症等,导致不能用牙咀嚼食物。根据其成因,谈谈日常预防龋齿的方法。注意养成早晚正确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口腔卫生习惯;少吃或不吃糖分含量过高、酸性强或过于坚硬的食物;定期检查牙齿等。⑤牙齿的防护——刷牙阅读:科学的刷牙方法2.胃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上腹部。3.小
肠小肠盘曲在腹腔中,是消化与吸收最主要的器官。思考:1.小肠长约5~6米,有何好处?食物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有何作用?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得小肠内表面积增加了约600倍,可达到200米2,从而使小肠大幅度地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壁由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构成,分布着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何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4.肠壁含有平滑肌层,有何作用?促使小肠蠕动,有利于消化食物。4.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你知道肝脏的功能吗?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
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2.具有解毒的作用。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约有1升。思考: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7.为什么说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请列举理由。①小肠是人体内最长的消化器官,为食物的充分消化提供了场所;②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每个小肠上皮细胞上有近3000个绒毛,每个绒毛上又有近1000个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而微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消化腺分泌多种消化酶流入小肠,增加消化食物的种类。④小肠壁含有平滑肌层,促使小肠蠕动,有利于消化食物。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
板书设计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
教学反思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完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重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 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难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 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学情
本节课是浙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第2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物质,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过解读图解,引导学生认识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理解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教学准备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复习思考: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并不会马上被人体吸收,必须经过一个消化过程才能被吸收。你知道消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吗?讲述: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什么是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2、消化类型物理消化:食物逐渐软化和细化。如牙的切割、研磨;胃肠的蠕动等。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集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思考: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食物中常见的三大类大分子物质,它们在消化系统中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呢?3、肠胃消化①胃中消化胃壁肌肉发达,肌肉收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物理消化)上皮组织凹陷入胃壁中形成胃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有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又称胃酸。(化学消化)②小肠中消化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的长度长,用于消化和吸收的内表面积大,流入小肠的消化液种类多。食糜进入小肠后进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小肠肠壁平滑肌发达,小肠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物理消化)消化液的种类多,肝脏、胰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小肠中。(化学消化)读图: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它们被初步消化的场所分别是什么?思考:平时吃饭为什么要做到细嚼慢咽?食物在口腔内经牙的咀嚼,把食物磨碎。细嚼慢咽,可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如果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这些甜味来自哪里?4、什么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很少,只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通过小肠壁被吸收大多数营养物质。大肠主要是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
和维生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最后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5、消化系统功能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食道和大肠
B.胃和小肠
C.口腔和胃
D.大肠和小肠2.小肠绒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
A.减缓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
B.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C.可以摆动促进食物快速通过小肠
D.可以起到清扫消化道的作用3.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4.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漫漫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5.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蛋白质、多肽(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维生素、无机盐、水、麦芽糖、淀粉和脂肪,这些液体取出位置最可能是--------------------(
)
A.大肠上部
B.小肠上部
C.胃的入口处
D.食道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板书设计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教学反思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
教材解读
目标
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2、了解消化系统中各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3、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
重点
1、消化系统的各器官的位置。2、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3、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难点
1、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学情
教学准备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思考: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就是酶。讲述:酶的催化作用1、酶是什么来源:生物体的活细胞作用:具有催化作用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如:
唾液——唾液淀粉酶。胃液——胃蛋白酶。2、探究: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准备】1.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
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
淀粉溶液。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
∶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实验步骤】1.将3
支试管分别编为A、B、C。在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淀粉溶液2
毫升2.向A
试管内加入2
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
向B
试管内加入2
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
向C
试管内先加入1
毫升5%盐酸溶液,
再加入2
毫升唾液,轻轻振荡。3.同时将3
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左右。思考: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答: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明显。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相近)催化效果最好。4.约经5~10分钟左右,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
滴体积分数为0.4%
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试管_______
;B
试管_____
;C
试管_____。【实验分析】1.滴加1滴0.4%
的碘酒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根据颜色变化,可以检验淀粉的存在。2.设置B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设置对照组。3.A
试管内滴加0.4%的碘酒溶液后,不变蓝色,说明了什么?说明原先的淀粉溶液不存在了。4.C
试管与A
试管实验条件有何不同?C
试管唾液在酸性条件下生存。【实验结论】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有催化作用。2.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不具有催化作用。思考:酶的催化作用还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建立假设】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设计实验】利用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原理。应至少设计____个组的温度变化值;各组先达到设计温度值后再进行_______
,再通过观察_________变化来得出结论。【进行实验】(1)取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
号,分别加入2
毫升1%
淀粉溶液。另取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2)将6
支试管的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入10℃、37℃和60℃左右的水中,水浴5
分钟。(3)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
1%
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
分钟。(4)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5)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3组颜色变化是
37℃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不变蓝。其他两组颜色均变蓝色。针对本实验的结果,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出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论】酶的催化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思考:除了温度以外,你认为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还有什么?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研究?PH值可能会影响到酶的催化作用。思考:那么,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呢?2、酶的作用特点(一)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二)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如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催化作用。(三)酶的催化受外界因素影响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人体中的酶在温度37℃左右活性最强。思考: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会受到何影响?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例如,白化病就是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3、身边的科学1.人在发烧时,为什么会食欲不振?温度高,消化酶活性下降,分解速率降低,食物消化不了,自然没食欲。2.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
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病人消化不良时,是因为他的体内缺少了帮助消化分解食物的酶,所以医生要给他服用多酶片。3.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蛋白酶帮助消化蛋白质(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增强酶的活性(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衣料?---(
)
A
化纤
B
纯毛
C
纯棉
D
真丝(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可以加入什么酶?脂肪酶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
1、酶是_______制造的具有_____能力的__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时催化能力最强。2、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
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
高效性
C.
敏感性
D.
都不是3、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
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4、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
A.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B.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培优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
板书设计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酶的催化作用酶是什么酶的作用特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