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送小兔回家。2.算一算。 8×2÷4 56÷7×8 81÷9×2 师:计算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揭示:计算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二、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师:中国科学技术馆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你们看,三(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去参观科技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利用课前谈话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讲授新课 教学例7课件出示:1.阅读与理解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反馈:知道了门票的价格和参观的人数。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2.分析与解答师: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需要知道什么呢?师:原来是要先求出29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应该怎么列式呢?师:现在算算。反馈:我直接算29×8=232(元),232<250,250元买门票够了。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师:说得非常好,遇到“够不够”的问题时,一般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现在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吗?反馈:29接近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师: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可以写成数学符号“≈”,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课件出示: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现在你能完整的说说结果了吗?3.回顾与反思师:这样估算的答案准确吗?想想怎么检验。师:看来这样估算是准确的,现在我们一起写出答语吧!师: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教学例8课件出示: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1.阅读与理解师: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表示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大家尝试画一画。反馈:2.分析与解答师: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师:接着呢?师:现在列出算式算一算吧!反馈:我这样列算式:18÷3=6(元),6×8=48(元)。我列的综合算式:18÷3×8=6×8=48(元)2.回顾与反思 师:这样算对吗?你们检验了吗? 反馈: 买8个碗48元,48÷8=6(元),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对了。 师:非常好!我们一起写出答语好吗? 师: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师:像这类题型称之为“归一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1份量,第二步再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求其他量:1份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量=份数。教学例9课件出示: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1.阅读与理解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师: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题意呢?师:这个主意不错,大家尝试画一画。反馈:2.分析与解答师:现在找到解决的方法了吗?引导学生得出: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钱。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再算9元一个的碗能买几个。师:大家都听清楚了吗?赶紧在练习本上算算。反馈:先求妈妈有多少钱?6×6=36(元),再求9元一个的碗买几个?36÷9=4(个)。我列的综合算式:6×6÷9=36÷9=4(个)3.回顾与反思 师:这个结果正确吗?想想怎么检验? 反馈: 4×9=36(元) 6×6=36(元)4个9元的碗和6个6元的碗,总价钱一样,正确。师:我们一起写出答语好吗?师:你是怎样解答的?师:像这类题型称之为“归总应用题”,解决这类问题: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每份数或新的单一量。四、完成“做一做”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2)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由说说。学生:需要知道29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然后再与250元比较。学生:本题实际是求29个8是多少,算式是29×8。学生分组算一算,然后集体交流。学生:这道题主要比较29×8与250的大小,所以不必算出精确结果,29接近30,可以估一估29×8大约得多少。学生自由说说。学生:30×8=240,29×8<240,所以250元钱够了。学生: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学生跟着老师写出答语。学生独自估一估,然后集体交流。学生根据题意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我画图来表示。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表示。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学生: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然后集体反馈。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作答。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自由说说。学生:我画线段图来表示。学生独自画一画,然后集体反馈。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反馈。同桌合作检验,然后集体交流。学生跟着老师共同答一答。学生展示交流。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这一环节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领悟,知道这道题主要比较29×8与250的大小,所以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可以估一估即可。及时的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检验得习惯,提高正确率。适当的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画图法将题意展示出来,感受画图的直观,为后面的分析题意打基础。 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一步步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息与兴趣,感受数学的逻辑性、推理性。及时的练习,让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让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题意,间接的感受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分析做准备。学生通过线段图的分析得到解决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的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做题检验得好习惯。
巩固练习 1.估算。58×9≈ 29×4≈12×4≈ 98×7≈2.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3.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1)照这种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2)照这种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4.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6米,12天就能修完。实际每天修8米,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利用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反馈:我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了。我还会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了。……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解决问题 29×8≈240(元) 240<250,够了。18÷3=6(元) 18÷3×86×8=48(元) =6×8=48(元)6×6=36(元) 6×6÷9 36÷9=4(个) =36÷9=4(个) 简洁的板书可以突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
新知导入
送小兔回家。
50×7=
300×7=
8×200=
90×5=
350
2100
1600
300×2=
20×5=
600
100
450
新知导入
算一算。
8×2÷4
56÷7×8
81÷9×2
=16÷4
=4
=8×8
=64
=9×2
=18
计算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课堂练习
中国科学技术馆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新知讲解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阅读与理解
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门票的价格和参观的人数。
新知讲解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阅读与理解
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
新知讲解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分析与解答
需要知道29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然后再与250元比较。
本题实际是求29个8是多少。
29×8
新知讲解
29×8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我直接算。
=232(元)
232<250,250元买门票够了。
新知讲解
29×8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这道题不必算出精确结果,29接近30,可以估一估29×8大约得多少。
新知讲解
遇到“够不够”的问题时,一般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
新知讲解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29 × 8
…
接近30
30×8=240
≈240(元)
…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新知讲解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新知讲解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29 × 8
≈240(元)
30×8=240,29×8<240,所以250元钱够了。
新知讲解
回顾与反思
这样估算的答案准确吗?想想怎么检验。
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
新知讲解
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想一想
92>90
92×8>700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92×8
≈720
新知讲解
阅读与理解
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信息整理:
3个——18元
8个——?元
新知讲解
信息整理:
3个——18元
8个——?元
用最简单的方法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我画图来表示。
18元
?元
新知讲解
分析与解答
18元
?元
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
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新知讲解
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我这样列算式。
18÷3=6(元)
6×8=48(元)
我列的综合算式。
18÷3×8
=6×8
=48(元)
新知讲解
回顾与反思
这样算对吗?你们检验了吗?
买8个碗48元,48÷8=6(元),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对了。
答:需要48元。
新知讲解
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先求每个碗多少钱?
18÷3=6(元)
再求30元可以买几个碗?
30÷6=5(个)
30÷(18÷3)
=30÷6
=5(个)
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新知讲解
解决归一问题时,
第一步先求出1份量,第二步再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求其他量:1份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量=份数。
新知讲解
阅读与理解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信息整理:
6元1个——6个
9元1个——?个
新知讲解
信息整理:
6元1个——6个
9元1个——?个
我画线段图来表示。
6元
6个
9元
?个
新知讲解
分析与解答
6元
6个
9元
?个
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钱。
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再算9元一个的碗能买几个。
新知讲解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先求妈妈有多少钱?
6×6=36(元)
再求9元一个的碗买几个?
36÷9=4(个)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新知讲解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我列的综合算式。
6×6÷9
=36÷9
=4(个)
新知讲解
回顾与反思
这个结果正确吗?想想怎么检验?
4×9=36(元)
6×6=36(元)
4个9元的碗和6个6元的碗,总价钱一样,正确。
答:可以买4个。
你是怎样解答的?
新知讲解
解决“归总问题”:
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每份数或新的单一量。
新知讲解
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
(1)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
(2)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1)6×4÷8
=24÷8
=3(天)
(2)6×4÷3
=24÷3
=8(页)
答:3天可以读完。
答:平均每天读8页。
课堂练习
估算。
58×9≈ 29×4≈
12×4≈ 98×7≈
540
120
40
700
课堂练习
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32×6
实际能装的重量>180千克
≈ 180(千克)
答: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
课堂练习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种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种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1)24÷3×7
=8×7
=56(页)
(2)64÷(24÷3)
=64÷8
=8(天)
答:7天可以读56页。
答:8天可以读完。
拓展提高
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6米,12天就能修完。实际每天修8米,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6×12=72(米)
72÷8=9(天)
12-9=3(天)
答:可以提前3天修完。
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了。
我还会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29×8≈240(元) 240<250,够了。
18÷3=6(元) 18÷3×8
6×8=48(元) =6×8
=48(元)
6×6=36(元) 6×6÷9
36÷9=4(个) =36÷9
=4(个)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2、7、12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送小兔回家。
2.算一算。
8×2÷4 56÷7×8 81÷9×2
思考:计算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计算乘除混合运算,按照( )的顺序依次计算。
2、探究新知
1.学习例7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1)阅读与理解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门票的( )和参观的( )。
要求( )。
(2)分析与解答
①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需要知道( ),然后再与( )比较。
②29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应该怎么列式呢?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一:直接算
方法二:这道题主要比较( )与( )的大小,所以不必算出( )结果,29接近( ),可以估一估( )×( )大约得多少。
( )×( )≈( )
↓ ↓
接近( ) ( ) 读作:( )
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 )、整( )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④现在你能完整的说说结果了吗?
( )×8=( ),( )×( )<( ),所以250元钱( )。
(3)回顾与反思 这样估算的答案准确吗?想想怎么检验。
有30人买门票只需( )元,所以( )人买门票250元肯定(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
2.学习例8
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1)阅读与理解
①信息整理:
3个——( )元
( )——( )
②画图来表示。
(2)分析与解答
①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出算式算一算。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3)回顾与反思 这样算对吗?你们检验了吗?
买8个碗( )元,( )÷( )=( )(元),一个碗6元,3个碗( )元,( )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5)像这类题型称之为“归一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 )份量,第二步再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求其他量:1份量×份数=( ),总量÷( )=份数。
3.学习例9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1)阅读与理解
①信息整理:
6元1个——( )个
( )——( )
②画线段图来表示。
(2)分析与解答
①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 )。
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再算( )。
②列出算式算一算。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3)回顾与反思 这个结果正确吗?想想怎么检验?
( )×( )=( )(元) ( )×( )=( )(元)
( )个9元的碗和( )个6元的碗,总价钱( ),( )(填“正确”或“错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说说是怎样解答的?
(5)像这类题型称之为“归总应用题”,解决这类问题:先用乘法求出( ),再用( )法求出新每份数或新的单一量。
(6)完成“做一做”
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
①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
②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三、随堂检测
1.先估一估,再在估算的数大于300的算式后面画“√”。
6×27( ) 38×9( )
73×4( ) 4×57( )
2. 脱式计算。
24÷3×8 72÷9×5 4×6÷8 6×6÷9
3. 看图列式。
4.解决问题。
(1)一件羽绒服589元,买7件这样的羽绒服大约需要多少钱?
(2)已知6头大象能运12根木头。如果有9头大象,可以运多少根木头?
(3)同学们去种树,每行8棵,3行正好把树苗都种完,用这些树苗种4行,每行需要种几棵?
【答案】
1. 38×9
2.64,40,3,4。
3.24÷4×6=36(元) 15×3÷5=9(个)
4.(1)589×7≈4200(元)
(2)12÷6×9=18(根)
(3)8×3÷4=6(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