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
NO.1 水的分布
2
思考与讨论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在干什么?
3
思考与讨论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都存在于哪里?
4
思考与讨论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都存在于哪里?
5
浩瀚无际的大海、奔腾不息的江河、缓缓流淌的小溪、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
一、水的分布
地球区别于其他星星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丰富的水
你能根据下列标准,将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吗?
根据水的分布空间 根据水的状态不同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
6
一、水的分布
地球区别于其他星星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丰富的水
你能根据下列标准,将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吗?
根据水的分布空间 根据水的状态不同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
7
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水
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
生物水
水
海洋咸水
陆地淡水
陆地咸水
一、水的分布
8
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 米3
其他水体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能被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
一、水的分布
陆地淡水
咸水
97.47%
淡水2.53%
可利用的淡水0.3%
地球不缺水,但缺的是淡水!
不易利用的淡水99.7%
二、地球上的水
10
水天一色的海水
碧波荡漾的湖水
神秘莫测的地下暗河
晶莹剔透的冰川
碧波连天的咸水湖
思考与讨论
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
11
思考与讨论
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
12
雨、雪、雹、露、云、雾;湿衣服晒干、各种蒸发现象;盐“发潮”;冰箱制冷时,冷冻室内有霜;从冰箱拿出一杯饮料,饮料瓶身有很多水珠。
针对练习
1.地球上含水量最多的是( )
A.淡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河水
2.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上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13
针对练习
3.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 1—1 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E、_______;
(2)在上述各种水体中,____________为水圈的主体,______________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少的是______, 最多的是_________。
14
NO.2 水循环
15
思考与讨论
16
生活中水洒到桌子上,过一会就消失了,那么水去哪里了?这样子下去地球的水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思考与讨论
17
生活中水洒到桌子上,过一会就消失了,那么水去哪里了?这样子下去地球的水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到大气中了,水不会越来越少,蒸发到空气中,空气中水汽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云,然后会变成雨雪重新降下来!
思考: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无规则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那么,这种运动和转化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水循环
18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无规则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那么,这种运动和转化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水循环
水的循环
冷却凝结成云
降水
蒸发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下 渗
植物
蒸腾
降水
降水
降水
蒸发
蒸发
水汽输送
径流: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沿地表或地下运动的水流
一、水循环环节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它的环节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20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变化,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出现,因而使 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外因:太阳的辐射和地心引力。其中蒸发需要热量,是太阳辐射提供的,降水需要向下的力,是由地心引力提供的。
二、水循环的成因
水循环的类型:
三、水循环类型
(1)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海洋
(3)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陆地
三、水循环类型
三、水循环类型
更新周期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25
{284E427A-3D55-4303-BF80-6455036E1DE7}水体名称
更新周期
大气水
9?11天
河水
11?18天
湖泊淡水
10?100年
地下水
100?1000年
海洋水
约5000年
冰川
约10000年
水循环的意义:(1)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通过水循环,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四、水循环的意义
26
四、水循环的意义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27
水资源越丰富的地区,水循环越剧烈,比如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水循环剧烈,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水循环活跃
五、改造水循环的步骤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28
修建水库
植树造林
跨流域调水
针对练习
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图中A→B→C→D所代表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 之间,它可以促进______(陆地、海洋)水的不断地补充和更新。
(3)在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能够施加影响最多的主要是______ (填数码),人们可以通过修建______ 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不均,从而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填数码)
29
NO.3 水资源的分布
30
思考与讨论
观察地图,看看我国哪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水资源匮乏?
思考与讨论
观察地图,看看我国哪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水资源匮乏?
总量上水资源多,但是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多西少。
我国水资源的现况:
1. 我国属于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米3,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2200米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很不均匀:
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从时间分配角度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显。
一、水资源的分布
一、水资源的分布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1)控制人口
(2)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空间分布不均)
(3)修水库 (季节变化大)
(4)节约用水 (用水量大)
(5)防止污染
(6)解决污染
34
南水北调
35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1]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 [2] 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3]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NO.4 水与生命
36
一、水与生命
我知道水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
37
人需要动物,动物需要水
动物要喝水
人喝水
植物需要水
动物需要植物,植物需要水
人需要植物,植物需要水
思考与讨论
38
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一、水与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万病之因。人体内70~80%为水,如:
血液中的水:90% 肌肉中的水:70%
肺与心脏中的水:80% 大脑中的水:75%
骨头中的水:22%
39
一、水与生命
1000克重的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水约900克。
1000克重的一条鱼体内含水约800克。
体重10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含水约70千克
40
二、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41
干旱地区生长的猴面包树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水分进入植物体,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A.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B.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
二、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 仙人掌(如 图1-7)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含量?
二、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 仙人掌(如 图1-7)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含量?
针状叶、肉质茎、根系发达。
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三、水对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丰富的热带地区,茂密的雨林中生长着千姿百态的植物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