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阙( ) 叠嶂 ( )
襄( )陵 沿溯( ) 曦( ) 素湍( )
绝巘( )长啸( )
属( ) 引 哀转( )
què
zhàng
xiāng
sù
xī
tuān
y n
xiào
zh
zhu n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連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岩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水经注疏》
略无阙处;
两岸连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
或王命急宣,
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堂训练:
解释黑色的字
1 略无阙处。
2 自山峡七百里中。
3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 绝囐多生怪柏。
5 飞漱其间。
6 沿溯阻绝。
同“缺”。中断
从,由
如果
山峰。
冲刷
逆流而上(共31张PPT)
欣赏诗句
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庐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尤其是春秋两季最美。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将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微风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练;又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
庐山雾,对山镇牯岭特别有感情,一年365天,有197天与它朝夕相处。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牯岭一半隐进仙境,一半留在人间。
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庐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尤其是春秋两季最美。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将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微风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练;又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
庐山雾,对山镇牯岭特别有感情,一年365天,有197天与它朝夕相处。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牯岭一半隐进仙境,一半留在人间。
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山脉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最高处海拔达1400多米。山势险峻,林木葱茏,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地点 雾名 特点 主要词语 主要句式
地点 雾名 特点 主要词语 主要句式
九江 山间云
登山路上
浓雾
多变形美 风起浪涌 飘飘悠悠 像帷幕 像轻纱 飘逸 雾来时……雾去时……
雾浓时……雾稀时……
牯岭
雾气 时间长
多变 朝夕相处 冉冉升起 团团相衔 浮游荡漾 时而……时而……
一半……一半……
大天池等
云海
壮观斑斓 俯瞰 万倾 波涛起伏 绚丽动人 银涛雪浪 斑斓 彩练 竞相开放 尤其……
每当……只见……
特别……更是……
好像……又如……(共13张PPT)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表现手法。
2.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默读思考:
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春雨图
夏雨图
夏日生机
实 践:
写一种你熟悉的景物
作 业
自主鉴赏“秋雨图” “冬雨图”
成
Wih
③
e(共14张PPT)
黄陵柏
作者介绍
(1952年2月21日 - ,其中凹读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代表作:《商州》、《白夜》、《废都》、《浮躁》、《秦腔》等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 “汉武仙台” 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 。
你能为这些字注音吗?
偌大( ruò )
倏忽( shū)
丰腴(yú )
袅袅( niǎo )
鹰隼( sǔn)
憧憧(chōng):往来不定,摇曳不定。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①这是一篇( B )文。
A、记叙文 B、说明文 C、议论文
②从语言角度说,这是一篇( B )。
A、平实说明文 B、生动说明文
③文章利用(柏谱 )的形式记载了( 15 )种黄陵柏。
④课文介绍的黄陵柏,你能为它再分类吗?
按照生长地的不同,有:
按照形状的不同,有:
独具特色的生动说明
在写柏的时候,作者主要用哪些手法来写,读来亲切、生动?
拟人、比喻
如:写山下柏时,把它写得有人的外形、人的内心、人的命运。
如:写风头柏时,将柏写成了塔,又把塔写成了军人,给读者的是有血有肉的柏。
含蓄深刻的人生感悟
①作者把黄陵柏当作人去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对人、对人生有喜有恨、有爱有憎的复杂感情。
②课文结尾的两个问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对形形色色的人生的感慨,对自己人生的审视与自勉。
学了这节课,你有多少收获呢?
我知道了……
谢谢观看!
明天见……(共29张PPT)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载途 萌发 簌簌 连翘
孕育:
翩然: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zài
qiáo
méng
sù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动作轻快的样子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只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阅读小标兵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古今的差异。
1、纬度;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 到
由 到
主
次
空间
时间
逻辑
顺序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经度差异
纬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 季节安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以此安排农事。
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本文语言除了生动、
形象外还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说明。
准确、严谨、生动、优美。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
一奇怪的现象。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古代农谚选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你看那天上的云彩,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儿准是晴天。
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吧!请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