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孤独之旅》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课前跟咱们班几位同学聊天时,谈到了我教书的理念——快乐语文,快乐生活。同学们能大声重复一遍这八个字吗?
生(齐):快乐语文,快乐生活。
师:既然都强调快乐,那就给我一个微笑吧。笑不出来?假装微笑也行。
(生笑。)
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不紧张了,脸都舒展开了,不再像刚才那么绷得紧紧的了。
二、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孤独之旅》。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老师在快速浏览之后,自己总结出了一段话。
(屏显。)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杜小康家忽然一落千丈,无奈之下他只好和爸爸去芦苇荡放鸭。未知的远方(
)着少年,可前行是纯粹的,爸爸不给乖巧温顺的鸭们一点(
)和(
)的可能,对杜小康的请求也(
)。到达空旷的芦荡,空气里(
)了各种清香,还有无数萤火虫,但这些都不能(
)他的恐慌。在芦苇荡,父子俩经受了孤独的考验。暴风雨(
)地来了,风雨中杜小康独自一人去追鸭,(
)戳破了他的脚,他历经艰辛终于找回受惊的鸭子。八月,杜小康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他们都长大了!
师:可惜,这段话并不完整。下面,老师把完整版的朗读一遍,同学们认真听,并把里面缺的词语听写出来,好吗?
(师朗读。生听写。)
师:好,请大家核对答案。
(屏显。生对答案,并齐读。)
撩(liáo)逗:挑逗,撩拨。
觅食:寻找食物。
嬉(xī)戏:游戏,玩耍。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睬。
掺(chān)杂:混合。
驱
(qū)除:驱赶,排除。
歇(xiē)斯底里
芦苇茬(chá)
师:有几个词,同学们需要特别注意。比如,“撩逗”中的“撩”与“芦苇茬”中的“茬”的读音;“嬉戏”中的“嬉”是“女”字旁,“掺杂”中的“掺”是提手旁;“歇斯底里”原指人疯狂的情绪状态,文中用来形容暴风雨天气的可怕。
(生批注圈画。)
师:这段话里还有个秘密,里面穿插了几个表示主人公杜小康情感的词语,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边找边说):“恐慌”“孤独”,还有“惊喜”……
(师依次板书“恐慌”“孤独”“惊喜”。)
师:很好,“惊喜”是因为什么?
生:鸭子下蛋了。
(师在“惊喜”右侧板书“下蛋”。)
师:还有吗?提示一下,这个词藏在一个四字短语里面。
生:哦,我知道了,是“无奈”。
(师在“恐慌”左侧板书“无奈”。)
师:你反应很快。“无奈”是因为什么?
生:杜小康厚实的家境忽然一落千丈。
师:所以,杜小康辍学了,不得不跟父亲去——
生:放鸭。
(师在“无奈”左侧板书“放鸭”。)
师:是的。由辍学放鸭的无奈,到去芦荡后的恐慌,再到安顿之后的孤独,以及鸭子下蛋后的惊喜。这就是少年杜小康的情感经历。其实,这也是他的什么历程?
生(齐):成长的历程。
师:对,成长之旅!
(师板书“成长之旅”。)
师:可是,编者为什么不把文章的标题定为“成长之旅”,却命名为“孤独之旅”呢?
生:因为孤独是杜小康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种体验。
生:因为文中用了很多文字来写杜小康的孤独。
生:因为孤独是杜小康迅速成长起来的原因之一。
师:说得真好!孤独让人成长。可是,孤独是怎样使人成长起来的呢?或者说,孤独与成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尝试解开这个谜题。这堂课我们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是
什么方法呢?暂且不告诉大家。也许,课快上完的时候同学们就有答案了。
三、语段精读
(一)与孤独相遇
师:刚才提到“孤独”,凭经验说说,人在孤独的处境中,最容易产生什么情绪?
生:想念朋友,想念亲人。
师:这是人之常情。
生:想吃东西,吃很多的东西。
(生笑。)
师:看来,美食可以医治你的孤独。
生:会感到很无聊,所以会做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
师:那如果这种孤独感再强烈一点呢?
生:会很害怕,很恐惧,甚至是想要逃离。
师:很好,你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害怕!请同学们回到课文,告诉我文中哪里写了杜小康感到了害怕。注意,是“第一回”的“真正”的害怕。
生(齐):第
21
自然段。
师:对,就在第
21
自然段!那就让我们的阅读发现从这里开始吧。
(屏显。生齐读。)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
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师:这是一段自然环境描写,能说说在哪里写出了杜小康的害怕吗?
生:“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一句,写出了杜小康的害怕。
师:对,这是直接写。
生:“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因为他很想离开这里,可是他却走不出去,所以他感到很害怕。
师:这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是“害怕”的直接体现。有没有环境描写,也让我们能感觉到杜小康很“害怕”?
生:“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师:能简单分析一下这个句子吗?
生:这是个比喻句,把芦荡比作万重大山,更加突出了芦荡的连绵与广阔。
师:人在其中会怎样?
生:无法逃离。
师:还有一个类似的比喻句,同学们能找出来吗?
生:“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也是个比喻句。这句把芦苇比作绿色的浪潮,给人以汹涌澎湃的感觉。
师:作者为什么要把芦荡同时比作万重大山和绿色的浪潮?
生:这样写更能写出杜小康的害怕。
师:具体说一说。
生:这样写更能强调环境对人的限制。
师:这两处比喻有不同吗?例如,“大山”与“浪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生:大山高,所以走不出去;浪潮汹涌澎湃,也走不出去。
师:对,老师来总结一下。大山从高度上,浪潮从广度上,写出了环境对人的压迫感。同学们再想一想,在茫茫的大海上,在重重的山峦之中,人是不是很容易感到自己很渺小,进而孤独与迷茫,想要逃
离?怎么走都走不出去又加剧了内心的恐惧。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紧接着的第
24
自然段的描写,给人的感受似乎很不一样。请大家看第
24
自然段。
(屏显,生齐读。)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师:这段话中,有个反复出现的字,是什么?
生(齐):“香”。
师:一共有几个?
生(边找边说):“空气里满是清香”“一种不知
名的香草”“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一共有三个“香”字。
师:还有吗?我认为还有一个。
(生疑惑,面面相觑。)
师:请同学们注意“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这句话。我觉得,这也是在写“香”。为什么呢?
生:因为只有很香的东西,杜小康才会用劲儿去闻。
师:表面上是在写人闻,实则是在写香气。这种手法叫侧面描写。除了嗅觉上的“香”,还有其他感官角度的描写吗?
生:有,视觉角度的描写,如“居然能把水面照亮”。
师:是的,写萤火虫很多就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前面的“青森森”的芦苇也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那么,芦苇、香草、萤火虫等等景物又能带给人什么感受呢?
生:温馨。
生:很清新,很宁静。
生:很浪漫。
(生笑。)
师:是的,这样一个很温馨、很浪漫的夜晚,很容易使人的心情也宁静下来。刚才还是恐惧害怕,现在怎么就是宁静美好了呢?反差这么大的两段,作者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
(生思索,面面相觑。)
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大家可以从下一段的“这
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一句,找些启发。
生:我觉得作者是在用宁静美好的环境来反衬杜小康孤独恐惧的心情。
师:哦,原来如此,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认为作者还有一个目的——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屏显,生齐读。)
从表面上看,自然与人的矛盾对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若细心品味便会发现主人公对自然其实包含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在绝望中看到光明,在冷酷中带些暖色。
——曹文轩访谈录
师:也许,人在孤独时更能看到绝望中的光明、冷酷中的暖色。这个发现,我们是通过把两个段落放在一起比较得出的。
(师板书“发现美好”“段落比读”。)
(二)与孤独相伴
师:如果说自然环境可以给人带来孤独的感受,那人与人交流的缺失所带来的孤单感则更加深重。
同学们接着往下读,关注第
29
自然段的这几句话。
(屏显,生齐读。)
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师:我读到这里时非常好奇:为什么杜小康父子间的“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所谓“必要的对话”又是怎样的对话?带着这个疑问,老师翻看了原著,果然有所发现。老师找到了原著在编入教材时被删
去的一段对话。
(屏显,生分角色朗读。)
“饱了吗?”
“饱了。”
“你饱了吗?”
“我也饱了。
“就在河里洗碗?”
“就在河里洗碗。”
“困吗?”
“不困。”
师:这段对话有什么特点?
生:比较简单,都是短句。
生:都是关于日常生活的,比如吃饭、睡觉、洗碗等最简单的事,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信息。
生:回答跟提问基本都一样,很枯燥。
师:对,很枯燥,用书上的形容词说就是——
生:干巴巴。
师:干巴巴的对话背后是什么?
(生抓耳挠腮,回答不出。)
师:干巴巴的对话背后,就是干巴巴的生活啊。虽然我们没有跟随杜小康一同进入芦荡,但我们依然能想象到他们那种单调乏味的生活。也许,杜小康每天所做的事就只是“喂鸭——吃饭——睡觉”,然
后还是“喂鸭——吃饭——睡觉”,如此循环往复。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有表达的欲望,一旦失去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沟通交流,人就会陷入到精神的孤立和恐慌之中。久而久之,甚至会变得迟钝、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么,面临极限孤独的杜小康,最终会选择爆发吗?
生:我觉得他会选择逃离,所以他才总是想家。
师:最终他逃离了吗?他有没有在完成使命之前离开芦荡?
生:没有,因为后文提到说时间久了,他就不再那么害怕了。
师:能把那几句话读一读吗?
生:“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师:原来,杜小康已经开始适应这种生活,内心的痛苦已经渐渐减轻。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曹文轩是怎么说的。
(屏显,生齐读。)
人们总是担心被现实压垮,其实人的承受力是无比巨大的。学会与生活妥协,彰显了人性的智慧。
——曹文轩访谈录
师:孤独能让我们学会忍受。这一发现,我们是通过与原文的比较得出的。
(师板书“学会忍受”“原文比读”。)
(三)在孤独中升华
师:人要实现成长,光懂得忍受还不行,还要经历磨难,甚至是巨大的磨难。对杜小康来说,这次巨大的磨难是什么?
生(齐):暴风雨。
师:是的,那是一次可怕的、歇斯底里的暴风雨。关于经历暴风雨之后的杜小康,我发现文中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写,请大家关注第
44-48
自然段,这里面描写的很多细节,是与前文相照应的。
(屏显。)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师:这里写的鸭子,与暴风雨中的鸭子有何不同呢?
生:第
37
自然段写的暴风雨中的鸭子是“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可见鸭子很慌张,而暴风雨后它们却很安静。
生:还有第
38
自然段写的鸭子——“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鸭子肯定是被雷声吓坏了,暴风雨之后却是“挨着主人蹲了下来”,鸭子也不再那么恐惧了。
师:“一步不离地挨着”说明什么?
生:说明鸭子非常依赖杜小康。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我们依赖的人?
生:坚强勇敢的人。
师:所以说,作者通过这个细节也在告诉我们,经历磨难之后的杜小康,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变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男子汉的特点就是能给别人带去安全,带去温暖。再看下面这个细节。
(屏显。)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师:这里描写的天空与暴风雨时的天空有何不同?
生:暴风雨时的天空是很可怕的,这里写的天空是明亮美丽的。
师:文中具体是怎么写的?
生:“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
师:天是黑色的我能理解,为什么要说河水也是黑的,芦苇荡也是黑的呢?
生:我觉得这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在写暴风雨来临前的天色很暗。
生:除了夸张,我认为作者也想用河水的黑和芦苇的黑,突出天色的黑。这样反复抓住颜色来描写,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恐惧感。
师:这句诗用在这里意境非常贴切。这种用河水、芦苇来写天色的方法,叫衬托手法。那暴风雨后的天空又是怎样的呢?
生:天空很蓝,月亮很明亮。
师:而且是杜小康“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强调?
生:因为雨过天晴,天色也好了。
生:蓝色的天空,明亮的月亮,其实也是写杜小康在暴风雨后心情的宁静。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啊,你的发现很正确。不过,除了宁静,他的心情还是怎样的呢?
生:还有高兴、喜悦。
师:是的,找到鸭群的欣慰,战胜磨难的兴奋,都通过蓝天、明月烘托了出来。除了环境描写,还有描写杜小康的细节,比如——
(屏显。)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师:不是悲哀,那是什么呢?之前想家的时候,杜小康也哭了,这两处的哭一样吗?
生:我认为不一样,之前的哭是因为杜小康很无奈地要辍学去放鸭,再加上放鸭的生活很孤独,他很难过,所以他哭了。这里的哭不是悲哀,是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师:能解释一下“五味杂陈”指什么吗?
生:有点自豪,又有点伤感,还有一点小激动。
师:是的,这当然是一种激动喜悦的哭泣,因为他找到鸭群了,自己也成长了,但似乎又有点伤感。当他回顾往事,想到这样的磨难竟然加在了自己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身上时,我想他心里肯定有无尽的委屈想要倾诉。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啊!既然杜小康还是个孩子,我就还有个疑问,作者为什么要设计杜小康和父亲分头去找鸭子的情节,而且还让他在芦荡里迷了路?他还是个孩子呢,为什么不父子俩
一起去找?
生:因为单独去找更能反映杜小康坚强的性格。
生:因为单独去找能找到更多丢失的鸭子。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屏显,生齐读。)
每个人在生命中总会遭受到各种厄运,在厄运面前,总是要独自去承受的。人生的悲剧性与高尚性正是以人在独自面对厄运时依然具有的优雅风度体现出来的。
——
曹文轩访谈录
师:所谓优雅,就是淡定、从容、自信地面对苦难的风度,就像暴风雨后的杜小康,不再慌张,即使是哭,也不是悲哀的。这个发现,我们是从细节的比较中得出的。
(师板书“懂得优雅”“细节比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由黑板上的“段落比读”“原文比读”“细节比读”总结概况出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方法——
生(齐):比较阅读法。
(师板书“比较阅读法”。)
四、课堂收束
师:杜小康付出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具体体现在了哪件事上?
生(齐):鸭子下蛋了。
师:发现鸭子下蛋了,他说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演读):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师:这四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用了
4
个感叹号,而且都是用简短的词或词语构成。
师:为什么不用常规的表达,比如“爸,鸭子下蛋了!”
生:因为杜小康太高兴了,太兴奋了,所以说话时才有点语无伦次。
师:人在特别高兴,或者特别激动的时候,来不及组织一句完整的话,只能先表达最重要的信息,比如这里的“蛋”,然后再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听上去就会有点语无伦次。除了收获了鸭蛋,芦苇荡放鸭的经历对杜小康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们来看看回到油麻地之后的杜小康是怎样的精神面貌。
(屏显,生齐读。)
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
学”门口摆起了地摊。
师:正因为如此,把这些变化都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乔才在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
(屏显,生齐读。)
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师:《草房子》里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也是这样历经各种困难成长起来的杜小康们,希望同学们能课后阅读《草房子》,和里面的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发现美好,忍受孤独,懂得优雅,最终成长为
像杜小康那样有出息的人!
附: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放鸭
无奈—恐惧—孤独—惊喜
下蛋
成长之旅
发现美好
段落比读
学会忍受
原文比读
懂得优雅
细节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