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十七:构成物质的微粒

文档属性

名称 满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十七:构成物质的微粒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8-13 19: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满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十七:构成物质的微粒
21世纪教育网古田天师制作
汇编说明:目前各大网站都收录了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地理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给广大下载者带来了福音。但争对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的分类汇编没有,因为全国各地的试题分类汇编对浙江省的《考试说明》的试题要求过高、有很多知识点不作要求、因此本人对照2011年浙江省的《考试说明》的考点重新进行汇编,精选了全国各地的100多份试题中的一些典型试题、原创试题、新型试题,按浙江省学业考试的题型进行汇编,相信对2012年的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的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严重警告:
1.最近发现本人(古田天师)制作授权给21世纪教育网(http://www.21cnjy.com/)的精品资料被下载者下载后随意在其他网站上传、转载。敬请下载者自重。版权系21世纪教育网。未经许可,任何单位(网站)不得转载。侵犯版权者必究!
2.本汇编分单份下载和打包优惠下载,请注意选择,不要重复下载。
考点要求: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物质的构成
(1)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a
(2)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a
2.原子的组成
(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a
(2)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a
(3)知道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 a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a
(2)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a
一、选择题
1.(临沂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泉州市)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金刚石 B. 氯化钠晶体 C.水银 D.蒸馏水
3.(武汉市)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 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4.(天津市)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 48 B. 26 C. 22 D. 4
5.(百色市)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泸州市)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7.(日照市)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8.(成都市)对于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9.(苏州市)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黄金 C.金刚石 D.氯化钾
10.(娄底市)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子数为88 B.核外电子数为53
C.核电荷数为131         D.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g
11.(鸡西市)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12.(重庆市)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释放出放射性碘131。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   D.碘131不能加入食盐中
13.(烟台市)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4.(广安市)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15.(泰安市)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16.(滨州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17.(威海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显微镜下观察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已经成为可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科学研究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
B.分子间有间隔,固体中分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C.分子是由更小粒子构成的
D.分子是有外壳的实心球体,通常情况下静止不动
18.(济宁市)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性质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
A.不锈钢比普通钢材耐腐蚀 B.水在自然界天然循环
C.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19.(南昌市)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20.(南昌市)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21.(泰安市)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元素符号为MO
22.(日照市)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属于同种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23.(南充市)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B.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为77
C.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D. 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24.(日照市)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1)(4) B.(2)(3)
C.(1)(2) D.(3)(4)
25.(北京市)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B.H2O   C.CO2    D.H2O2
26.(北京市)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
A.2    B.6    C.8    D.14
27.(攀枝花市)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28.(河北省)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存在引力
29.(吉林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这说明(  )
A.分子的间隔变大 B.分子可再分 C.分子质量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30.(海南省)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氮气 B.铁 C.甲烷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
31.(宁波)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   )
A.是化合反应
B.可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32.(温州)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   B.2   C.3   D.5
33.(湖州)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34.(绍兴)2010的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与金刚石、石墨一样,都只有碳元素组成。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单质             
B.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D.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二、简答题
1.(大连市)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4)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2.(徐州市)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 。
(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导致 。
(4)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释放出的高温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临沂市)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
(2) 。
4.(盐城市)4月26日,全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重啤集团盐城公司20万千升重啤项目正式投料生产。
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能闻到香味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酵母的作用是   。
③啤酒酿造需要大量除去矿物盐的软水。实验室常用   试剂区别软水和硬水。
④啤酒呈微酸性,过期的啤酒可用来浇灌喜酸花卉。测定啤酒的酸碱度可用   。
⑤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   。
5.(绥化市)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
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
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
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6.(衢州)我市有大面积含丰富硒的土壤资源,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白莲、甘薯、大米等,含有丰富的硒被称为富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富硒产品中的“硒”指的是 (选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硒原子的原子核由34个质子和45个    构成。
7.(杭州)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目前在我国各地监测出的人工放射物质碘-131(碘元素符号:I)的数值水平极其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碘-131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写出全部反应物的化学式 ,写出全部生成物的化学式 .
8.(宁波)有些学生由于平衡膳食的观念不强,使维生素、铁、钙、锌等摄入不足。这里的“铁、钙、锌”指的是 (填“元素”或“单质”)。
9.(台州)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
10.(绍兴)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分子模型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二种原子模型。已知气体A可在气体B中燃烧生成气体C,且气体C能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
(1)气体C的化学式是     ;
(2)气体A与气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当气体A、气体B和气体C质量之比为7:4:11时,它们所含分子个数之比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D
6.B
7.B
8.C
9.D
10.B
11.C
12.C
13.A
14.B
15.C
16.C
17.D
18.A
19.C
20.D
21.A
22.A
23.C
24.D
25.A
26.B
27.C
28.B
29.A
30.B
31.D
32.B
33.A
34.C
二、简答题
1.(1)水分子
(2)氢原子、氧原子
(3)分子不断运动温度降低
(4)分子间隔变小
2.(1)53
(2)不断运动的
(3)元素;甲状腺肿大
(4)2H2 + O2 ==== 2H2O ; 化合反应
3.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⑵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4.①C
②化学 催化
③肥皂水
④pH试纸
⑤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
5.(1)H2O2
(2)2H2 + O2 点燃 2H2O
(3)分子的构成不同
6.元素  中子
7.I2和H2O  HI和HIO
8.元素
9.乙  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隙变大
10.(1)CO2  (2)   (3)2:1:2
高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8 页 (共 9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