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阅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阅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1 08: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作家施耐庵及其《水浒》的文学常识。
2、把握《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能有声有色地讲解2-3个小故事。
3、能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课外资源(网络或课外读物),搜集有关材料。
2、通过个体阅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欣赏其艺术魅力。
3、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2、培养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学思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引领阅读,圈点笔记;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搭建舞台,展示交流;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指导预习
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了解故事内容,做好复述准备。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组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3、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笔记本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以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三、走进作品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
(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水浒传》人物绰号知多少?
梁山108条好汉,每个好汉都有绰号,请说说下列人物的绰号(学生抢答)
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智多星吴用、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等、菜园子张青等。
2、《水浒传》故事情节知多少?
出示几个主要人物图片,让学生说说与他们有关的故事情节。
聆听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感兴趣的故事情节
(二)分析人物形象
以鲁智深、林冲、杨志为例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林冲人物形象
①用多媒体展示写林冲的章节及播放电视剧中演林冲的剧集,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给学生以形象化的视听感觉,加深印象。
②让学生阅读有关林冲的原文,引导学生概括林冲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身上存在的社会意义。
林冲的性格归纳:
逆来顺受
安分守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敢于反抗
2、分析鲁智深人物形象
学生阅读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朗读后思考下面的问题并作答。
提问: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戏耍郑屠细节,鲁智深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充分体现了鲁智深的什么性格?
归纳: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拳打”找正当借口;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②、精读三拳细节描写,细品侠义之举。
“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每一拳下去,郑屠各有什么反应?
“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的?鲁智深又是如何对待的?
③、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写三拳?
归纳:详写三拳,更能突出鲁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性格,也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更符合被压迫的人民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愿望。
归纳鲁智深的性格:
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3、在环境描写中刻画人物形象
阅读《智取生辰纲》节选
一轮红日当空,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路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着要去柳荫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着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赏析: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天气大热,僻路难行,军人疲惫,杨志焦躁。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军人才能在黄泥岗歇凉喝酒,被蒙汗药麻翻,“生辰纲”才能被“智取”。在这样的景物描写中杨志谨慎精明、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展示优秀读书卡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浒传》其他人物形象,昨天我们布置了制作读书卡的作业,现在我们来欣赏优秀读书卡。
四、归纳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③通过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
④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2)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2、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3、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入手
4、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五、作业:
阅读《水浒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再精读相关的章节,然后写一篇短文,发表你对这位人物的看法。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