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1 08: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精神的三间小屋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觑(qǜ)     自惭形秽(huì)
蔑视 鸠占雀巢
B.宽宥(yòu) 悄无声息(qiāo)
襟怀 形消骨立
C.濡养(rú) 抽丝剥茧(bō)
驰骋 不知所措
D.坍塌(dān) 铮铮作响(zhēng)
灰烬 李代桃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所有的目击者都自惭形秽。
B.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其过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D.我们所享受的平凡生活,对于某些贫困甚至动乱地区的居民而言,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驻湘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湖南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
②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
③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④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
⑤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A.③②④①⑤   B.①⑤②④③
C.③②①④⑤ D.②④③①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B.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C.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D.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6.下列对课文鉴赏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B.本文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叙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C.在写“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第一间小屋时,作者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D.文章开头“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出自法国文学家雨果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读破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做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得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是不去读书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⑥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⑦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使在饭馆菜馆中也是一样。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⑧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就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除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增加,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
(选自季羡林《百年美文》,有删改)
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为自己寻找的理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纪念“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以“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下边是学校阅览室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示例,将下表①~②空格的读书方法填充完整。
名人主张 读书方法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法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法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好书像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迷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项,轻觑(qù),鸠占鹊巢;B项,悄无声息(qiǎo),形销骨立;D项,坍塌(tān),李代桃僵。
2.C 【解析】 C项,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含褒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C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策划、筹备、开展”;B项,成分残缺,应在“货运”后加“的需求”;D项,搭配不当,应将“增长”改为“扩大”。
4.B 5.D 【解析】 A项,排比;B项,比喻;C项,反问。
6.C 【解析】 C项,在写“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第一间小屋时,作者没有用设问修辞。
7.我们要利用闲暇坚持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
8.①没有明窗几净(或地方不好);②没有时间(或时间不长);③没有心情(或心情不定)。
9.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如:文章通过古今大学者刻苦勤读、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的事例,与那些找借口不读书的人进行对比,说明只要想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关键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10.“织入”即融入。即把读书的习惯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把读书变为生活的一部分。
11.(1)(示例)读者入馆阅读书刊,阅毕后将书刊归还原处方可离馆;若需复印,须办理借印登记,印后办理归还手续,之后才可离馆。
(2)①质疑读书法(独立思考法) ②循序渐进法(熟读精思法)
(3)(示例)一本好书好像一盏明灯,它能引领我们步入正确的轨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