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智取生辰纲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怄气(yù) 趱行(zǎn)
朱砂(shā) 聒噪(guō)
B.嗔怒(chēn) 逞辩(chěnɡ)
恁地(nèn) 小觑(qù)
C.勾当(gòu) 崎岖(jī)
怨怅(chàng) 剜补(wān)
D.监押(jiàn) 兀的(dì)
贩卖(fàn) 朴刀(pō)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煎熬 尴尬 面面厮觑 气喘吁吁
B.厮杀 吹嘘 死心塌地 喃喃自语
C.窥望 计策 忍气吞声 为非作歹
D.颠倒 偏僻 诺诺连声 劈头盖脸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_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________,光荣永远___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 勉励 蔚为大观 传递
B.无论 激励 蔚然成风 传承
C.尽管 激励 蔚为大观 传递
D.无论 勉励 蔚然成风 传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会上,老师无故把我们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一顿,着实令人气恼。
B.他为人谦逊,处事低调,经常自我吹嘘,大家都喜欢与其共事。
C.为了保住这份高薪职业以养活全家大小,当遭受委屈时,他不得不忍气吞声。
D.我们总是把陌生人给的一些小恩小惠当作是大恩大德,却把身边那些死心塌地对自己好的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黄冈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
②《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紧扣“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题旨,刻画了一个梁山英雄的形象群体。
④它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⑤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及失败的内外原因。
⑥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典型。
A.②④⑤①③⑥ B.②③④⑤⑥①
C.⑥③②⑤④① D.⑥②④⑤①③
阅读课文“……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跳起来趁早凉起身去”至“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和“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至“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两部分,回答问题。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选文描写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两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文中对“智取”过程的细致描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缚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 ……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拕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酒店在村口,四人入来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角酒来吃,回些面米打饼。酒保一面整治,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节选自《水浒传》,有删改)
11.选文叙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水浒传》中的故事,请根据回目的前半部分填写选文的题目。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待两个公差,鲁智深要一禅杖打死,林冲却叫:“师兄,不可下手!”两种不同的做法反映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智深的粗中有细。像这样的描写文中还有几处,请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有人用成语“逼上梁山”来概括。试结合选文中人物的遭遇以及对《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的了解,谈谈你对“逼上梁山”这一成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中对天气炎热的描写,采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请你也采用这种方法,描写一个表现天气寒冷的片段。(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共有一百单八将,天罡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
B.“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晁盖。
C.《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用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D.《水浒传》中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17.《水浒传》中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以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请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下面两个人物。
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项,怄气(òu);C项,崎岖(qí);D项,监押(jiān)。
2.D 【解析】 D项,喏喏连声。
3.B 4.B 【解析】 B项,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5.D 【解析】 A项,用词不当,把“惦念”改为“思念”;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生根、开花、结果”;C项,成分残缺,在“致富”后面加上“的道路”。
6.A
7.白胜设计诱官军。
8.这一细节描写中,动词运用出神入化。“抢、劈、夺、倾、盖、丢”一系列动词巧妙而连贯,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抢、劈、夺”动作迅猛干脆,是为了往酒里倒蒙汗药;“盖、丢”体现了生意人的特征和对“客人”偷酒的不满。这一切都是做给杨志等人看的,丝毫不露破绽,表现了他们计划的周密和表演的天衣无缝。
9.两段的作用都是为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第一部分写杨志引起众军汉、虞候及老都管的不满,为后文内部分裂做铺垫;第二部分选文写白胜、吴用等用计下药,为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做铺垫。
10.通过对“智取”过程中若干细节的推敲,更能显示出晁盖等人的智谋,使得此次“智取”越发显得神妙、机智,扣人心弦。
11.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12.鲁智深爱憎分明,除暴安良;林冲逆来顺受,企图息事宁人。
13.(示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从此处可看出鲁智深粗中有细,颇有心计。他细心考虑各种情况,预测到要发生的事情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4.(示例)“逼上梁山”是指英雄们被逼起义。如鲁智深伸张正义,为救金家父女,打死镇关西,而被缉拿,流浪江湖,被逼上梁山;林冲被高衙内陷害,一味逆来顺受,蒙冤发配后,还想息事宁人,安分生活,却被一再追杀,终于被逼起义。
15.(示例)朔风像发了疯的野牛似的四处乱撞,它从行人的脸上呼啸而过,针一般地刺痛着路上寥寥可数的行人的肌肤。行人们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裹得严严实实,把手揣进衣兜,紧缩着脖子,疾步前行。可冷酷的风婆婆似乎依旧不肯善罢甘休,她决定要将冬的冷峻演绎到极致。
16.B
17.宋江在江州初遇李逵,李逵便找借口向宋江借银子,戴宗知道李逵好赌,劝阻宋江。宋江表示由他去赌输了罢,若要用时再送些与他使。李逵得了银子后,想赢钱来请宋江,结果又把银子输光了。李逵的好赌、耍小聪明和宋江的仗义疏财得以充分展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