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听故事
1.教师讲一遍《乌鸦喝水》的故事,要求:听完后告诉老师,故事里讲了什么?
2.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自己记住的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听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而且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理解力和想象力。让孩子带着问题听故事,则能使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更容易记住故事的内容。)
二、分段听故事 讲故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发生
本环节分以下三步:
1.老师讲故事的第一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记:乌鸦喝水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打开书读一读故事的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写乌鸦遇到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
3.观察本段插图,图文结合,练习用课文中的语言讲出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
本环节分以下三步:
1.教师讲第二自然段故事,学生一边听一边记:聪明的小乌鸦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2.学生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故事,划出写乌鸦想出办法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结合本段插图,模拟情境,试着把本段故事讲下来。
(设计意图:(一)(二)两个环节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段讲故事,这是为了降低讲故事的难度,化整为零,让学生一部分一部分记住故事内容。听完之后让学生读故事,划出关键句子,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结合课文插图,模拟情境讲故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故事性更强。读故事的过程既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故事内容,有利于实现书面语言的内化,又是为了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为学生识记生字做铺垫。对读书的要求不必太高,学生能读对读熟练即可,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有感情朗读。)
三、分组练习,完整地讲故事
本环节分为以下两步:
1.出示故事的插图,小组之间练习完整地讲故事。
①一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倾听。
②小组同学互相指出问题,再讲一遍故事。
2.小组推荐1名同学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之后已经能熟练的讲故事了,这时再推荐同学上台展示。老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讲故事的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加上表情动作来讲故事。本环节使学生讲故事的练习面和参与面达到100%,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与表演者。小组合作的时候听、讲分工明确。推荐同学上台展示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做好听众,学会尊重他人。而上台展示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 通过听和说的途径,学习规范书面语言的教学模式,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这种教学模式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解决了儿童识字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语言。课堂上大量的规范语言积累,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语感的形成,为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