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1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1 11: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议一议:
结论: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
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
经常迁徙。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最早的农作物:
2、地位:
3、耕作方法:
距约10000年的人工栽培稻
距今约10000——8000年的粟和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
从“刀耕火种”到“耒耜耕播”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5、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9/11/2018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的遗址
填写《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概括表》
自学指导:
原始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农耕
房子
原始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生产
工具
农作物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
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7000年前的水井
复原后的水井
河姆渡居民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北京人、山顶洞人
半坡、河姆度居民
食物来源
生产工具
居住条件
社会分工
采集、渔猎(不固定)
农耕(固定)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山洞(不断迁徙)
房屋(定居)
无明显分工
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