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1、什么是“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学派,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解决社会问题。因为观点不同,他们互相辩论,同时又相互取长补短,出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旧的制度瓦解,新的制度逐步确立。
3、影响较大的“诸子百家“(学派)有哪些?
合作探究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1、老子是什么时期的人?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道家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一、道家——老子
3、老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主张各是什么?
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老子》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1.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主张:
4.道家经典:
《道德经》
一、老子
(春秋后期楚国人)
哲学之父
①人应顺应自然;
②
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相互转化;
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3.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老子
1、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主张是什么?
对教育有何贡献?
二、儒家——孔子
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核心思想是
“仁”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思想主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3.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苛政猛于虎。
——《礼记》
政治主张: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研读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教育贡献---①创办私学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4.教育贡献---
②提出许多先进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
从前孔子拜七岁的项橐(tuó
)为老师,古代
圣贤尚且勤学如此,我们更应勤学好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育方法
教育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连连看
大教育家
教育思想
1.历史地位:
2.思想主张:
5.相关著作:
二、孔子
3.政治主张:
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
《论语》
(春秋后期鲁国人)
①创办私学
②提出许多先进教育思想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4.教育贡献:
6、孔子学说的影响:
二、孔子
①影响古代文化的发展。
②提出的道德规范“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编定《诗经》、
《尚书》、
《礼记》、《周易》、
《春秋
》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
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
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三、诸子百家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法家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主张改革、以法治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反对非正义战争;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孟子
哪一个学派最受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的欢迎?
法家!
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楚国有个人随国君出战,征伐其他国家,可是多次当逃兵。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当逃兵时,他言道:“家中有老父亲,我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
动
脑
筋
想一想,对这个人的做法,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韩非子
孔子
老子
四、“百家争鸣”影响
如何认识和评价“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答: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元小结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创造出许多不朽的文明,如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等。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最终走下没落。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分裂动荡,但也是大变革的时代。经济领域铁具牛耕出现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孕育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思想领域催生了诸子百家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也为全国性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C
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B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A
练习巩固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民贵君轻
道法自然
兼爱,非攻
因材施教
连一连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