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的含义。
难点:掌握两种不同记时法的特征,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制造冲突
师动手在钟面上拨10时,提问:钟面上是什么时间?这个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师:同样是10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差这么多呢?
师:看样子只从钟面不能确定是是哪个10时?
出示小孩睡觉的情景图
师:现在你能确定图中是哪个10时吗?(预设:晚上10时
师板书)为什么是晚上10时?
师:不加晚上好吗?为什么?
师:像晚上这样的词,我们把它称为时间词。晚上这样的词叫做什么词?你还知道哪些时间词?这种在时刻前加时间词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板书)
师:晚上10时还可以怎么表示呢?
预设:
22:00
师:这种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另一种计时方法,我们把它称为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下一天有两个不同的10时,要用12时计时法要加时间词以示区别,但不简便,突出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
师:关于24时计时法,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预设:
生1:为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
生2:一天为什么是24时?(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的话,就先介绍,否则放到后面介绍)
生3:
24时计时法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沟通昨天与今天。
师:你认为呢?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先不作答复。
师:24时计时法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
提问: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板书)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凌晨0时。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么?一起说说看。(0时)
师:如果把这一天看做今天的话,今天0时之前就是哪天?昨天到晚上12时结束。这个时间点既是昨天的结束又是今天的开始。
(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天从晚上12时开始,一般说成0时。
2.1天=24时,沟通今天和明天
提问: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跟着钟面感受一下吧!教师演示ppt钟面转起来。
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时间尺也动起来了。
(钟面停在12时),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时针从0时走到12时,转了几圈?经过几小时?一天结束了吗?
师:还得接着走,12时接着往下走时是几时?(13时)你怎么知道是13时?(钟面停在13时)钟面上指的是1时呀!
预设:已经走了一圈是12时,又走了1时,12加1就是13时。
师:13时接着往下呢?14时(钟面又走起来)时间悄悄的流逝了(钟面停在晚上12时),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24时)
师:从12时走到24时,时针又转了几圈,走了几小时?一天结束了吗?
师:这一圈和钟面上对应的数有什么联系?
师:那一天是几个小时?时针走了几圈?(板书)
师:时针接着走,新的一天就开始了,24时还可以说是几时?哪天的0时?
【设计意图】通过ppt的动图感受一天的流逝,让学生知道一天有24时。了解一天的结束也是另一天的开始。
3.介绍24计时法
师:一天从0时到24时,走了两圈,经过了24时。
师:你能从这把时间尺上找出哪里是第一圈走的?哪里是第二圈走的吗?
师: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人们经常采用像这样用0时到24时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是24时计时法了吗?
4.24时的优越性
师:用这样的24时计时法记录一天的时间会有重复吗?
师:不重复是24时计时法的一大优点,因为一天的每个时刻都用不同的数字表示,所以我们在使用24时计时法时就不用加上时间词来了。
5.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的时刻与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的互换。
师:你觉得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怎么样?
生:方便,简单
师:这么棒的24时计时法,我们可要把它记牢了。让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下。课件在7:00、9:00、12:00停顿,并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时间?还可以怎么说?(师适时强调加减时间词,第一圈)你在做什么?
课件在16:00、21:00停顿,并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时间?还可以怎么说?
提问:你怎么这么快就想出来了?有什么好办法?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
【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动图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与掌握,并初步感受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6.24时记时法的时刻与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的互换。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计时法表示了几个相同的时间。那这两种计时方法有怎样的联系呢?
师:为了方便研究,老师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放到同样的一把时间尺上,你能看懂吗?(指其中两个时间,让孩子说说)
师: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这把时间尺,思考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联系并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必要时做好记录。
师:老师把这把时间尺也请到了你们的学习单,现在拿出学习单,开始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后,分问题请生汇报。)
师:要较快地把普通计时法变成24时计时法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方法好不好用?我们一起来试看看。(据两三个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尝试)反过来的话有什么好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明确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上归纳概括转换方法。
7、了解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并适时练习: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24时计时法?(请生说)
师:因为24时计时法使用方便,在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出示生活中的图片)你能找出图中哪有24时计时法吗?能用普通计时法把它表示出来吗?
(生作答,并请生回答)
师:看样子你们已经和24时计时法交上朋友。你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几个时间吗?动笔前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作答,并请生回答)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使学生理解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认识24时计时法,能将两种计时法进行转化。
创设情境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钟表
师:会认时间吗?
师:这是几点?——三点。
师:通常这一会儿你都在干嘛呀?
生:有的时候是在睡觉,有的时候会是在做作业。
师:同样是三点钟怎么做着不同的事情呢?
生:凌晨三点,下午三点。
师:你的思考着很缜密,也就是光看三点,我们不能确定时间。
但加上凌晨或下午这样的时间词儿就说明白了,对不对?
二、学习过程
1、结合生活,明确12时计时法含义。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像这样含有时间词的时刻,你能举个例子吗?说说那时可能在干嘛?
师:出示晚上11:45
小结:像这样带有时间词的计时方法叫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
2、动手操作铺垫基础。
师:12时计时法是代表一天有12个小时吗?
生:24个小时。
师:这钟表上不就是12个小时吗,哪里有24个小时呢?
生:时针转两圈。
师:都同意吗?从哪里开始转啊?
生:晚上12时,这是一天的开始。
师:晚上12时又叫做0时,他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另一天的开始。
师:想不想亲自拨一下感受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不急,老师这有三个小思考,我们带着思考拨一拨,拨完后把你的发现填在任务单1上面。
师:好了,孩子们,用你们的坐姿告诉老师是否完成了。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说对了鼓掌,说的不对举手。
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一起看屏幕演示。
3、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时针转的第两圈展开成线段合并在一起,看像极了一把尺子,就叫它时间尺吧。
师:这24个格子就代表一天有——24个小时。
格子与格子之间的小竖代表着——时刻。
师:第一个时刻是一天的开始晚上12时,中间的时刻是中午12时,最后的时刻是晚上12时一天结束了。这里有3个12时,请你前后对比一下数字还发现了什么?
生:其它每个时刻都有重复。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1到12每个时刻都有重复,为了区分重复的时刻,我们必须要在时刻前加时间词才能表达准确时间。
师:如果不加时间词呢?老师给你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前几天,前两天我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明天10看电影去。结果......你猜我们遇到了吗?
生:没有,可能是上午10点,也有可能是晚上10点。
师:这个时间词对于12时计时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探索新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
师:如果忘记加时间词就会搞混了,有没有一种简明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
生:24时计时法。
师:看来大家对24时计时法都有一点了解。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24时计时法呢?(加课件)
师:孩子们当你们看到24时计时法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是啊,到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啊?它和12时计时法有什么关系啊?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研究研究24时计时法。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钟表演示24时计时法是怎么计时的。
要求:
边看边想它与12时计时法的每一时刻有什么联系。
2、感受昼夜天色变化。
师:为了简明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横向观察,找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区别
师:我们把这24个整点时刻填到时间尺上。
开火车去读,(老师举例:午夜12时就是零时,凌晨1时就是1时...)。
师:现在这把时间尺就完整了,这把尺子真好,它能直观的告诉我们一些道理。请你一行一行的去观察,你发现两种计时法中有那些不同?(和同桌聊聊)。
生:12时计时法:有重复数,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没有重复数。不加时间词。
小结:你的眼睛真敏锐,我们从表面上看出12时计时法有重复数,为了区分不得不加时间词,而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重复数吗?就是因为12时计时法分段计时了,因为分段,所以重复,因为重复,所以必须加时间词。(找学生说道理)
而24时计时法没有分段,所以没有重复数,不用加时间词也能表达准确时间。
纵向观察发现联系。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两种计时法的区别,我们纵向再来观察这些数,你看前半部分都是紫色,后半部分都用黑色。请你仔细观察对应数之间的关系,又有何发现呢?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生:汇报。(一定会提到差12)
评价:你不仅会观察总结能力也很棒。
小结:在12时之前,两种计时法中对应时刻不变,但是在12时以后对应时刻相差了12。这样看来12时就是个——分界点!在12时之前对应时刻——不变,在12时以后对应时刻相差——12。
师:那为什么相差12呢?
师:因为12时计时法到12时后,又重1开始计时,而24时计时法12时后接着往下计时。所以12时后的每一时刻都相差——12.(齐说,找孩子说说)
相互转化
师:如果给你12时计时法你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吗?
转化时你有什么话提醒同学们的吗?
生:24时计时法不加时间词,12时之前,时刻不变,12时后得加上12。
凌晨3:00——
下午3:00——
晚上11:45——
师:谁来说说你的过程和答案。
师:给你24时计时法,你能转换成12时计时法吗?这次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加时间词,12时前时刻不变,12时后减去12.
8:20——
22:38——
0:00——(凌晨12时,凌晨0时)
小结:就像同学们所说12时计时法前有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不加时间词,两种计时法在进行转化时,把12时当做分界点,12时之前两种计时方法对应时刻不变,12时以后对应时刻相差12。
师: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我们来个比试,看谁反应快,看到时刻,快速说出是哪种计时方法。(练习)
三、结束
师:孩子们真棒,我们不仅学会了表示两种计时的方法,还能熟练的进行转化。更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聊了这么多关于24时计时法,你能用24时计时法写一句话吗?最后送给孩子们一段话。《24时计时法教案》
24时计时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记时法,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发现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相互转换,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3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对普通计时法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数学课堂上并没有接触过普通记时法,对于时段词使用不准确,且不习惯使用。
(2)对于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转换(特别是正确的表述它们之间的异同)是学生的薄弱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能够把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互换。
教学过程
1
教学活动【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普通记时法(一)复习钟表,引发冲突
1.谜语激趣:引出钟表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打一生活用品)
钟表有什么用处,
小结: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而钟表就是一个能够计量时间的工具,它能够把时间清楚的表示出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2.那你能说出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吗(3:009:0011:30)
3.同一时刻的两幅不同画面
(7时:同学们在做什么,走在上学的路上)
(同样是7时,我却在看新闻联播)怎么能把这两件事情表达清楚,
看来,加了这样的时段词就不会乱了。
(二)联系生活,认识普通计时法
你能用上这些时段词准确的说出“什么时间同学们在干什么”吗,来试试
(出示情境图)
凌晨4时睡觉上午9时上课中午12时午饭下午4时小组活动
小结:像这种用“时段词+钟表时刻”来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普通记时法”。【板书】
【讲授】二、自主探究,认识24时记时法(一)结合生活,引出24时记时法
有没有一种不加时段词,也不会引起误会,也能准确记录时间的方法呢,
?追问:什么是24时记时法,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出示图片】
小结:像这种去掉时段词,用24个数字来记录时间的方法,叫做“24时记时法”。【板书】
(二)初步体验24时记时法的特点
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时间,与普通记时法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两种记时法都可以记录一天的时间,那一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呢,
之前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前测,同学们有不同的答案(分屏全出)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理由
2.看一段视频,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追问:夜里12时既是旧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去掉时段词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开始,(指钟表,1前面的数字是0)
3.夜里12时,也就是0时,你们在干什么,看来,睡梦中,一天就已经悄悄开始了。
让我们随着钟表感受一下同学们一天的生活
【课件】
?夜里12时,也就是0时,我们开始了一天24小时的生活
?时针指到1时,你正在——睡觉
2时……6时,天渐渐亮了,7时,8时(你正在——)
?一圈走完了,现在是几时,普通记时法怎么表示,一天结束了吗,
继续,第二圈又开始了
?时针再次指向1时,这个时间怎么表示,
(用24时记时法,去掉时段词,怎么表示)
为什么不用1,而用13,
?继续,14时,15时(为什么不是3时),继续,16时(你在干什么),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此时你在做什么)
?……到24时,还接着数吗,时针走完了两圈,一共24小时,这一天结束了。
同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对于新的一天此时又是0时。我们的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4.通过跟随着钟表经历这一天的时间,你都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1: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走了两圈
(什么时间走第一圈,什么时间走第二圈,)
预设2:24时记时法不加时段词也能准确表示时间
(不加时段词,我们是怎么表示时间的,——走第一圈时我们用的是里圈的数字,走第二圈时用的是外圈的数字)
(三)结合体验,尝试转化
1.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们把表盘展开,形成一条数轴,我们称之为时间轴。
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可以表示钟表内圈的时间;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可以表示外圈的时间。
时间轴上不同的点,可以表示不同的时刻。
2.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观察发现,用去掉时段词的方法来准确表示这些时间呢,
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自己试着填一填
学生汇报
(前后各追问一个数字:为什么这么表示)
【活动】三、对比观察,发现异同1.观察同学们填写的时间轴,上下对应着观察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你发现在相互转换时,有什么联系,
总结:以中午12时为界,之前的时刻不变,只去掉时段词;之后的要把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减去12)
2.转换黑板上的时刻
上午10:0010:00
晚上10:0022:00
夜里12:0024:00
3.玩几个转化时间对口令的游戏
4.快速判断用的是什么记时法。
18时,20时15分,上午9时,9时,晚上8时15分
上午9时和9时,是同一时刻吗,还有没有表示的是同一时刻,
看来找到规律,就可以相互转化
5.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那么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比,有什么优势呢,(简洁、唯一、不易出错)所以是国际通用的记时方法。
【活动】四、数学知识拓展延伸1.24时记时法表示了一天的时间【时间轴】
数轴往前延伸,是前一天的23时,再往前是22时、21时
前一天的24时在哪儿,——前一天的24时就是今天的0时
时间轴往后延伸,是明天的1时,2时
那明天的0时在哪儿,——就是今天的24时。
时间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今天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
2.我们一起来看小明是怎样安排周日的一天生活的
请你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24时记时法标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给小明周日一天的时间排序。
对于小明周日的安排你有什么要对他说的,
小结:我们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4时计时法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24时计时法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普通记时法(一)复习钟表,引发冲突
1.谜语激趣:引出钟表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打一生活用品)
钟表有什么用处,
小结: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而钟表就是一个能够计量时间的工具,它能够把时间清楚的表
示出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2.那你能说出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吗(3:009:0011:30)
3.同一时刻的两幅不同画面
(7时:同学们在做什么,走在上学的路上)
(同样是7时,我却在看新闻联播)怎么能把这两件事情表达清楚,
看来,加了这样的时段词就不会乱了。
(二)联系生活,认识普通计时法
你能用上这些时段词准确的说出“什么时间同学们在干什么”吗,来试试
(出示情境图)
凌晨4时睡觉上午9时上课中午12时午饭下午4时小组活动
小结:像这种用“时段词+钟表时刻”来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普通记时法”。【板书】
【讲授】二、自主探究,认识24时记时法(一)结合生活,引出24时记时法
有没有一种不加时段词,也不会引起误会,也能准确记录时间的方法呢,
?追问:什么是24时记时法,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出示图片】
小结:像这种去掉时段词,用24个数字来记录时间的方法,叫做“24时记时法”。【板书】
(二)初步体验24时记时法的特点
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时间,与普通记时法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两种记时法都可以记录一天的时间,那一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呢,
之前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前测,同学们有不同的答案(分屏全出)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理由
2.看一段视频,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追问:夜里12时既是旧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去掉时段词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开始,(指钟表,1前面的数字是0)
3.夜里12时,也就是0时,你们在干什么,看来,睡梦中,一天就已经悄悄开始了。
让我们随着钟表感受一下同学们一天的生活
【课件】
?夜里12时,也就是0时,我们开始了一天24小时的生活
?时针指到1时,你正在——睡觉
2时……6时,天渐渐亮了,7时,8时(你正在——)
?一圈走完了,现在是几时,普通记时法怎么表示,一天结束了吗,
继续,第二圈又开始了
?时针再次指向1时,这个时间怎么表示,
(用24时记时法,去掉时段词,怎么表示)
为什么不用1,而用13,
?继续,14时,15时(为什么不是3时),继续,16时(你在干什么),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此时你在做什么)
?……到24时,还接着数吗,时针走完了两圈,一共24小时,这一天结束了。
同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对于新的一天此时又是0时。我们的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4.通过跟随着钟表经历这一天的时间,你都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1: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走了两圈
(什么时间走第一圈,什么时间走第二圈,)
预设2:24时记时法不加时段词也能准确表示时间
(不加时段词,我们是怎么表示时间的,——走第一圈时我们用的是里圈的数字,走第二圈时用的是外圈的数字)
(三)结合体验,尝试转化
1.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们把表盘展开,形成一条数轴,我们称之为时间轴。
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可以表示钟表内圈的时间;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可以表示外圈的时间。
时间轴上不同的点,可以表示不同的时刻。
2.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观察发现,用去掉时段词的方法来准确表示这些时间呢,
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自己试着填一填
学生汇报
(前后各追问一个数字:为什么这么表示)
【活动】三、对比观察,发现异同1.观察同学们填写的时间轴,上下对应着观察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你发现在相互转换时,有什么联系,
总结:以中午12时为界,之前的时刻不变,只去掉时段词;之后的要把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减去12)
2.转换黑板上的时刻
上午10:0010:00
晚上10:0022:00
夜里12:0024:00
3.玩几个转化时间对口令的游戏
4.快速判断用的是什么记时法。
18时,20时15分,上午9时,9时,晚上8时15分
上午9时和9时,是同一时刻吗,还有没有表示的是同一时刻,
看来找到规律,就可以相互转化
5.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那么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比,有什么优势呢,(简洁、唯一、不易出错)所以是国际通用的记时方法。
【活动】四、数学知识拓展延伸1.24时记时法表示了一天的时间【时间轴】
数轴往前延伸,是前一天的23时,再往前是22时、21时
前一天的24时在哪儿,——前一天的24时就是今天的0时
时间轴往后延伸,是明天的1时,2时
那明天的0时在哪儿,——就是今天的24时。
时间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今天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
2.我们一起来看小明是怎样安排周日的一天生活的
请你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24时记时法标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给小明周日一天的时间排序。
对于小明周日的安排你有什么要对他说的,
小结:我们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